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康知了
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KF姐
近年来,康复治疗专业热度持续攀升。尽管这份工作辛苦,却吸引了众多医学生投入其中,并以进入医院为职业目标。
然而,当下的就业现状确有些凄惨,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医院,康复治疗师岗位的饱和程度令人惊叹,甚至达到“百里挑一”的竞争态势。
据了解,每年报考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人数众多,但许多毕业生却在求职路上四处碰壁,难以进入医院工作,甚至被迫转行。
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医院岗位的供需矛盾
每一个医院的岗位编制都极其有限,新增名额也是凤毛麟角。
根据《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末,全国共有乡镇卫生院33,753个,床位150.5万张,卫生人员160.5万人。相比上年,床位仅增加4.9万张,卫生人员仅增7.5万人。
同时,我国医学类毕业生数量已突破百万。2024年9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现在每年医学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超过50万,高职高专毕业生预计也在40万到50万之间。
100万的医学毕业人数对比7.5万的新增岗位,反差显而易见。
即使医院规模每年都在扩大,但新增岗位对比毕业人数依旧少得可怜,这也导致康复治疗师的岗位竞争异常激烈。
2、收入水平偏低
目前大多数治疗师为编外人员,基础工资约为3000元左右。即便在大医院,本科起步的治疗师也面临收入偏低的问题。
小红书上更是有治疗师爆出自己的基础工资还不足四位数。
尽管医院会通过科室绩效补充收入,但绩效奖金与每月业绩挂钩。一个科室的月业绩往往都很稳定,如果治疗师人数增加那就意味着分配份额会随之减少。因此,许多科室都会采取控制岗位数量的办法,以确保绩效最大化。
然而,这种“控岗”方式往往会加剧了治疗师的工作负担,但绩效却不尽人意。
或许有人说医院那么赚钱,可以适当增加各科室的分配资金。但事实上,公立医院需向上级部门缴纳资金,仅保留少部分用于自身发展;私立医院则更加注重成本控制,“懂的都懂”。
3、医院级别的影响
不同等级的医院也影响着医院的扩招。
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除正规编制治疗师外,还有大量劳务派遣、进修和实习治疗师,已基本满足康复科日常需求。
对于二级、一级及乡村基层医院,虽然治疗师数量较少,但患者数量也没有那么多,岗位依旧饱和。
即便一些基层医院存在低待遇、环境差、晋升空间小、工作强度大等各种问题,导致招人困难,但他们也通常会采取降低学历标准(如聘用大专治疗师)或特招方式解决。
例如,河南某县近期发布的2024年度特招名单中,医技岗位几乎清一色为专科治疗师,本科寥寥无几。这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其中就包括1名本科治疗师和2名专科治疗师。
4、领导层的招聘偏好
医院在招聘中普遍存在一种“完美人选”心态:希望应聘者既有经验又有技术,还能接受低薪高压、承担多重任务、甘于一线奉献。
各大医院每年的岗位招聘基本都是个位数,但报名人数却成倍增长。院方往往倾向于挑选学历高、技术强、要求低、能吃苦的“全能型”治疗师,而不是扩招减轻科室负担。
这种趋势直接导致康复治疗赛道的高度内卷。前段时间甚至出现了三甲医院恶意辞退硕士治疗师的新闻,凸显了行业的不合理竞争。
康复治疗师本应是技术驱动的实践岗位,但过度内卷和不合理的岗位分配也让行业选拔标准越来越离谱!
一位拥有800万粉丝的网红嘲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跟新媒体从业者争夺饭碗。换位思考一下,在当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难道真的是大家不够努力吗?其实,很多时候是即便努力了,也难以突破现状的无奈与无力罢了!
成功固然值得称赞,但并非唯一值得肯定的价值;同样,进入医院工作也绝非人生的唯一正确选择!在追求生活的道路上,每一个都在奋力拼搏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与鼓励!
更多康复知识 推荐阅读
《康复质控临床指南》从康复医学科空间配置、床位配置、设备配置、医师配置、治疗师配置阐述了康复质控的基础保障;从完善的康复评定技术、规范的康复评定技术、完备的康复治疗技术、规范的康复治疗技术阐述了康复质控的内容保障;从康复医师职责、治疗师职责、护士职责阐述了康复质控的岗位保障;从康复病房院感控制、康复危急重病人应急预案、病人隐私保护、康复治疗设备安全管理、康复消防预案阐述了康复质控的安全保障;从康复康复质量与安全的定期评估、PDCA循环阐述了康复医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专业正版!
点击图片 立即查看(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