33所高校计算机专业入选101计划,其中仅3所211大学,10所985大学无缘!

文摘   2024-11-05 07:58   福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小李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四学生,眼看着即将毕业,却迟迟没收到一个满意的offer。这让他不禁怀疑起自己当初的选择:为什么985大学的名头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这个场景或许并不陌生,尤其是在计算机专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就在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的“101计划”,其中33所高校的计算机学科入选,标志着它们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出乎意料的是,有10所985高校未能入围,而3所211高校却强势跻身榜单


这让人不禁思考:计算机专业的选择,究竟是看重“985”的光环,还是更应关注学科实力?


PART01

985光环不再是“万能钥匙”?


在过去,985大学的名头几乎是“金字招牌”,无论是就业市场还是考研升学,985高校的毕业生总能享受到更多的资源与机会。


随着学科评估和就业市场的变化,仅凭985的标签,已经不足以为毕业生铺平职业道路


尤其是在计算机领域,不同高校的学科实力差异明显,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此次101计划的入围名单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尽管985大学在整体实力上依然占据优势,但有10所985高校未能入选,其中包括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等知名学府。


相比之下,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这三所211高校强势入围,进一步证明了学科实力的重要性。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一问题再次被摆上台面。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考生而言,985名头固然重要,但学科的专业排名与就业前景才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


PART02

学科实力:就业竞争力的核心


我们不妨从数据中寻找答案。


据《中国薪酬网》发布的最新数据,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在所有专业中名列前茅,但不同高校的毕业生薪资差距也相当明显。


入选101计划的高校,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酬水平普遍高于未入选的学校。


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入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的比例明显高于一些未入围的985高校


北京邮电大学的计算机学科早在1978年就开始招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强势学科。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邮的计算机学科获得了A- 的优秀成绩,并且在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学科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7位。


这些数据表明,专注于学科建设、紧跟行业需求的学校,往往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保障


再来看未能入选的985高校,像东北大学在计算机领域曾有辉煌的历史,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但近些年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地域限制、校企合作不足、科研投入减少等因素,都可能是影响其未能入围101计划的原因。


PART03

101计划:基础教育优化的方向标


101计划的推出,标志着国家对基础学科教育的进一步重视。


与985、211工程不同,101计划更加注重学科的实际发展与全球影响力。


首批入围的33所高校,都是在计算机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学校。


这也意味着,未来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与竞争,将更多地集中在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的比拼上


101计划的实施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也缺乏对入选高校的持续评估标准,这让一些业内专家对其前景持谨慎态度。如果只是资助部分高校而不设下车机制,可能很难真正推动基础学科的长期发展


未来的政策引导和资源分配,应该更多地向那些真正致力于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的高校倾斜,而不是仅仅依靠历史声誉或行政级别来决定。


PART04

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机专业?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在选校选专业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光有985、211的头衔,并不能代表一切。


在计算机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学科排名、行业口碑、校企合作、科研成果等因素,才是真正决定你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


结合101计划的入围情况,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1.优先选择入围101计划的高校


这些学校已经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国家和行业的认可。2.注重就业数据


无论是校方的官方数据,还是行业内的评价,都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信息。3.关注校企合作与科研实力


紧密的校企合作、丰富的实习机会、强大的科研平台,都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4.不要忽视地域因素


沿海城市的高校往往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内陆高校可能在资源上受到限制。


PART05

结语

此次101计划的发布,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选择学校,不仅仅是看它的历史光环,更要关注它的学科实力与未来发展潜力


在计算机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选择一所真正具备竞争力的高校,或许才是通向财务自由与职业成功的最佳途径。


无论你是即将填报志愿的考生,还是正在考虑转行的职场人士,把眼光放远一些,选择一个能为你提供长远发展的平台,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让借口变成煎熬
此号记录自己过往的点滴,愿岁月静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