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谭谈债市 作者:谭逸鸣团队
摘 要
1、历史上的提前兑付
截至2024年11月4日,今年以来拟提前兑付城投债规模为699亿元;今年1月后,整体提前兑付节奏较为平缓。城投债提前兑付的高峰期往往与大规模的债务置换相关,我们先简单回顾过去三轮债务置换:第一轮债务置换(2015-2019年):发行置换债的高峰是在2015-2017年。此轮置换的提前兑付高峰有所滞后,提前兑付高峰期在2017-2018年。
第二轮债务置换(2020-2022年):2020年末,开始重点推进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2020-2022年,试点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共发行1.04万亿元。对应城投债的提前兑付在2021年有一个小高峰。
第三轮债务置换(2023年10月以来):2023年10-12月,各省特殊再融资债密集发行。此轮置换中城投债提前兑付的响应速度较快,对应城投债提前兑付在2023年10月-2024年1月有集中式的明显增长。行政层级的分布上:(1)整体来看,地市级居多,占比达44%,其次是区县级。(2)在2017-2018年的第一轮债务置换期间,地市级占比过半;而进入第二轮债务置换,重点进行建制县试点化解,2021年区县级占比明显提升。(3)在2023年的提前兑付高峰中,亦是以地市级占主导。主体评级的分布上:(1)整体以AA级为主,AAA、AA-及以下占比均较低。(2)2015-2016年以资质较好的AA+为主,自2017年起AA级平台占主要地位,且在2020-2021年占比有阶段性上升,或亦与建制县置换的背景相关。(3)2022年以来,拟提前兑付的主体整体资质有上移趋势。票面利率分布上:多数债项集中在6-8%的票面利率。若选择持有至兑付,提前兑付事件影响的盈利/亏损主要取决于买入价格及兑付价格;若选择不持有至兑付,提前兑付事件影响的盈利/亏损主要取决于买入价格及债券价格在决议公告后的波动。(1)买入价格为溢价:价格波动上,提前兑付会使得债券价格快速向面值收敛,导致亏损。兑付价格上,若以面值兑付亦造成亏损,若以中债估值净价或面值+补偿形式补充,则可能弥补。(2)买入价格为折价:价格波动上,债券价格向面值收敛可产生利得。兑付价格上,若以面值或面值+补偿形式兑付,则亦有利得,若以中债估值净价兑付,则不一定。面对或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提前兑付高峰,我们可重点关注上文提到的两类债券,一是溢价且拟以面值兑付的债券,二是折价且拟以面值或面值+补偿兑付的债券,以史为鉴,关注其中的危与机。其一,持有人溢价买入且拟以面值兑付的债券,持有人或面临亏损,即为“危”;其二,持有人折价买入且拟以面值或面值+补偿兑付的债券,持有人或有盈利,即为“机”。风险提示:城投口径偏差;部分数据缺失所导致的偏差;宏观经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区域及平台评价的主观性。
10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新一轮大规模债务置换即将拉开帷幕,城投债的提前兑付问题又成为了关注重点,本文聚焦于此。截至2024年11月4日,今年以来拟提前兑付城投债规模为699亿元;今年1月后,整体提前兑付节奏较为平缓。城投债提前兑付的高峰期往往与大规模的债务置换相关,我们先简单回顾过去三轮债务置换:第一轮债务置换(2015-2019年):发行置换债的高峰是在2015-2017年;2015-2019年,各省地方政府共发行置换债12.36万亿元。由于当时市场对城投债提前兑付的接受度有限,此轮置换的提前兑付高峰有所滞后。对应城投债的提前兑付高峰期在2017-2018年,拟提前兑付规模分别为1469亿元、2137亿元。其中辽宁、山东、贵州等区域规模领先,亦属于拿到置换债相对较多的区域。
第二轮债务置换(2020-2022年):2020年末,地方政府开始重点推进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部分再融资债可用于偿还存量债务。2020-2022年,试点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共发行1.04万亿元。
各省发行再融资债置换隐债的高峰在2021年,规模超7500亿元;对应城投债的提前兑付在2021年有一个小高峰。
第三轮债务置换(2023年10月以来):2023年10-12月,各省特殊再融资债密集发行;截至今年9月,共计发行超1.50万亿元,其中今年1-9月年发行节奏较缓。2024年10月以来,特殊再融资债再度接续发行;截至11月4日,10月以来发行超2400亿元特殊再融资债。
此轮置换中城投债提前兑付的响应速度较快,对应城投债提前兑付在2023年10月-2024年1月有集中式的明显增长。
结合几轮债务置换的历史背景,我们观察拟提前兑付的城投债有何特点。行政层级的分布上:
(1)整体来看,地市级居多,占比达44%,其次是区县级,省级及直辖市级占比很少。
(2)在2017-2018年的第一轮债务置换期间,地市级占比过半;而进入第二轮债务置换,重点进行建制县试点化解,2021年区县级占比明显提升,地市级占比下降。
(3)在2023年的提前兑付高峰中,亦是以地市级占主导。
主体评级的分布上:
(1)整体以AA级为主,AAA、AA-及以下占比均较低。
(2)2015-2016年以资质较好的AA+为主,自2017年起AA级平台占主要地位,且在2020-2021年占比有阶段性上升,或亦与建制县置换的背景相关。
(3)2022年以来,AA+主体拟提前兑付的占比提升,拟提前兑付的主体整体资质有上移趋势。
票面利率分布上:多数债项集中在6-8%的票面利率,发行人倾向于提前偿还高票面债项。提前兑付的兑付价格通常有以下3种类型:面值、面值+补偿、中债估值净价。整体来看,以面值、中债估值净价兑付的占比相近,但其中各时期存在分化:
(1)2017-2018年,以中债估值净价兑付为主流,其次是面值+补偿,而仅以面值兑付的占比较低,在10%或以内。
(2)而后,自2020年起,以面值兑付成为主流,占比高达7成左右,以中债估值净价兑付的比例明显降低。
尤其是2023年的高峰期,面值兑付占比79%,面值+补偿、中债估值净价分别占6%、11%。
作为持有人,应当如何考虑提前兑付事件?
