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
医学
路上的一盏灯
——《医规三字经》照耀第六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暨儒学文化与医学人文会议纪实
七绝·赞《医规三字经》
真金处处闪金光,
四部规经善建章。
从此杏林德可守,
春晖利众满庭芳。
——于世瑞老师悉闻会讯即时挥笔如麾,以为题记。
让我们一起跟随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著名作家、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老舍先生的文字,走进济南的秋天,感受那份独属于秋天的温柔与韵味,那种远远比你想象的还要美的诗情与画意:“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不动,水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正值这样的秋天,正是这样的济南,正逢共和国75周年华诞,2024年9月27日至28日,一场医学国会——第六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暨第六届儒学文化与医学人文会议,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泉城盛大启幕。医疗卫生界的院士、国家和山东省卫健委领导、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和山东省医师协会等各界领导莅临会议现场指导与教诲,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医者学者管理者参会。
一盏盏灯,盛放在南郊宾馆,点亮了这里的温暖和煦,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心灵美,无处不美,一切都美。“人文日新”,是清华大礼堂高悬着一块牌匾,意在提醒人们要常怀人文之心。科学精神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造福人类的理性精神,人文精神表现为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和执着追求,悲悯博爱,体恤宽容。医学与人文历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筑起人类医学的高楼大厦。作为新时代的追梦医者,既要光扬科学精神,更要涵修人文情怀。在医者的精神世界里,需要一盏高悬的明灯,来映照初心,反省自我,清除迷茫,驱散迷雾,寻找职业价值的隧道口。而在这次国会上大放异彩的《医规三字经》,正是点亮医者、医学与医院的那盏灯,这盏灯发出的光芒正照进医学的现实,照亮医者的心灵世界,照晰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照耀人类医学的璀璨未来。
叁
国学之圣
这一天,堪为大典
9月28日,注定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一个世人永远纪念的日子,是一位至圣人物诞辰的日子,以致于各地早上9点28分都要举行祭孔大典,敲钟铭记。这是我们民族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诞辰日。《左传·成公十三年》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四季在古时是有分工和意涵的,《礼记.卷十三》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左传·襄公》中说“刑以秋冬”。春秋两季,尚有最重大的两类事情:“春主祭祀,秋主兵戎”,祭祀需在春天,用兵则多在秋天。天神称祀,地只称祭,宗庙称享,祭祀有严格等级,只有天子祭天神,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自己祖先和灶神。始皇帝于公元前219年封禅泰山,将其功绩诉告上天,显示和巩固其在人间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与尊严。司马迁曾在《史记·封禅书》记载“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自此“封禅”逐渐成为雄才霸主、有位皇帝的标配。祭祀虽有等级、规制、规模等差别,但背后所代表的深层含义,已经慢慢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为国人代代相承。到了现代,祭祀行为逐渐演变成为国家、民族、家族、家庭凝聚力、向心力的具体表现。让人慎终追远,不忘初衷,既记得目的地,亦不忘来时路。
202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5年纪念日。今年的祭孔大典以“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为主题,在山东曲阜孔庙隆重举行,同时,联动海内外60多家文庙和文化机构同步开展全球“云祭孔”,着力提升孔子文化节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父叔梁纥,母颜氏。孔子三岁丧父,家道中落,早年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他“少好礼”,自幼熟悉传统礼制,青年时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从事儒者之业,以办理丧祭之礼为生。中年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年五十,曾一度担任鲁国的司寇,摄行相职,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久因与当政者政见不合而弃官去鲁,偕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终未见用。晚年回到鲁国,致力教育事业,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以传述六艺为终身志业。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订六经。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长久。他的“仁”与“礼”成为国家施政和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准则;“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思想使华夏文明得以无限传承;对古代文献的系统整理,不仅寄予了自己的理想,更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了深广的内涵。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赞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9时28分,典仪官嘹亮高唱“启户”,持敬门缓缓打开祭孔大典正式开始。