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 | 跨时空的对话——王瑶先生文献展及研讨会上的音视频 · 云卷云舒

文摘   2024-10-25 18:24   江苏  


/小编说 /

本刊从今年第3期始推出全新专栏“云卷云舒”,由著名学者伉俪陈平原先生与夏晓虹女士共同撰写。


本期微信推出陈平原教授的跨时空的对话——王瑶先生文献展及研讨会上的音视频首发于《钟山》2024年第5期



跨时空的对话

——王瑶先生文献展及研讨会上的音视频


文|陈平原


过去的读书人除了敬惜字纸,还喜欢说“文字寿于金石”。在传统社会,这说法当然没错。可在数字化时代,声音与图像同样可以寿于金石。音视频不仅留存永久,且传播范围可以说无远弗届。而且,随着技术普及,制作音视频变得轻而易举,一部手机基本就能搞定。这种沟通与对话的便利,曾在三年疫情期间发挥巨大功效,即便如我这样的技术小白,也都多次应邀录制视频,参与各种学术活动。


去年十月开始筹划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我马上想到的是,如何借助现代技术,实现跨时空的对话以及长时间的凝视。具体说来,就是在两个文献展(“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王瑶和他的世界”专题展,中国现代文学馆,2024年5月7日—8月7日;“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纪念展,北京大学校史馆,2024年6月11日—8月中旬)中设置专区,播放王先生当年的谈话录音以及专门制作的访谈视频;在两个研讨会(《王瑶画传》新书发布会,中国现代文学馆,2024年5月7日;“学人、学科与时代——纪念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暨新版《王瑶全集》发布会,北京大学中文系,2024年6月11日)上,播放若干嘉宾的讲话视频。如此一来,在图文并茂之外,又添加了影像与声音的交相辉映。


▴《王瑶画传》,陈平原、 袁一丹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版


听我讲完计划,年轻朋友都说这不难,技术上很容易解决的。可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没那么简单,主要原因是原始素材不足。就拿声音来说,凡跟王瑶先生有过接触的,大概都会记得他那浓厚的山西乡音以及极具个性的朗朗笑声。可四十年前的中国,我辈更习惯于保存手稿而不是声音。王先生刚去世,我就在《为人但有真性情——怀念王瑶师》(《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1期)中感叹:“八九年初,我和师兄钱理群商量好,拟了好些题目,想有意识地引先生长谈,录下先生的妙语和笑声,给自己也给后学留点记忆,我相信那绝不比先生传世的著作逊色。只可惜突然的变故,使得这一切都成了泡影。”三十五年来,作为弟子,我们一方面积极整理、重刊王先生的著作,另一方面也不忘四处搜寻王先生失落在人世间的声音。


二十年前,我们找到了1986年3月王先生赴港讲学期间的一盘90分钟磁带,请人整理后,以《答客问——关于历史分期、“两个口号”等》为题,刊载在《现代中国》第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十年前,为纪念王瑶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请人将录音带转为光盘,分赠王先生诸及门弟子。近期,我又将手头保存的光盘,捐赠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请他们将其数字化,以便播放、保存与传播(参见《镜春园的笑声——怀念王瑶先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4期)。


为了这次王瑶学术文献展,策展方从王先生家属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文物中又找到了两段弥足珍贵的录音,一是在日本某大学演讲,一是在国内会议发言。前者包含日文翻译,听起来不方便;后者篇幅不长,且音质很好——毫无疑问,就是它了。挑选其中大家较为熟悉的话题,再经一番技术处理,放置在虚拟的王先生书房中,很多参观者都会驻足聆听,且频频点头:是的,那确实是王先生的声音,多么亲切!虽然展览现场附有二维码,若需要,可下载录音回家仔细倾听,但我注意到,几乎所有人都只听了个开头便就此别过。或许,这就是展览与书籍的差异,后者可以放在手中仔细品鉴,前者则基本上是一次性,因而瞬间感受特别重要。


王先生在世时,不记得有过专门的录像。所谓影像呈现,只能靠今人努力。两次研讨会上播放的嘉宾讲话视频,那可是仔细斟酌过的——必须考虑关系亲疏、年纪大小、路途远近、身体好坏、篇幅长短等因素,再发出诚挚的邀请。北大中文系教授乐黛云、北大中文系教授严家炎、鲁迅博物馆研究员王得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凌宇等专家学者,以及王瑶夫人杜琇、女儿王超冰,都按时提交了精心制作的讲话视频。


对于现场听众来说,王先生的功绩不必多说,大家关注的其实是讲者的现状:师母杜琇已98岁高龄了,人在英国,念稿子时口齿清楚,可见身体不错;91岁的严家炎先生住在养老院,讲话不太方便,这回简短的致辞很顺畅,也让人放心。最让人感叹的是,王先生早年的助手、中国比较文学事业的开拓者乐黛云先生,今年5月初我去拜访时,还能简短对话,两个月后便脑梗住院,从此无法开口。如今想来,那天在94岁高龄的乐老师家,断断续续用手机拍摄的那几段视频十分珍贵。