若选择持有至兑付,提前兑付事件影响的盈利/亏损主要取决于买入价格及兑付价格;若选择不持有至兑付,提前兑付事件影响的盈利/亏损主要取决于买入价格及债券价格在决议公告后的波动。
买入价格则需分溢价、折价两类来讨论:
(1)买入价格为溢价:价格波动上,提前兑付会使得债券价格快速向面值收敛,导致亏损。兑付价格上,若以面值兑付亦造成亏损,若以中债估值净价或面值+补偿形式补充,则可能弥补。
(2)买入价格为折价:价格波动上,债券价格向面值收敛可产生利得。兑付价格上,若以面值或面值+补偿形式兑付,则亦有利得,若以中债估值净价兑付,则不一定。
我们以拟提前兑付债项公告前7日(交易日)的中债估值净价的均值为判断基准,辅助观察兑付价格类型的分布:
(1)折价债券绝大部分以面值兑付;
(2)溢价债券绝大部分以中债估值净价兑付,其次是面值,再次是面值+补偿。
对于溢价和折价债券,兑付价格类型的分布有所差异,其中亦可窥见发行人与持有人的博弈。
进一步到分年度的情况,与上文讨论的兑付价格类型的变化趋势相近,溢价债券的持有人在2017-2018年得到了较好的兑付价格,中债估值净价、面值+补偿两项占比约9成。2020年后,溢价债券以面值兑付的比例激增,总体上仅3-4成拟以中债估值净价或面值+补偿兑付;2023年尤为明显。结合决议通过情况来看,拟以面值兑付的溢价债券未通过及取消率明显较高,合计达26%,以面值+补偿、中债估值净价的溢价债券通过率分别高达96%、91%。持有人是否同意提前兑付,除了以上因素外,亦需综合考虑继续持有的信用风险、提前兑付后的再投资风险等,结合兑付价格、市场环境、发行人资质等综合决定。
面对或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提前兑付高峰,我们可重点关注上文提到的两类债券,一是溢价且拟以面值兑付的债券,二是折价且拟以面值或面值+补偿兑付的债券,以史为鉴,关注其中的危与机。其一,持有人溢价买入且拟以面值兑付的债券,持有人或面临亏损,即为“危”。
梳理2015年以来各年各省溢价且拟以面值兑付的债券,主要集中在2023-2024年,如贵州、黑龙江、广西、浙江、湖南等省份。
省内分行政层级来看,主要在贵州省本级,重庆区县级,黑龙江及广西的地市级,以及浙江、湖南、江苏的区县级。其二,持有人折价买入且拟以面值或面值+补偿兑付的债券,持有人或有盈利,即为“机”。梳理2015年以来各年各省折价且拟以面值或面值+补偿兑付的债券,主要在2023年的贵州及湖南、2022年的云南、2020年的辽宁等区域。省内分行政层级来看,主要在贵州国家级园区级,云南省级,黑龙江地市级,以及辽宁、湖南、山东等区域的区县级等。1、城投口径偏差。本文所采用的城投口径系非传统产业类的广义城投口径,较传统意义上的城投,口径更为广泛。2、部分数据缺失所导致的偏差。部分债项提前偿还净价数据缺失,或会导致相关指标计算有偏差。3、宏观经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区域及平台评价的主观性。注: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金卓讯的文章,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人生总有错过,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下载金卓讯app,解锁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