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与中国 | 改革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学术   2024-11-04 11:37   北京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吉特·莫尔娜(Margit Molnar)与《今日巴基斯坦报》新闻主管兼巴基斯坦全球发展与联通研究所主席米安·阿布拉尔(Mian Abrar)。马吉特和阿布拉尔作为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专家,从此次全会的重大意义、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1

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早在全会召开前夕,全球目光就已经聚焦于将指导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揽子改革方案。马吉特表示,全会所提出的部分举措在过往的政府文件中已被提出,但全会无疑为这些措施注入了更强的执行力度。其中,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尤为引人注目。消除生产要素及商品服务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的壁垒,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正日益凸显其重要性。马吉特认为,通过破除行政垄断、增强产品与要素市场的竞争来提升效率,仍有广阔的施展空间。

在马吉特看来,其他一些举措更显新颖,如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力求实现财权和事权更加精准的匹配。这一举措一旦成功,将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根据经济理论中的辅助性原则,财权应下放至能充分考虑溢出效应的最低层级政府。有观点认为,基层政府更贴近民众,因此更能满足他们的具体需求。马吉特认为,这些观点固然无误,但财权下放的有效性却需以全国各地能确保一定水平的公共服务质量为前提。然而,在一些国家,各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横向财力差异,过度的财权下放可能会加剧这种差异,导致最不富裕的地区更难以承担其核心职责。财政转移支付是缓解横向差异的有力手段,在中国,这一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减少差异方面已愈发有效。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政府层级众多,横向差异不仅存在于省级之间,还渗透至县级之间。尤为突出的是,最低层级政府的本级收入与支出差距最大。根据估算,加大对各省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确保这些资金流向基层政府,是过去15年中省内人均财政支出不平等现象大幅减少的关键因素。然而,进一步的权力下放仍需更大的转移支付作为支撑。因此,为使财权与事权更加协调,中国更倾向于将一些关键公共服务(如医疗和教育)的出资责任集中在中央级。这些服务的组织工作仍将由地方承担,但资金保障则来自中央政府。这将是确保全国范围内提供最低水平公共服务的重要一步,此次全会的成果也显示出中国正朝着这一方向迈进,这与经合组织多年来的建议不谋而合。

在当前形势下,马吉特认为,振兴民营经济至关重要。鉴于房地产市场调整以及外部需求回暖,民间投资的比重已连续多年下滑,直至最近才有所逆转。因此,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经合组织的报告显示,仅仅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是不够的,还需在充分考虑民营经济主要制约因素(如规模较小)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多机遇。将服务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中分离出来,会为民营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邀请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可以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使其得以展现高度的灵活性和竞争力。这些举措值得称赞,也需迅速实施,以便尽早从后期的影响中获益。

2

改革决心令人印象深刻


巴基斯坦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均对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进行了详尽的报道,并对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决策给予了高度评价。阿布拉尔认为,此次全会成为中国历史长河中新的里程碑,为中国在全球格局深刻调整、新挑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明确了前进的航向。此次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对于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

阿布拉尔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将充分挖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内在潜力,为国内外经济环境提供必要的确定性,为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提供新的强劲动力。改革开放作为全局性战略部署,不仅在经济领域,更在法治、文化、教育等多个关键维度上,为中国式现代化绘制了全面的改革蓝图。

谈到此次全会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阿布拉尔告诉记者,此次全会彰显了中国领导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以及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的决心。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科学布局改革蓝图,以广泛而深刻的改革举措精准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挑战。

阿布拉尔认为,在引领新时代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人民始终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举措,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3

开放步伐十分坚定


阿布拉尔认为,开放与发展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兼容并蓄传统的现代传承,更是中国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他表示,从体制的深度改革到机制的全面开放,中国正汇聚起磅礴力量,积极对接国际经贸的高标准,深度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谈判与调整,展现国际视野与担当。这一系列改革标志着中国正进一步走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了从“跟随式”开放走向“引领式”开放、从单纯的开放促发展到开放与改革双轮驱动、相互促进的深刻转变。

马吉特认为,过去几十年,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犹如明灯,照亮了中国飞速发展的道路。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后续数轮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中国已深深融入全球贸易与投资的广阔舞台,并从中汲取了丰厚的增长动力。在当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之际,进一步削减贸易与投资壁垒必然会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的推动力。在削减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放宽外资企业准入条件以及减少经营行为限制等方面,中国大有可为。

阿布拉尔补充说,在当下这一充满动荡的变革期,全会重申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的坚定决心,这一立场深刻体现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感。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投身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中,不遗余力地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及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地实施,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倡导构建一个更加公正、有序的多极化世界,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贡献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其坚定的决心与自信令世界瞩目。阿布拉尔表示,中国发展的新蓝图将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国内外对中国发展的信心。为此,中国将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管理机制、创新标准规范,以制度创新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

4

科技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设定了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应当具有世界领先的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整体跃升。阿布拉尔表示,科技现代化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展望未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正孕育并释放着前所未有的新质生产力,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挖掘中国发展的潜力,如加大力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确保未来五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繁荣。

以数字经济为例,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数字化程度已超越了许多人的认知,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都将在该领域占据世界前沿的位置。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活跃的数字投资和创业生态系统之一,在风险投资领域对关键数字技术的投入位居前列,涵盖了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汽车、3D打印、机器人技术、无人机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阿布拉尔表示,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中国正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与全面升级,将在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和绿色发展等方面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
从这里走进中国社会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