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建 这十年】芗城:奋力争优 铸就高品质城区

时事   2024-11-20 18:40   福建  
砥砺十周年,芗江换新颜!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擘画了福建发展的新蓝图:“希望福建的同志抓住机遇,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紧紧围绕着这十二字方针,芗城区,作为漳州市的主城区与老城区,牢牢坚守高质量发展之主基调,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瞄准“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目标,聚力打造产业“优”、企业“优”、配套“优”的“三优”产业社区,加速推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着力弥补民生短板,大力推进高品质中心城区建设,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同时指出,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芗城区将续写新时代城市发展的璀璨篇章。



精耕细作 城区华美蝶变



“西湖真是美不胜收!”冬日的周末,阳光明媚,众多市民来到漳州西湖生态园悠然游玩,秀丽的湖光美景尽收眼底。然而,就在10年前,这里西郊外的一片农田与棚户区,离城区还是挺远的。
“南不过九龙江,西不过西洋坪。”这是许多“老漳州人”长期以来对芗城区轮廓的固有印象。
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发展空间的不足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
“芗城区中心城区应向西拓展。”2017年初,芗城区委、区政府在会展中心召开动员大会,吹响了“西湖生态园”建设的集结号。全区500多名党员干部,历时不到一年时间,创造了7380亩规划区内6个村庄、106家企业210万平方米建筑物的当年谋划、当年动员、当年基本完成和谐征迁的“西湖速度”。
“西湖生态园”作为漳州市“五湖四海”中的重要一环,项目南起九龙江西溪,北至迎宾西路、北环城路,东起惠民路,西至金峰水厂,总面积约4.23平方公里。
漳州芗城西湖片区航拍图
经过几年的建设,高标准配套的6个安置小区8000多套住宅已全部建成入住,20条道路和11所学校陆续建成投用。西湖核心区已初现雏形,湖面波光粼粼,白鹭及水鸟自在飞翔,湖畔树木错落有致,地被花草色彩斑斓。
“西湖生态园的投建投用,有效完善了西部片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极大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有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芗城区住建局局长李雪莲说。
10年前破旧的棚户区,如今已成为新兴城市副中心,拥江而立的西湖片区正迅速崛起。
西湖生态公园等绿地的建成投用,直接拉升芗城区的“绿值”。
早在10年前,说到芗城区的公园绿地,只有中山公园和九龙公园及一座半荒废状态的芝山公园。
如今,除了“西湖生态园”外,作为漳州市“五湖四海”中的一湖及一海——香蕉海公园、西院湖公园相继在芗城区建设投用,芝山公园也得到改造提升。
最新遥感数据显示,目前漳州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52%,绿地率40.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5平方米,建成区公园绿化活动场所服务半径覆盖率90.48%,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问计于民,集智建园。除了大的生态公园外,这两年来,漳州按照“共建、共管、共享”模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点位,举办口袋公园建设竞赛活动,打造城市“微公园”,利用城市众多边角地、闲置地等“金角银边”建成了数十个主题新颖、富有本土特色口袋公园。
“2023年芗城区辖区推进20个口袋公园建设,新增约2.2万平方米绿地。”芗城区住建局副局长洪艺平说。
转角遇到美景,已经成为芗城区的一种生活方式。



埋头苦干 工业提质增效



立冬过后,略显寒意。
位于芗城区金峰开发区的三宝钢铁 1780mm热轧特殊钢卷板生产线上一片繁忙火热的景象。
三宝集团创始于1999年,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长短流程兼备、拥有国内外先进装备的综合性现代化钢铁龙头企业。2023年,三宝集团交出了产值468亿元的亮丽答卷。
10月12日下午,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在兰州举行,漳州三宝集团榜上有名,位列第175名。
“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府的大力扶持政策,三宝才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实现快速发展。”三宝集团董事长王光文感慨道。
作为芗城区重要的产业聚集地——金峰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管辖范围拓展到如今的66平方公里,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接管了全区所有264家规上工业企业。
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址服务现场
“冶金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是芗城区瞄准的‘三大主导产业’。”芗城区工信局副局长肖显云说,近年来,芗城区一直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在延链补链强链中激发新动能,加快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县域经济实力,高标准推进“三优”产业社区建设。
冶金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三宝集团投资建设冷轧硅钢金属制品深加工、高牌号高磁感电工钢等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引入辉源金属制品深加工、银球金属制品深加工、宝太特钢科技等项目,进一步延伸冶金新材料产业链条。
而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总投资10亿元、占地约40亩的民翔半导体存储项目两栋4层高的厂房均已完成外立面施工,正进行内部装修,很快能投用。
“原先公司的厂房是租赁的,入驻这个产业社区后,将安装全自动芯片测试线和贴片线、芯片封装和贴片全产业链生产线,打造国内高端消费类存储产品的全产业链。”福建民翔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冠萦说,整个项目投产后预计5年内总产值超35亿元、总纳税额超1.2亿元。
十年来,芗城区敢闯敢试,着力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优化经济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工业发展提质增效,经济发展破浪前行。
“2023年,芗城区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居全市第一。”肖显云表示,芗城区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贯穿芗城发展的全过程,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冶金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重点地区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芗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领跑,截至目前,全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6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4家,引进重大研发机构企业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分中心1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重新认定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3家。



