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永宁寺塔基遗址出土的泥塑佛面像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本版图片均为洛报融媒记者拍摄)
回洛仓的铭文砖、含嘉仓的炭化谷粒、定鼎门的骆驼蹄印、新安汉函谷关的瓦当、汉魏洛阳城的泥塑佛面像……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似乎难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在千年古都洛阳,它们因为一段路、一条河汇聚于一座城,共同展示着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今年是丝绸之路和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随着丝绸之路与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洛阳作为唯一的“双申遗”城市,受到世界瞩目。
十年来,洛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持续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优势。路与河穿越千年,在这里激荡起恢宏的“洛阳交响”。
1 全国唯一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在此联通
驼铃声声、胡商云集,帆影绰绰、舟楫往来,在千年前的隋唐盛世,这是独属于洛阳的璀璨与繁华。
公元73年,东汉王朝派班超出使西域。他苦心经营31年,恢复和巩固了东汉对西域的统治,断绝58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班超派出属将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直达波斯湾,大大扩展了丝绸之路的范围。
东汉之后,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均以洛阳为都,洛阳一直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达到空前繁荣,数以万计的胡商来到洛阳定居。同样是这时,华夏大地以洛阳为中心,延伸出一抹蜿蜒的蓝色。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诏:“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的隋唐大运河全线告竣。
纵观历史,洛阳是丝绸之路与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唯一的交汇点。每一处遗产点,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文明的火种。
跨国申遗的丝绸之路在全国共有22处遗产点,在河南的4处遗产点中,有3处在洛阳,简称为“一城一门一关”,即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和新安汉函谷关遗址。3处遗产点类型不同、时期不同,是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历史价值的集中体现,突出反映了洛阳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价值和特点。而作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的含嘉仓遗址和回洛仓遗址,是隋唐大运河沿线的重要粮仓,有力地见证了隋唐时期中国南北漕运的兴旺发达。
正是历史的选择,让洛阳在千年后成为举世瞩目的“双申遗”城市。从此,洛阳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达到3项6处,成为国内少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市。
2 保护展示 文化遗产从地下“走到”地上
千年前的“国家粮仓”什么样?走进洛阳仓窖博物馆,原址保护展示的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真实再现了曾经的恢宏布局,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见证运河漕运兴衰的时间之门。
回洛仓遗址总面积约5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如今,遗址上建起了大跨度的钢架保护棚,内部设计有上下两层玻璃参观通道,站在通道上,可“凌空”俯视已发掘的4座仓窖。在保护棚外,还展示有复原后的回洛仓城南北城墙和内部的十字形道路,并用一个个绿篱圈标记了已探明但未发掘的仓窖所在位置。在入口广场与仓窖遗址之间,建有高出地面约1米的眺望平台,供游人了解仓窖在仓城内的整体排列。
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的含嘉仓遗址,如今已被打造成环境优美、古色古香的展示区。考古勘探结果显示,完整的含嘉仓城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仓城东南角有漕运码头与瀍河、洛河相通。由于遗址之上分布着密集的住宅和道路,因此目前仅展示了一座内涵最丰富的仓窖——160号仓窖。仓窖内出土的炭化谷粒、铭文砖,成为揭示古代仓窖制度变迁的珍贵密码。
“申遗成功后,经多次改造提升,曾经半开放的仓窖遗址,如今已面向公众全面免费开放。”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研究馆员聂晓雨曾负责回洛仓、含嘉仓的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在他看来,原址保护展示将考古发掘、科研保护、旅游观光融为一体,让参观者在视觉震撼中能更强烈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和吸引力。
“没想到能看到汉代的墙基!”在新安汉函谷关遗址新建的关城东墙保护展示厅内,经过考古发掘的夯土城墙及其周边分布的台阶、马道、水渠、水口、护堤等配套设施,以露明展示的方式描摹出历史的血脉筋骨,常常引起参观者的赞叹。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所长郭佳伟介绍,为更好地向公众展示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先后实施了本体抢险加固、关城东墙保护展示等多个项目,最大限度保护了原有的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
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内,同样可以看到千年前的门道、墩台等遗迹。遗迹之上,复原展示的定鼎门和天街,如今已成为市民、游客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聚集地。古老、活力、健康、时尚正在这里碰撞,展示洛阳独特的城市魅力。
在汉魏洛阳城遗址,考古发掘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同步推进,借助地面模拟、植物标识、露明覆罩等方式,北魏永宁寺塔基、铜驼大街、西城墙等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相继完成,遗址空间格局被层层揭示。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洛阳,随着一处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从地下“走到”地上,一幅文明传承发展的历史长卷,正展现在世界面前。
3 活化利用 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要充分释放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静态的保护展示远远不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晓军表示,围绕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文物保护部门正进一步探索更多元化的可能性,让世界文化遗产可感、可见、可知、可参与,给公众带来美的享受与精神力量。
“穿越千年运河,体验一粒米的漕运之旅。”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互动体验展区“一粒米的漕运之旅”是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打卡点”。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一粒米从征收、运输到归仓的全过程,还能在“城与运”的沉浸式环幕影片中畅游大运河沿线城市。
当前,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全面展开。位于洛阳的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运河文化研究与展示基地。“依托新时代大运河考古的重要成果,我们尝试借助新技术、新方式等,让更多人走近、了解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曹岳森表示,游客在该博物馆除了观赏文物,还可以解谜、看戏剧、玩游戏,历史在与游客的“零距离”互动中越发生动。
“泥土的记忆”“神秘的考古”“穿越汉代,如何通‘关’”……在新安汉函谷关遗址,丰富多彩的特色研学课程,涵盖参观游览、场景体验、传统游戏、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让文化遗产在孩子们眼中“活”起来。下一步,这里还将增加剧本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带领游客深度探寻丝路关隘的“前世今生”。
计划于今年10月建成开放的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将成为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又一个窗口。洛阳汉魏隋唐都城遗址保护中心主任吕劲松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该博物馆将坚持展陈理念创新、运营模式创新、文博业态创新,注重体现新文旅理念、沉浸式体验,通过剧场式展示、故事化讲述,实现文物和体验场景有机融合,让游客特别是青年游客在与历史对话中坚定文化自信。
4 开放合作 谱写文明交流与传承新篇章
千百年前,路与河交相辉映,将开放包容写入洛阳的城市气质。千百年后,叮当作响的驼铃沉寂,舳舻相接的盛景不再,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洛阳充分发挥区位、文化、产业优势,深度拓展“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新空间,谱写文明交流与传承的新篇章。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通过主办、承办、参与境内外展览,十年来,洛阳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丝绸之路沿线民族交流、文化融合、文明互鉴的壮阔历史,探索构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新模式。2018年,洛阳被确定为世界古都论坛永久会址,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世界古都论坛,有力推动了世界古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推进,洛阳考古走出国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谱写文明交流新篇章贡献力量,也成为我国境外考古的一张金色名片。自2017年以来,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同国内考古机构、高校等在蒙古国和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开展多项联合考古工作,截至目前共进行了10余次考古调查和发掘,为研究丝绸之路、匈奴王庭、大宛古国、大月氏人等作出重要贡献,也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更多生动的历史细节。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践行者,如今,洛阳的对外贸易“朋友圈”已扩大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洛阳制造”“洛阳力量”“洛阳智慧”在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闪耀。
路与河的历史回响,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在薪火相传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洛阳正奏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
转自:洛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