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床生日节,是和平县林寨镇乌石村村民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九日,为庆贺打席手工业生产工具“席床”的生日而举行的节庆活动。
席床生日节是和平县林寨镇乌石村先民在独特的自然环境、生存环境中,在长期的手工业生产劳动中,以打席手工业生产工具“席床”为纪念对象,以“热爱劳动、崇尚科学、公正处事、正直做人、和气兴家”的族群文化为主题,以感恩、传承、育人为目的,以举办家宴、比美打席手工技艺、吟诵歌谣、演练席拳棍术等活动为载体,而形成的岁时节日习俗。
乌石村位于和平县东南部,居住的村民均为黄姓,他们世代靠种植淡水草,从事打(织)席手工业维持生计。
相传元末明初,乌石村开基祖鉴兴公(时任广州府副总兵原忠公之孙)从龙川县迁徙至和平县高石镇乌石村,见此地沼泽地连片生长着绿油油的淡水草,于是就地取材,制作席床,编织草席,发展“打席”手工业。打席手工技艺世代传承,成为族人维持生计的主要技能。鉴兴公次子(景贵)吸取棍术、枪术之长,融合打席动作用力之原理,突出打席时心到、眼到、手到、眼锐手快的特点,独创了攻防缜密、简练实用的“席拳棍”术,并传授给族人,成为族人强健体魄和赶集卖席时防身自卫的武艺。
鉴兴公去世后,其后裔宽公、信公、惠公率众村民为了感恩祖辈授传打席手工技艺和席拳棍术,于农历九月二十九日, 家家户户放下打席手工活和一切农活,杀猪、劏鸡、磨豆腐,举办家宴。与此同时该村嫁至异地的女人也领着小孩回到娘家,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共庆“席床”生日。村民们畅怀宴饮,吟诵歌谣,展示比美各自草席的质量与外观, 演练席拳棍,自娱自乐,氛围热烈。
自此之后,农历九月二十九日被乌石村人定为“席床生日”,约定俗成为“席床生日节”。
席床生日节是打席手工业生产技术、席拳棍术、乌石村族群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当地族群文化形成的活态记忆,具有群体参与性、表演性、娱乐性、观赏性和民间传承性。据目前资料记载,像“席床生日节”这样把手工业生产工具直接当作纪念对象而形成的岁时节令习俗,极为罕见。
申报地区或单位:和平县
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席拳棍术产生于和平县林寨镇乌石村人特殊的生产、生存环境。
乌石村位于粤东北山区和平县的东南部,居住的村民均为黄姓。他们世代靠种植淡水草,从事打(织)席手工业维持生计。相传元末明初,武举人原忠公(时任广州府副总兵)之孙鉴兴公(乌石村开基始祖)从龙川县迁徙至高石镇即现在的乌石村,见此地沼泽地连片生长着绿油油的淡水草,于是就地取材,制作席床,编织草席,发展“打席”手工业。打席手工技艺世代传承,成为族人维持生计的主要技能。
鉴兴公次子(景贵)承传先辈从戎尚武基因,农闲工余喜欢舞棍弄矛。为了生存的需要,景贵公以挑草席的担杆(乌石村人称之为“席担杆”)为武器,独创了棍法与枪法相结合,融入打席动作“稳、准、狠”特点的“席拳棍”术,并传授给乌石村族人,成为族人强健体魄和赶集卖席时防身自卫的武艺。
席拳棍术主要套路有大路、砍斩、七煞、中劲、背边、拔角、斗战、捆棍、挑踢、撘棍、劫棍、掠割(水底捞月)、过门枪、大翻花、小翻花、肚脐棍、倒头棍、老鼠游梁、黄龙缠柱、马上跑道、雪花盖顶、金鸡捡米、蜻蜓点水、饿虎擒羊、艄公划船、姜公钓鱼、观音坐莲、金猴献桃、盘龙摆尾、喝龙下海;主要桩法有午指桩、犁田桩、大旗桩。
特殊的生存环境促使席拳棍术代代传承。乌石村的男人大多从少年时期开始就肩负起一家人的生活重压。他们要挑着草席徒步走上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赶到周边或更远的集市上去卖草席。因要避免同业竞争,他们常常分散地独行独往于各个小集市,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为防御路途野兽侵袭、强盗打劫,不被异地集市欺行霸市的恶徒欺诈勒索,他们依靠习练席拳棍术防身自卫。当时的乌石村男人从六七岁开始就要习练席拳棍术,由此造就了乌石村世袭尚武之风。
然而,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及生存状态的改变,乌石村人不再从事打席手工业生产,无须赶集卖席,绝大部分的年轻人进城务工,席拳棍术濒临失传,亟需抢救保护。
席拳棍术这种棍法古老而实用,至今仍保留了它的原始生态。2012 年4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以“探秘席拳棍术”为专题向全球展播,首次揭开席拳棍术的神秘面纱,并称席拳棍术为“中国四大棍法之一”。这是目前对岭南地区棍术武艺的最高定位。
席拳棍术不仅可为研究十八般武艺中最古老的武艺——“棍术”提供较为原始的范本,同时极具观赏和文化价值。
图文来源: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一审:赖婷婷
二审:张智敏
三审:赖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