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娃吃益生菌,这些问题你一定想知道!

文摘   2025-03-05 12:03   北京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益生菌的定义是:对人体有益而无害的活菌。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有益而无害”和“活菌”,二者缺一不可。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益生菌有助于保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附着在肠黏膜上能促进肠道免疫物质的分泌,增强肠道免疫屏障的功能;还能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并与免疫代谢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与其相关的身体功能。



肠道菌群是指定植在肠道内并长期与人体相互依存的细菌群,包括40多个菌属,400到500种菌种,数量达到100万亿,是人体细胞的10倍。

其中有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有有害菌如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中间菌如肠球菌、大肠杆菌等,其中以益生菌占比最大。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不同人的肠道菌群,组成和数量会存在个体差异,但健康个体的肠道菌群,会基本保持着各菌种相互制约、稳定共存的局面。



首先是无氧环境。益生菌属于厌氧型细菌,在无氧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存活。人在进食过程中,难免会吞咽进一些空气,与此同时也会吃进一些其他需氧型细菌(分布在食物表面、餐具表面、手上等)。需氧菌进入肠道后,消耗掉吞咽进去的空气,也就给益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因此日常宝宝用具只需清洁,无需消毒。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其次是充足的食物。益生菌以纤维素为食,纤维素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却是益生菌不可缺少的粮食,例如益生元、人乳低聚糖等,多摄入纤维素能促进益生菌的增殖,维护肠道菌群环境的健康。



益生菌对于肠道菌群的调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肠道功能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改善,不能急于求成。通常状况下坚持服用4-8周,对宝宝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效果。

临床通过跟踪、检测益生菌服用者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显示,按12周为一个周期服用定量的益生菌,则这些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的生长变化过程为:1-4周处于竞争期;4-8周处于优势期;8-12周处于巩固期;稳定期则在12周以上。

家长有时感觉宝宝吃了没什么效果,除了服用时间的影响,在日常饮食搭配、生活习惯等方面也需要多多注意,比如减少消毒剂产品的使用等,必要时需遵医嘱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调节。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同时还应考虑个体化差异,益生菌发挥作用的时间,以及具体效果的明显程度有可能因人而异,需根据不同情况来选择具体的使用时长。



一、保证足量服用。通常应遵医嘱或按说明书建议量吃,最低限度也要保证吃到10⁹的菌落数。且年龄越小,需要的量反而相对越多。

二、确保是活菌。益生菌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有活性,活菌才能实现肠道定植,从而发挥其功能。这就对益生菌菌株本身的耐胃酸、胆盐能力,以及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锁活技术,包装密封隔绝程度等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三、注意服用细节。要现吃现开,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大大影响益生菌的活性;冲泡水温不宜超过40℃,高温易杀死益生菌;不能与抗生素或带有吸附能力的药物(如蒙脱石散等)同时服用,会被杀死或吸附排出,应间隔2小时以上再服用。



乳糖酶是酶类,益生菌是活菌,本质上是两种物质。

乳糖酶的主要功能是消化乳糖。人体无法直接吸收乳糖,需要通过乳糖酶将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才能利用。缺乏乳糖酶会引起乳糖消化吸收障碍,出现腹痛、胀气和腹泻等症状,也就是常说的乳糖不耐受。乳糖酶存在于小肠黏膜表面,当肠道受损时,就容易导致小肠黏膜分泌的乳糖酶减少,引发乳糖不耐受。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益生菌则主要存在于结肠,主要对肠道菌群环境发挥重要作用。虽然二者并非完全没有交集(比如宝宝腹泻时,可能医生会建议同时使用益生菌和乳糖酶),但它们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解决的问题也完全不同。



有可能是服用益生菌后的赫氏反应。研究表明,在肠道菌群紊乱、有害菌较多时,服用益生菌会后,益生菌会和有害菌及中性菌展开竞争,包括营养、生存空间、肠道壁上的附着位置等,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代谢物,导致人体出现不适感,如腹泻、腹胀、放屁较多等。通常会持续数天到4周左右逐渐消失,家长无需太过惊慌。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通常在理论上服用益生菌引起便秘的情况极为罕见,这可能更多的与宝宝的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单纯依靠服用益生菌,但饮食不健康,往往很难立刻改变肠道状况。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如果宝宝便秘较为明显,建议日常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以便益生菌获得更多的食物,从而更好的繁殖。同时,保证饮水充足,并合理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多管齐下帮助解决便秘问题,必要时也可以就医咨询。



益生菌的运输保存方法,实际上和制作工艺以及包装都有很大的关系。通常使用冻干锁活技术生产的益生菌对于运输和保存环境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因此常温避光保存就可以了。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运输时放置冰袋,只是为了预防极端高温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益生菌活性受损,但实际上即使冰袋融化,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对于购买量较大需要储存超过3个月以上,或者天气非常炎热的情况,出于尽量保证产品的最优状态,还是建议放冰箱冷藏保存。



益生元是指不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却能够选择性地促进体内有益菌的代谢和增殖,从而改善人体健康的有机物质。益生元被称为益生菌的粮食,研究表明益生元可以给益生菌提供能量,调节肠道环境,刺激肠道蠕动,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机酸,降低肠道内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为益生菌的增殖创造良好条件。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日常宝宝的饮食,有时会因为偏食、挑食的问题,导致益生元摄入不足,加上不同益生菌对不同益生元的利用率也有高有低,所以在益生菌中添加益生元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题。



服用益生菌不会让宝宝产生依赖性。之所以补充益生菌,正是因为宝宝体内的益生菌数量不够。而宝宝体内所有的益生菌,都不是自体生成的,而是通过外来途径获得。

比如顺产时从妈妈的产道获得,母乳喂养时从妈妈的乳管中获得等等。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宝宝获得的益生菌数量不足,或后天被其他因素破坏了菌群平衡,所以才需要额补充来满足改善肠道菌群环境的需求。



通常建议饭后半小时再服用,因为益生菌对于酸碱度的耐受性有限,饭后胃酸程度相对较低,有利于益生菌顺利通过消化道,最终到达肠道定植。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服用时注意冲泡的液体温度不宜超过40℃,可以尝试撒在酸奶、牛奶、点心中,或与其他营养品一起服用。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如宝宝在服用抗生素或吸附类药物(如蒙脱石散等),需注意间隔2小时,先服用其他药物,再服用益生菌。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益生菌对许多问题有辅助治疗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环境,促进肠道免疫功能来间接完成的。因此服用益生菌的前提,是要了解宝宝肠道的状况,包括生理功能和具体的菌群情况。通过肠道菌群检测,可以及时了解宝宝肠道菌群现状,从而综合分析宝宝需不需要吃益生菌、吃哪种益生菌等问题。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一旦确定宝宝缺乏的菌株类型,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益生菌产品进行补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它的健康与否以及免疫功能是否完善,与肠道菌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肠道菌群紊乱时,肠道的屏蔽功能和免疫功能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宝宝就更加容易出现过敏的情况。补充益生菌对建立健全肠道菌群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也能减少出现过敏的几率,因此过敏的宝宝更应该注重益生菌的补充。

但在选择益生菌的时候,应该注意其中是否含有可能导致宝宝过敏的物质。


更多内容推荐



崔玉涛养育中心
崔玉涛养育中心,一个“育家长”的园地,带父母们从心态上寻求“自然养育”的真谛,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轨迹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