祭孔大典由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和望燎等环节组成,嘉宾代表分别作为主献官、分献官,向孔子、四配及十二哲牌位行礼。27-28日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法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庙书院管理者、专家学者共聚曲阜,开展“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活动。探源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注入中国力量。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进行祭祀,到现在已经绵延2502年,连续性在全世界独一无二。从创新性的角度来说,孔庙建筑其实是一个不断生长的系统,从最早的一个小殿到后来成长为建筑系统。这座地标性建筑,回应了不同时代,不断在扩大,不断去体现各个时代社会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孔庙影响到整个东亚文化圈,甚至还影响到了西方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可以看到儒家文化的传播,孔庙书院就是一个绝佳的载体。古人在各地建设孔庙,因为它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从包容性来说,它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合一个过程。比如孔庙对整个东亚文化的影响,也是体现在地域上文化交融、交流。最后一个就是和平性,其实孔子说的一句话就特别能够体现这个概念,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从不党同伐异,而是提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389处、书院176处;海外文庙书院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山东是孔子故乡,儒家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首位,包括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在加强对历代孔庙祀典文献研究阐释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传统祭祀礼乐文化的影响力。
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5年纪念日,召开第六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暨第六届儒学文化与医学人文会议在山东济南隆重开幕,主办方用心良苦,精心之至。就是这一天,中国医师协会、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和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共同监制精印的千册《医规三字经四部曲》作为这次济南大会的唯一书籍材料连同2024年第九期《中国医学人文》杂志、会议议程、会议记录本一起发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医者的手里。这么一印一发,就像是在一池静水中扔了一块巨石,波纹一圈圈地激烈地扩散开去。众人掬捧《医规三字经四部曲》,竟相阅读者有之、啧啧称奇者有之、叹为观止者有之……
《医规三字经四部曲》沐浴着孔老夫子的仁爱光芒,洋溢着现代人文医学的关辉,它的首发,如同一束人文之光,在医者前行的道路上,透过重重迷雾,穿越历史时空,熠熠闪光照在每一个人身上,亦如同一棵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茁壮成长,它的根深深扎入医学文化的土壤,枝叶却伸向未来的天空,覆护着无数的医者患者。《医规三字经四部曲》的价值,有人说它总括了医学之功,说明了医学做过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也有人说,它告诉人们,医者之责不仅仅是治疗或治愈,更多的是帮助和安慰,四部经规正是四部医典,道出了医学是饱含人文精神的科学,医者当是充满人文关爱的仁者。一个协会的领导感叹道:在这一天,获得这样一本书,拜读字里行间洋溢着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大作,正是向圣人孔子诞辰2575年纪念日最好的献礼啊,
这天,王献华再次思考国人乃至世人为什么皆尊孔?这就是儒家文化的魅力。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1997年在华为公司春节慰问团及用户服务中心工作汇报会上讲话中强调:“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国学大师潘守宇说:文化的魅力从来都不来自血缘,阶级,宗教,地域和时空,是因为人们对普世价值的追求。仰望天空寻觅至善,所以兼爱非攻;脚踏实地探求至真,所以尚贤非命。胸怀慷慨彰显至美,所以重信贵义。如果说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他的学生变化气质。而有一个人,有一本书,能让一个民族变化气质,这个人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种气质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质。历史是最好的过滤器,它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生生不息。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月,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巴黎宣言》,呼吁全世界“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联合国总部也刻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我国一位官员称孔子为孔老二,韩国的官员听到后全体站立退场!韩国的学生当知道孔子不是韩国人时泪流满面!韩国三星集团的外派人员必须会背论语;韩国把24孝拍成电视剧每天播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说,不是身上应该洗去的污垢,而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在千古之前,他们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的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谈的言论中收益而已!
