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何以成全球第一:可靠、耐用还是价格?

汽车   2024-12-04 18:25   北京  

丰田当全球销量老大很多年了,每年卖出的车超过1000万辆;

丰田RAV4、卡罗拉连续多年登顶全球卖得最好的车型,单款车一年销量常过百万;

▲丰田多款车名列世界最畅销车型‍‍‍‍

丰田的销量还呈现可怕的均衡性,在中美日欧和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市场上都有不错的份额。

丰田车的毛病少也是全球著称,在各种汽车可靠性排行榜上,一直保持顶尖位置。

丰田还是最赚钱的汽车公司,不单是利润规模大,利润率也是行业顶尖水平。

在汽车史上的第二次“大卷”中,丰田异军突起,击败称霸半个世纪的美国通用、福特,同时阻击了德国大众,成为新一代霸主。汽车业第一次“大卷”,可参看以前文章

所有制造企业的利润,都是靠降低成本获得的,丰田控制成本的秘诀是什么?为什么丰田可以穿越周期,在经济低迷时依然赚钱?丰田车以可靠耐用著称,这种品质从何而来?

丰田的老大之路

1955年,美国汽车业登上巅峰,年产量首次超过800万辆,占全球80%以上。

此时,全球汽车销量老大是通用,从1931年开始,通用超越第一次大卷中的“卷王”福特,成新一代销量王。

也是在这一年,日本首款“纯国产汽车”丰田皇冠上市,并在1957年尝试向美国出口。由于质量不佳,动力和悬架都难以适应美国的高速公路,丰田汽车首次叩击美国大门以巨额亏损铩羽而归。

▲1957年,丰田皇冠开始向美国出口

丰田并未因此气馁,1967年向美国输出了第三代科罗娜(Corona),这款车针对美国市场进行了优化设计,动力更好并搭载了自动变速器。科罗娜配置齐全,售价1860美元,大致介于美国车(2000美元以上)和欧洲车(1600美元左右)之间。

科罗娜在美国一炮而红,丰田对美国的出口量开始猛增;随后接踵而来的一代名车卡罗拉顺风使帆,在美国市场开疆拓土,带动丰田在1969年成为美国第二大进口品牌。

▲1966年推出的卡罗拉后来成为全球最畅销车型之一

在日本本土,丰田更是顺风顺水。1955年到1970年,日本经济增长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十几年的时间就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经济强国。日本私人汽车迅速普及,在1960年代,日本汽车的产量连续超越法、英、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

作为日本汽车的老大,丰田的好运气一波接一波。1970年代,全球连续闹了两次石油危机,一方面油价飞涨,一方面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急剧收紧环保政策,对汽车排放和油耗做出严苛要求。丰田通过改进发动机燃烧、引入催化转化器、开发前驱车等一系列组合拳,打出了高质量低油耗的名头,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

1975年,丰田取代销量下滑的大众,成为美国进口汽车头号品牌。

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国,日本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国内。

1990年代,丰田推出了新的招牌技术:混合动力;进入新世纪之前,销量冲进全球前3,仅次于美国的通用和福特。

到2008年,丰田把通用拉下全球销量冠军宝座——从1931年开始,通用把持老大位置整整77年。

此后,宝座偶尔被通用和大众争抢,但最终丰田还是坐稳了全球销冠位置。

▲丰田现在的销量占全球份额超10%

丰田的成功法宝:TPS

“第一代卷王”福特卷死大批早期汽车品牌,靠的是生产方式。福特装配流水线可以大规模“复制”汽车,汽车成本急剧降低,那些靠手工打造汽车的公司就难以生存。

福特1913年开始搞的这一套,很快被美国的同行学到手,通用汽车还加以优化,补充了车型、财务、营销方面的新操作,到1930年代,通用汽车销量赶超福特。

福特式制造也逐渐向欧洲扩散,到二战后的1950年代,大众、菲亚特、雷诺等公司都实现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欧洲豪华汽车制造商,由奔驰带头,也开始转型。

1950年,日本丰田家族的丰田英二跑到美国,细致参观了福特工厂后,发出的第一个感慨是:不难学;第二个感慨是:有待改进。

从1950年代开始,在大野耐一主导下,丰田前后用了20多年时间,完善了后来被行业奉为圭臬的TPS:丰田生产方式。

福特生产方式的秘诀是“规模效应”,或者叫“量产效应”,产量越大,单件产品的成本越低。

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从中看到了惊人的浪费。

所以,TPS的宗旨就是“消除一切浪费”

