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学员优秀作品展——我那九十五岁的老妈

乐活   2024-10-17 15:04   湖北  

彭老师荐语:

在众多的摄影题材中,拍摄家人是较难的选择,而拍摄长者则是更不容易。要从平淡中敏锐的捕捉生活的痕迹,细心的观察,耐心的拍摄。这些都需要情感的倾注、时间的累积以及对镜头语言的掌控。


赵林在进入进阶班时,拿给我看了他拍摄的一组“母亲的家书”,记录了母亲收藏和整理旧时家书故事。这组照片的底子很好,对旧家书有不错的呈现,但对母亲的人物刻画却薄弱了些。我建议调整一下记录的角度,从日常生活着手,以孩子的角度观察和记录着母亲的日常, 刻画出生活的点滴细节。之后呈现的这组作品,不模仿套用,不刻意展现, 在细节中把母亲老而不“老”,暮年不“暮”精神呈现了出来。让人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境遇,同时也在其中看到了浓浓的亲情与爱。这样一组陪伴和记录95岁老妈的照片,是既有个人价值同时又极具社会意义的作品。



我那九十五岁的老妈

作者:赵林

人生亦如白驹过隙,转瞬间,我的老妈已走过了九十五年秋华,步入鲐背之年。


老妈进入暮年后,身体有了很多变化。首先感到退化的是眼睛,由看不清到左眼皮松弛耷拉。直到用了孙女买的美容眼贴粘起上眼皮,才看见东西。


紧接着,牙齿松动以致满口义齿。戴牙时间长了,牙龈萎缩,吃饭咀嚼引发牙龈肿痛,每每进食,竟痛不堪言。


到了九十岁,听力更是急剧下降,。与人说话爱打岔,看电视音量要调至最大,外地亲友,晚辈打电话或微信视频也无法沟通了。即使外面敲门声大得楼下都听见了,她在客厅若无其事。以致后来晚辈们也基本不打电话了(原来每周五下午会打电话问安)。母亲嫌电话铃声小,加装了一个铃声放大器还是说听不见。老太太就是不认可听力退化,非说是耳屎堵住了,每次花费二百多元去医院掏一下又说好了。其实还是听不见。动员母亲配上助听器,因为戴口罩拉拽导致助听器丢了几次;没有及时更换电池,助听器没声。凡此总总,老妈就怨助听器:“什么破玩意”!


一直以来母亲好动,每天必走六千步,下雨天在家也用计步器督促自己达到每天步数目标。前年突发腰椎间盘滑脱,卧床一个多月后,居然不扶物就站不住了!双腿颤抖,后来了解到是卧床造成肌肉萎缩,母亲又开始扶着轮椅走,拄着拐杖走,一个月后竟可以下楼走几千步了。今年母亲膝盖肿胀腿力大不如前,她用自己发现的摇摆小腿的方法促进膝盖气血充盈。以往效果很好,这次也不行了。连续几次在室内摔到,幸无大碍,只是不敢再独自下楼散步了。


母亲一向自律,待人有理。四十多年来与儿媳相处和谐。但这几年性格有变化:说话噎人、多疑。即便家里针头线脑不见了,也首先就会问儿媳,“你弄哪去了?”其实往往是自己忘了放哪了。


唉!我那九十五岁的老妈是真的老了呀……


但同时,我们又似乎觉得九十五岁的老妈其实变化不大。如今,她每日必看三次“新闻联播”(早、中、晚),最喜欢“书画频道”。看书发微信打电话,吃得香睡得好走得动,自己、家里的事,力所能及都自己做。保健操散步坚持做,生活规律又轻松。


不得不说,我那九十五岁的老妈,真正活出了老而不“老”,暮年不“暮”的自己。

 

1.老妈早上散步回来,在小区门岗接到物业为“三八妇女节”派送的一枝红玫瑰。在每天必记的台历上记下“95岁的‘三八节’”!

2.老妈捏起松弛的皮肤对着光透亮,说起八十多年前,她小时候经常这样去捏她老奶奶的皮肤玩。眨眼功夫自己的皮肤也透亮了。

3.六十多岁时还能嚼蚕豆,现在换了满口假牙,戴得时间长了,牙龈萎缩间隙大,吃东西就痛。

4.八十五岁后开始耳背,还不认为是听力蜕化,隔几个月要去医院掏耳朵。说话老打岔,沟通不便。配了助听器,慢慢适应。

5.九十二岁时突然腰疼,自以为歇一下就会好了,去医院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是腰椎间盘滑脱。疫情期间老人住院不方便,只得在家卧床。无奈坐上老爸留下的轮椅。

6.好动的老妈卧床一个月后,腰椎间盘恢复了。但腿部肌肉萎缩站不稳,她又拄着拐杖在室内慢慢走。

7.人到暮年,眼花耳聋齿落,生活诸多不便,但人人又都追求着长寿.....

8.我那九十五岁老妈的行头,每天都离不了。

9.虽然已入鲐背之年,但阅读的习惯还是如旧。

10.每天,坚持跟着光碟做48分钟的“健身操”。

11.为迎接“国庆节”作画《硕果累累》

12.九十五岁生日的前一天,接到居住在省外的老战友闺蜜发来的自制生日贺卡。



摄影进阶班(第21期)招生

11月6日开课  免费复训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在小鹅通中报名及查看课程详情


湖南摄影培训中心
湖南摄影培训中心从2014年开办,培养了3000多摄影爱好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