中国人尊孔敬孔,这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根本所在。水有源树有根,中华文明有圣人。尊孔敬孔,是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曹医自不例外,在2017年《医德规——医德医风规范三字经》走入环渤海医院文化联盟成立大会前夕,8月20日,曹医正式成为第1011个孔子学堂联盟成员,为人文建设领域探索一条现代医院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新路。2018年4月11日下午,孔子学堂医院联盟人文与医学巡讲走进曹县,在曹医信康楼5楼大会议室举行,中国孔子基金会《儒风大家》主编、孔子学堂医院联盟副秘书长李路教授授课,380座位坐无需西,过道也站满了曹医人。医患关系差是人文医学缺失,为缓解这种医患紧张局面,曹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医学人文建设,不断弥补医学人文缺失,提升人文素养。坚持以患者和职工为中心,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培训营造了人文氛围,开展读书沙龙、“5.12”护士节情景剧等活动,开展母亲节、儿童节、端午节、父亲节等亲情活动,强化人文意识,搭建人文桥梁,创新服务举措,深化人文关怀,以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为主要突破口,相继开展“无痛医院”“学科建设合作年”“人文·质量建设”、“精益管理·成本管控”等主题年活动,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人文医院建设取得了新成效,落到了实处,群众就医获得感与日俱增。当天,中国孔子基金会《儒风大家》主编、孔子学堂医院联盟副秘书长、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四川大学国际儒学院大众普及分会副主任,长期从事传统文化普及传播,编著《弦歌代起》《论语画外话》等的李路教授从儒家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讲解,倡导儒家文化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弘扬大爱精神,致力打造人文、和谐、发展型医院。
“崇仁、敬业、务实、高效”是曹医的医院作风,而“仁”正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主张以“爱人”为出发点,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孔子认为,当每个人都能够遵循仁的原则,即以仁爱为中心,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那么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人民也能够安居乐业。孔子的思想还包括了诸如“礼”、“义”、“智”等多个方面,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949年10月18日,伴随着共和国成立的脚步,县人民政府在曹县城东大街中段路北成立曹县公立诊所,时仅3人,军医李玉坤为负责人,主要担负过往军人的战地救护和本县群众的疾病救护,自此开启了现代医学在古老的曹县大地护佑人民健康的篇章,一开始就将红色基因融入了血脉,将儒学融合在骨子里。
历代曹医人注重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用实际行动奔走在大爱无疆、大医精诚的路上。在2024年10月31日曹医庆祝75周年院庆读书沙龙活动上,曹县政协副主席、人民医院院长李松博士指出:75年来,一代代曹医人秉持“和谐、奉献、创新、卓越”的曹医精神,以执着的医志、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严谨的医风,在曹县医学发展史上镌刻下了深刻的足迹和不朽的丰碑。一路走来,曹医胸怀天下,与祖国同奋进。75年医者仁心,济世奉献,曹医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国家和民族蒙难维艰之时,不忘医者初心,博施济众。五十年代,黑热病、天花、鼠疫、猩红热、白喉、痢疾、乙脑、百日咳等多种传染病多次爆发流行,全体医者全力以赴,拯救病人,使疫病得到有效遏制,彰显了曹医仁义。从袁希顺出国医疗援助坦桑尼亚,到黄启超奔赴汶川地震灾区救援,再到近年多位青年才俊到多国进修深造提升本领,彰显了曹医精诚。新世纪里,在应对SARS、H1N1、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键时刻,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中,毅然决然承担起全市全县的确诊患者的救治重任,彰显了曹医担当。一次次,一件件,一回回,曹医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的情怀,以初心使命演绎着“大医精诚”的执著,用昂扬的姿态抒写着“大家风范”的力量。一路走来,曹医敢为人先,与改革同振频。从杨凤升带领外科手术组首创用注射针头固定“小切口不缝合输精管结扎术”获山东省科技成果奖,到“耳膜穿孔明胶海绵修补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到“应用明胶海绵修补鼓膜穿孔的研究”获山东省医学科研成果奖,再到“鼓室积液研究”被评为山东省科技开发进步奖,无不彰显着曹医创新。从全国首家医院6S精益管理预评审,到五级电子病历进入全国三十强,再到深耕人文医院建设获得全国爱心人文医院荣耀,无不彰显着曹医探索。从张守庸被国家授予计划生育万例手术无事故先进个人荣誉,到徐继成荣获美国老年医学会金杯奖,再到岳荣振荣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李松荣获得全国优秀院长,及至一个个团队和个人在全国全省大赛上摘金夺银,无不彰显着曹医品质。一路走来,曹医勇于创新,与时代同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曹医蓬勃发展。1个国家卫健委神经外科中心建设项目,2个省级县域临床重点专科,20个市级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精品专科,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癌症中心、妇产科诊疗中心、消化诊疗中心、眩晕中心、肺结节诊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疼痛中心、心肺康复中心、男性病中心等多学科协作中心20多个,当代最先进的微创、无痛、介入、内镜、腔镜、移植等技术落户医院,已然成为一所集疾病管理、慢病管理、康复管理、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实现了“从一个院区到三个院区、从二级甲等医院到三级乙等医院、从全市县区医院落后到全国县域医院五十强、从传统诊疗模式到现代化智慧医疗体系、从单一的疾病诊治到全方位的健康管理”的凤凰涅槃。李松强调,75年来,曹医始终把“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旗帜高扬在祖国大地上,把曹医精神践行在行动上,把医教研全面发展刻印在人民至上的篇章上,着力打造有气度、有厚度、有态度、有高度、有温度的人民医者,着力打造有力度、有速度、有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人文医学,着力打造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内涵、有温度的人民医院,着力打造人民医院医疗共同体、教研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的医学殿堂,奋力构筑曹医模式,唱响曹医声音,擦亮曹医品牌。