简而言之,TPS有两大支柱:准时化、自働化

准时化,意思就是所需要的零部件,在需要的时间,以需要的数量,送到流水装配线。

这意味着,从供应商制造一个零部件算起,一直到整车下线,不需要多余的零部件。换句话说,TPS的理想状态下,每个环节都不需要库存,从零部件到整车,需要多少,生产多少。

▲TPS的“准时化”可以削减零部件库存

大规模生产,通常需要准备充足的零部件,以保证装配线高速运转。大量的零部件,形成大量库存,大量库存又形成大量资金、场地、人员、管理、物流等成本——这都是大野耐一眼中的浪费。

“自働化”是丰田独创的词,“动”字加了个“人”字旁,可以粗略地翻译为“人性化的自动化”。

自働化是丰田制造方式的支柱之一

自働化强调的是,不能太依赖机器,要在自动化制造的每一个环节融入人类的智慧。人在制造现场可以观察到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持续加以改进。

自働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消除制造缺陷

TPS是一套极为复杂的管理理念和制造系统,自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只能简单说个结论:TPS的“消除浪费”降低了丰田车的成本,而“消除缺陷”提高了丰田车的可靠性。

▲大野耐一建立的丰田生产系统被业界奉为圭臬

在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前,TPS并没有引起业内注意;石油危机引发了经济问题,汽车销路变差,各大制造商利润下滑甚至亏损,这时候,大家才开始研究为什么丰田可以闷声发财。

丰田TPS把美国人的制造方式远远甩在身后,《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引用了1986年的数据:当时,丰田某工厂装配一辆车,速度比通用某工厂快一倍,而质量缺陷仅为其三分之一。

为什么只有丰田行?

虽然被指电动化转型缓慢,但丰田已经连续4年全球销量第一,今年坐稳老大位置也无悬念。

丰田还最能赚钱,利润率辗轧同行,甚至比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都高。

这当然要归功于TPS,丰田精益求精的生产方式,降低了成本,还控制了质量缺陷。丰田车卖到了全球各个地区,以可靠耐用著称于世。

▲在各国汽车可靠性排行榜上,丰田都在顶尖位置(数据来自美国《消费者报告》

从1980年代开始,各大汽车公司开始向丰田取经,参照TPS改进制造流程。但没有一个学生能达到丰田的高度,而且,只有日本企业(比如本田)堪称优秀生。

在第一次汽车“大卷”中,福特流水线把汽车制造从手工时代带入机械时代。从此,人成为另一种机器,靠机械而单调的动作和机器一起完成装配。

这种工作,俗称“流水线上打螺丝”。

丰田TPS和福特式流水线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働化”,所谓“人性化的自动化”。

这首先需要“工匠精神”。

TPS的精髓,是用人的智慧来发现和改进自动化制造的缺陷。没有大野耐一那种死抠细节的工匠精神,不可能产生一整套高度复杂而精确的TPS;生产现场的管理、监督、操作人员没点工匠精神,缺陷改进也无从谈起。

▲丰田生产线上,如果发现问题,每个工人都可以拉动开关停止生产线以查找原因

TPS还需要“协作精神”。

从大处看,TPS是一套从零部件供应商到总装厂的庞大系统,链条极长而且极其复杂,哪一个环节掉链子,“准时化”就泡汤。(几十年来,丰田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深度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协作方面有先天优势

从小处看,装配线上的工人也要主动相互协作,这样才能保证TPS高速而精密地运转。

总之,流水线把工人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而“自働化”又让人恢复了一定的能动性。但管理机器容易,管好人可不简单,无论让员工发挥“工匠精神”还是“协作精神”,都说来容易做来难。于是大多数汽车制造商依然把宝押到了高度自动化上,内心里还是觉得机器比人靠谱。

大野耐一说:“丰田生产方式是一种‘意识革命’,是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TPS属于知易行难的学问,直到今天,TPS还是属于丰田,其它汽车公司也搞“看板”、也降库存,但有的学了个大概,有的只是掌握了皮毛,功夫终究不敌丰田。

汽车史上第一次“大卷”,由福特掀起,用流水线组装、大规模生产把大批手工汽车制造商卷出了历史进程。

第二次“大卷”,由丰田掀起。在汽车制造方面,丰田是福特的学生,但却敏锐地观察到了大规模制造的缺陷。丰田TPS通过对自动化制造方式的极致优化,发挥人的能动性去“彻底消除浪费、质量不稳定、作业不规范”,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和质量的目的。

现在,第三次“大卷”已经从中国开始发端,汽车市场风起云涌。这次大卷的发起者是谁?卷的是什么?会卷出什么结果?


转载内容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车主都来看
好看的车主视频,车辆违章免费查,罚款代缴,一站式车主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