要说视频讲话最有内容且效果最好的,当数王先生大女儿王超冰的深情表述:“先父的一生中可以平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他年轻、有理想、有抱负,希望自己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且也确实做到了,只是他想做得更多、更好,想成为一个一流的学者;他的后半生还想专门做他的学问,但是不得不分心应付其他的事情。陈平原老师说过要更加关注其跌宕起伏、五彩斑斓的一生,理解他的得意与张扬、他的尴尬与失落。我感觉这段话很好地描述了父亲的一生。”


文献展中的三段短视频,投入不多,效果却很好,因而值得“显摆显摆”。最初跟钱理群等商量整体构思,敲定拍摄山西平遥道备村王先生老家、北大镜春园王先生故居,以及我们几位老学生坐而论道的场景,还以为前两者更容易出彩,但实际效果是第三者最优。


趁着到太原参加学术活动,1月5日上午,我冒着严寒,驱车来到平遥县道备村,先用朋友的无人机拍摄全村整体面貌,再深入王先生出生的那间屋子、儿时玩耍的小院,还有村中心的广场及戏台,以及他上初小时的关帝庙——后者已相当残破,可门房作为广播站还在发挥作用。就在我们拍摄时,广播通知村民可到广场爆玉米花。我在乡下插队八年多,熟悉此类场景,顿时倍感亲切。可惜的是,这些场景须详加说明,观众才能明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布展时,第一部分“含苞脱颖”展示早年王瑶的经历,其中平遥道备村王瑶旧居之今昔对比,采用了部分录像资料——包括无人机拍摄的。可说实话,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除了极少数专业研究者,观众对王先生的家乡及故居其实不怎么感兴趣(目前正在制作的山西大学专题展,或许会是另一种局面)。北大校史馆展陈时,干脆把我辛辛苦苦拍摄的录像弃而不用。可我对自己千里迢迢前去拍摄图片与录像并不后悔,起码让我对王瑶先生的成长环境有更多了解,这在《王瑶画传》及《风雨读师》中多有呈现。



▴复原王瑶先生客厅和客厅悬挂的两幅字画照,图源网络


王瑶先生最后二十年居住的镜春园76号,现在是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在使用(改为镜春园75号)。很多拜访过王先生的师友都对客厅里摆放的箱装四部丛刊以及西墙上悬挂的靖节先生画像和鲁迅《自嘲》诗手迹印象极深。如今人去楼空,能拍摄的只是外景。3月15日下午,我请基金会工作人员帮助录像,不要正面照,镜头随着我的脚步,逐渐展示王瑶先生曾经居住的院子——石狮还在,柏树依旧,屋子则重新分割,装修得相当华丽,已无多少原先的痕迹。播放时,只有几位老人感叹唏嘘。这也难怪,今天的观众,绝大部分从未涉足此地。


▴2023年3月,陈平原先生与钱理群、赵园、王得后三位先生合影于泰康燕园,图源网络


两个文献展最受欢迎的视频是1月13日在泰康燕园拍摄的钱理群、王得后、赵园和我的“四手联弹”。说好围绕王先生随便聊,上天入地,无拘无束,最后让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根据需要,剪辑成不同版本。除了网络上流传的好几个两三分钟的短视频,再就是专门为文献展制作的半小时长视频。拍摄地点是老钱的书房,我让摄影师将镜头主要对准老钱,因他作为王瑶的助手,最熟悉王先生的为人与治学,特能聊,且很上镜。其他三人也能谈,只是不太了解短视频的特点,或说得太长,或讲得太虚,没老钱镜头感好,且懂得何处停顿。


不管此前是否认识、了解、熟悉王瑶先生,通过我们制作的这些音视频(展览之外,还有网络推送),得以与已去世35年的王先生进行“跨时空的对话”,这让我很欣慰。比起此前的编书、撰文与演讲,这回参与两个文献展及两个研讨会的音视频制作,助推王先生与年轻一辈对话,虽是小试牛刀,但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2024年7月25日于山西大同旅次

首发于《钟山》2024年第5期 



陈平原,1954年生,广东潮州人。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学者的人间情怀》《老北大的故事》《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小说史学面面观》等著作四十余种。荣获过多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家图书奖等多种荣誉。现居北京。曾在本刊发表散文《未完成的“家族史”》。



获取更多精彩

点击下方蓝字

·陈平原 :《自序五则》· 钟山记忆

·陈平原:未名湖边的身影——怀念王瑶先生

·陈平原 | “古文”如何“新观”?· 云卷云舒

·新刊出炉丨《钟山》2024年第5期 目录+精彩提要



编校:夏彬彬、貟淑红

制作:席思宇

钟山
介绍《钟山》杂志刊载文学信息,服务广大读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