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作为当今临床常用的一首经方,关于龙胆泻肝汤出处的争论一直存在,但目前仍无定论,当今广泛流传的龙胆泻肝汤出自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10味药物组成。
其主要功效是“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其组方严谨,疗效显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外科、皮肤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骨科等在内的临床各科湿热证型。中医学认为,肝主藏血,主疏泄,肝之疏泄功能失常,郁而化火,易致肝胆之火上炎,而肝经上巡阴器,绕小腹,下焦湿热下注,易出现皮肤病及性病疾患,因此龙胆泻肝汤在皮肤病的临床应用中清热利湿泻火之效显著,堪称一代名方。
龙胆泻肝汤在皮科的应用
龙胆泻肝汤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病毒、细菌感染)、过敏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神经精神障碍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等多类皮肤病,根据患者不同症状、体征、舌脉等辨证,在龙胆泻肝汤基础上加减,疗效较好。
1
感染性皮肤病
如带状疱疹、水痘等。二者皆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且二者临床表现皆有水疱,水疱辨证以湿热或热毒居多,湿热者,又分湿与热两端。热偏重者,在龙胆泻肝汤基础上,酌加清热解毒之剂,如金银花、马齿苋、大青叶、板蓝根等;如湿偏重者,因脾主水湿运化,在龙胆泻肝汤的基础上,酌加祛湿健脾之剂,如白术、薏苡仁、茯苓等。两病虽为同一种病毒感染所致,临床表现均有水疱,但在辨证的同时,亦应注意辨病,且要抓住每个疾病本身的特点。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2
如银屑病。很多皮肤科医家治疗银屑病辨证主要以血热、血燥为主,治疗方法为清热凉血、润燥止痒等。但银屑病除了血热、血燥、血瘀等病机外,湿热病机亦不可忽视。银屑病常反复迁延难愈,或虽有缓解期,皮损消退,但每遇外感、情志、饮食不节等诱因,可再发病。患者易感湿热之邪,或湿热之邪长期潜伏患者体内,以致银屑病反复发作,且随着病程的进展,湿热病机演化愈加复杂,进而影响疾病的预后。
3
过敏性皮肤病
阴囊湿疹为常见特殊部位湿疹之一,因部位特殊,局部潮湿不透气,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湿邪常贯穿阴囊湿疹整个病程,其含义有二,一为湿邪黏腻,病程反复漫长、病势缠绵难愈,或夜晚痒甚,虽无水疱、渗出、糜烂等,当辨为“无形之湿”;二为《灵枢·经脉》方:“足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阴囊为足厥阴肝经所属,糜烂渗出明显者为“有形之湿”,根据经络当属肝胆湿热。
参考文献
[1]章汉卿,高斌,徐凯,等.龙胆泻肝汤方义阐释及在皮肤病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10):129-131.
[2]王文鹤,王宁丽,刘学伟,等.龙胆泻肝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2020,40(08): 1231- 1234.DOI:10.16367/j.issn.1003-5028.2020.08.0311.
作者:崔勇教授科普团队
本篇执笔:周晟媛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