他认为:继往开来,团结协作是我们致胜的宝贵经验。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团结协作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道德品质,体现的我们的集体智慧,是现代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团结协作精神,来自统一思想,来自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只有如磁石般互相牵引,比学赶超,比斗志、比效率、比质量、比安全、比服务……向世人展示出团结协作的曹医力量,也给与时俱进的曹医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进一步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继往开来,守正创新是我们长青的永恒基因。回想曹医75年发展史,创新之魂,生生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古训回响,映照出中华民族对创新的永恒渴望。“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今日之曹医,创新浪潮如同江河汇海,澎湃不已。开拓创新是新时代曹医不断前进的动力。只要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满足患者需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曹医奇迹。新时代曹医的创新精神在新的科技综合楼启用后,必将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曹医日新月异向前发展,信歩走在中国县域医院前列,实现可持续创新创造和基业长青。继往开来,济世救人是曹医发展的根本使命。医院之大,不在于高楼大厦,医院之名,而在于名医名科,医院之本,在于树人利民,医院之强,而在于大师大家。曹医靠谱,不仅是对医院技术的认可,更是对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肯定。当前,医疗行业大力创新科技,这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弘扬人文精神更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一所医院也好,一个学科也好,一个医者也好,最理想的境界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弘扬人文精神,不仅是医院的事、不仅是医者的事,而是曹医所有人的社会责任。而提高员工人文素养,是曹医的一贯的战略。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员工,就没有家国情怀,没有厚德载物,我们建设大院名院强院的目标就难以达到。最后,他强调,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见证并参与建院75年庆典,是新时代曹医人的荣幸。站在新起点,直面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待,是全体曹医人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以坚定不移的信心、锲而不舍的恒心、敢闯敢干的决心,不断激发全院全员干事创业的活力,让保持清醒、勇于清零的工作能力成为曹医常态,让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成为曹医风尚,让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的价值取向成为曹医动力,一个活力奔涌的曹医必将在新征程上给人民带来更多惊喜,勠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曹医故事和曹医华章。
曹医的过去,现在,将来,都以孔子的“仁学”为统领,仁医、仁术、仁心,说的都是一个“仁” 字。西医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的唯一目的——一切为病人谋利益。”中国古代名医华陀、李时珍、现代外科鼻祖裘法祖、还有以叶贵清、李松为代表的曹医人,都是用他们仁心仁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仁医。他们的医德、医术都体现了一个“仁” 字,他们的心就是仁心。
2020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正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肯定他们献身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志向,勉励他们练就过硬本领、服务基层人民,并向他们以及藏区各族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习近平指出,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军地广大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言虽有尽,而意无穷。这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第一次提到“仁”。早在2014年教师节,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在2019年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总书记说:“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在2020年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非常辛苦,也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仁心、仁爱、仁善、仁孝、仁信、仁义、仁术、仁政、仁德……“仁”之一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无数崇高而美好的人格理想与价值追求。孟子说“今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必有怵惕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北宋儒学大家程颢说对“仁”有一段精彩的解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他首先指出仁心包容天地万物,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体,当成自己。其次指出通过“推己及人”(忠恕之道)的方法来实践仁德。医者仁心,但仁心绝不能仅限于医者。医者可以医治有疾的身体,却医治不了有病的心灵。防治有形的疾病,我们依靠医者;防治无形的心灵之疾,我们得靠自己,自省、自察、自纠、自律。
本期责任编辑:刘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