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撬动大治理,乡村焕发新气象。在五河县,积分制不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改变村庄面貌、促进邻里和谐的有效工具。从清扫庭院到矛盾调解,从勤学励志到崇尚家风,积分制正悄然改变着每一名村民的生活方式,焕发和美乡村新活力。
沱湖乡大岗村是五河县推行积分制涌现出来的标杆村。原先,这里因环境“脏乱差”,让村民头痛不已,直到积分制的推行,现在,村里的变化是有目共睹。
大岗村将“美丽庭院”评比纳入积分管理,通过厨房美、厕所美、心灵美、庭院美、卧室美“五美”标准,激励村民主动改善居住环境。如今,沈思光、郭传达、沈先仁等家庭的庭院成为村里的示范点,绿树成荫、整洁舒适,不仅改善了自家生活环境,也让周边邻居主动参与环境治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积分制的推行还促使村民在乡村治理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调解员李文广、宋振球凭借多年的调解经验,多次成功化解村内矛盾纠纷,而他们的每次调解都能得到相应的积分奖励,积分用于兑换生活用品。积分制不仅增加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也使“依法解决问题”的理念深入人心。现在的大岗村,村民的法治观念明显提升,邻里和谐成为新常态。
教育领域则是大岗村积分制激励的另一亮点。沈泽晨和沈彩云兄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积分奖励的激励,最终从乡村走向名校。他们的励志故事不仅成为村民口口相传的话题,也为其他家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村里专门为考入大学的家庭额外奖励积分,并通过张贴海报宣传优秀事迹。近年来,大岗村的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正被更多人接受。
大岗村通过积分制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发新颜。
同样值得学习的还有小圩镇的积分制实施。
小圩镇四陈村通过积分制,引导村民自发整理房前屋后环境,不仅节约了乡村治理经费,还提升了村民的环境责任感。村民们用劳动换积分,用积分换取生活用品,这种方式既实用又贴近生活。被称为“博士村”的下黄村,将教育成果纳入积分制,这几年,先后走出16名博士、近50名硕士,每一个家庭的教育故事都为积分制增加了新的内涵。下黄村村民不仅为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多,也通过积分制获得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回报。
此外,小圩镇大圩村把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纳入积分统计,村民纷纷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全村全年实现零信访。这一创新模式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在大圩村,每一次矛盾的化解不仅是邻里关系的修复,更促进了乡村秩序稳定。
小圩镇四陈村将教育成果纳入积分制,为入学新生发放拉杆箱。
在积分制推广中,五河县充分结合本地资源特色,探索出多样化实践路径——
武桥镇界沟村以红色文化为切入点,通过积分宣传革命历史,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家园认同感;朱顶镇井头村通过“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积分项目,推动村民传承优良家风;临北回族乡临北回族村通过设立“石榴籽”调解室,将民族团结融入积分制,为少数民族村寨治理提供了新经验。这些模式展现了积分制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包容性和适应性。
目前,全县217个村(社区)中已有185个村实施积分制,群众参与率超85%。
五河县明确“3+N”赋分清单,规范积分评定流程,确保公平公正。积分管理推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村民对积分制的理解,还让更多人愿意参与其中。从积分申报到评定再到公示,每个环节都在群众的监督下完成,保证了积分制的透明性和公信力。
五河县实施积分制以来,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环境卫生和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村民固有的陈旧观念,从过去的“要我参与”到如今的“我要参与”,村民在乡村治理中逐步成为主角,为基层治理源源不断赋予新活力、新动能,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2024年11月25日《蚌埠日报》04版
往期精彩回顾
来源:蚌埠日报社
融媒体记者:王立春 文图
编辑:侯靖 校检:成凯 审核:朱素贤
监制:王静
总监制:孟儒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