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软实力” 赋能区域发展“强动力”

时事   2024-11-22 17:10   福建  
初冬时节,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近50亩黄芪枝叶逐渐枯萎,意味着黄金采收期即将到来。
“黄芪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比其他农作物好,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8元计算,每亩预计收入4400元左右,为群众提供了新的致富门路。”今年5月,福建援宁(海原)专技队员,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药学院副教授、博士李珍经试验成功在海原县大面积推广种植黄芪,其产量及经济效益预估较好。这是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发挥科技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所高校,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给出了答案: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集聚效应,以“个人科技特派员+团队科技特派员”牵手地方,把禀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1

专业帮扶

打造富民新“药”匙

2022年10月,受漳州市科技局委派,李珍以科技特派员专技人员身份赴海原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对口帮扶。其间,在推进学校涉农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和科研能力提升的同时,李珍也想着为当地产业发展做些事。“海原百姓大多种植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产值较低,这几年中药材经济效益比较好,我希望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抓住当前中药材产业的红利,为帮助海原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作贡献。”李珍说。
为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中药材,2023年李珍便开始在海原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品种选育工作,试种板蓝根、黄芪、大黄、麦冬、牡丹、白芍6种草本类中药材,并与当地合作社合作,将中药材种植“试验田”由5亩扩大到13亩。同时,针对以上6种中药材开展品质评价、化学成分比较研究及药效药理研究等科学研究,筛选出适宜海原种植的中药材。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李珍找到了适合在缺水、干旱、高海拔的海原县种植的中药材。“除了白芍外,其他试种都挺成功的,今年我们还种植柴胡,进行射干育苗。”他说。
中药材的试种成功,让李珍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首次援宁结束后,放不下的他又再次踏上援宁的征程。
今年6月,海原县举办第二届“海纳英才·原创未来”人才月活动暨人才项目签约仪式,李珍揭榜领题了“草本类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示范推广与培训”项目,开始规模推广中药材种植。
海原县果树种类较多、果树行株距大,果树底下可利用土地空间大,李珍便积极探索“树上结果子、树下种药材”的种植模式,引导农民在香水梨、红梅杏等果树下,套种麦冬等中药材,让一地生多金。目前已在三河镇、曹洼乡、关桥乡等5个乡镇示范种植中药材380亩。
今年9月,李珍主持的《板蓝根在宁夏海原县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获福建省科技厅对外合作项目立项,获得各级资金支持140万元,带动海原县板蓝根种植2900亩,预计可新增产值900万元。


李珍(右)与技术人员一起察看黄芪长势。刘立涛 摄
当下,黄芪即将迎来采收季,李珍又申请闽宁协作资金,协调师资力量,组织农技人员和农民进行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培训,提高当地中药材种植水平。平日里一有时间,李珍便前往田间地头,走访调研中药材企业和种植户,了解药材生产管理情况,力促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为助力当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李珍正牵头编制海原县食用菌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并开展南果北种试验。“后续我们将组建团队,发挥集体力量和智慧为海原产业发展提供‘组团式’帮扶,逐步建立‘种植—管理—采收—加工—销售’的全链条中药材产业体系。”李珍说。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立足地方需求,依托各学院的专业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持续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生产一线,提供多维度的科技服务,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该校获评省市科技特派员113人次、市“最美女科技特派员”1人。

2

普查海洋中药

建设“蓝色药库”

海马、鲍鱼、珊瑚、海藻……走进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中医药博物馆,除了常见的中草药标本外,还收藏各种可入药的海洋动植物标本。
这些海洋动植物标本源于一场海洋中药资源普查。2023年,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承接省卫健委2023年卫生健康专项-中医药专项,开展漳州市海洋中药资源普查(第一期)项目。
首期普查范围为东山县。东山县是全国第六大、全省第二大海岛县,岛屿众多,海岸线绵长,海洋中药资源丰富。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等的15名人员组成普查队前往探查。
在为期一年多的时间里,普查队深入南门湾、屿南湾、马銮湾、金銮湾、乌礁湾、沃角湾、宫前湾等9条岸线实地调查,并采用网格状分布法,对东山岛、小彭屿、狮屿、虎屿岛、东门屿等12个代表性区域进行调查;按均匀点法设置10个海上调查站点,进行捕捞调查,记录海洋中药种类和数量并采样分析。普查队还与水产部门、渔民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座谈,查明一些物种的地方名、分布、数量及当地利用情况等。
截至目前,首期项目共采集海洋药物标本与海岛药用植物(包括菌类)标本169种,其中海洋药物标本13纲34目87科116属125种;海岛药用植物(包括菌类)标本32科44属44种,如野生灵芝、麦冬、茵陈蒿、单叶蔓荆等品种。
“海洋中药资源是海洋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海洋中药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建设‘蓝色药库’,进而分析其发展趋势,这对有效收集和保护珍贵、稀有、濒危、特有海洋中药资源,推动我省海洋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药学院院长王小平说。
这几年,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还致力于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发。牡蛎肽在我国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该校科技处处长付达华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成功采用黑曲霉为菌种发酵牡蛎,从而获得牡蛎肽。该研究于2023年授权发明专利,并于2024年初申请免费开放许可。“牡蛎肽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自由基等活性,广泛运用于食品、保健品。其利润为牡蛎粗加工的2倍,大大提高牡蛎的附加价值。”付达华说。
当下,药学院也正着力研发章鱼肽。“我省海洋中药资源丰富,海洋药物产品研发有着广阔空间,我们将进一步运用海洋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发挥学校科研平台作用,加大相关食品、保健品、药品等产品研发,助力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付达华说。
作者:本报记者 李妙珠 通讯员 陈荣珠 李陆红
来源:福建日报
《福建日报漳州观察》由福建日报社主办
欢迎各县(市、区)报道组、各机关单位宣传干事、各乡镇宣委等投稿!
投稿邮箱:fjrbzzz@163.com

福建日报漳州观察
《福建日报》是中共福建省委主办的机关报,《福建日报·漳州观察》立足漳州,权威解读漳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及时报道漳州区域内的时政、经济、社会新闻,贴心群众、服务民生、服务生活。传播好政策、弘扬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