以民为本 书写民生答卷



今年秋季入学季,芗城区新桥中心幼儿园正式挂牌成立,120多名孩子走进崭新的校园,自此,芗城区公办中心幼儿园又增新力量。
谈及近几年芗城区教育格局的变化,许多漳州人都感触颇深。西湖片区花园式学校陆续开学招生,中心城区的老旧校园陆续焕发出崭新面貌……近十年来,芗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投入教育设施建设,新改扩建教育民生项目64个,不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促进教育公平。
这几年来,芗城区持续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通过推进“名校+”办学集团,教师跨校带教、校际交流等举措,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群众“好上学”“上好学”需求。
崭新的西桥中心小学校园
不只在教育领域,十年来,芗城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短板不断补齐。
走进芗城区华元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停放整齐的车辆、宽敞明亮的休闲区和干净整洁的道路。
“华元小区建成有20多年,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让群众的生活受到影响。”华元小区所在的社区负责人说,改造后,环境有了极大提升。
这是芗城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芗城是老城区,老旧小区数量众多,这些小区大多数建成20年以上,有些甚至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小区因面积较小、历史欠账多等原因,大多成为老旧无物业小区。
通过深入研究分析,积极借鉴福州、厦门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2018年起,连续6年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已累计完成270个小区改造,总投资约15.1亿元,惠及居民6.5万户。
民生短板不断补齐,全区66家公办村卫生所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建成12所基层中医馆、7所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1所农村幸福院和74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
小朋友们在新桥中心幼儿园快乐玩耍。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芗城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共享共治的发展理念,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书记访谈


实现城乡均衡化提升民生福祉

——访芗城区委书记石振棋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

近十年,是芗城经济社会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并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十年,芗城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以赴突出工业、突破工业,高标准打造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提速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加快推进高品质中心城区建设。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持续深耕冶金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在延链补链强链中激发新动能,加快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提升产业社区建设进度,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

提高项目服务水平。注重项目策划,深入把握理解上级政策导向、资金投向,扎实做好项目谋划,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特别国债等各类政策资金。注重项目建设,深化落实分级挂钩、定期会商、督查通报等制度,强化时间节点、打通难点堵点,力促省级、市级重点项目加快进度。注重项目服务,落实“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办证”“竣工即投产”等制度,扎实做好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要求,探索建立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积极创建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保障有力的政策环境,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投资创业洼地。

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深化产学研融合,力争培育更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英才芗聚”人才工程,加强“双创之星”“首席科技官”等培育选拔,持续引育更多高层次产业人才。

聚焦城乡高颜值建设抓改革,坚持市区一体,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谋划城市片区更新,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助力老城区品质提升。

补短板惠民生。深化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确保改革成果让人民群众更加可感可及。


作者:本报记者 潘园园 萧镇平 通讯员 刘钦赐 郑文典
来源:福建日报

《福建日报漳州观察》由福建日报社主办
欢迎各县(市、区)报道组、各机关单位宣传干事、各乡镇宣委等投稿!
投稿邮箱:fjrbzzz@163.com

福建日报漳州观察
《福建日报》是中共福建省委主办的机关报,《福建日报·漳州观察》立足漳州,权威解读漳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及时报道漳州区域内的时政、经济、社会新闻,贴心群众、服务民生、服务生活。传播好政策、弘扬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