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嘲笑马保国,而我看到的是整个中国武术近代史的悲哀

美体   2024-09-08 19:00   广东  

2020年底新媒体什么最流行?“我大E了,没有闪!”“耗子尾汁”“松果弹抖闪电鞭”“年轻人不讲武德”可以说只要是有互联网有交集的人就肯定知道,甚至成了年轻人的口头禅。这些流行语都出自一个极为小众的圈子的69岁老人——马保国。


 


马保国所在的圈子就是中国最为人熟知,却最为神秘,近年被严重妖魔化的传统武术圈。

 

建国后中国传统武术的必然没落

 

世界各国得都要打架,打仗,打仗总结出来的经验,技术,成为了各国的传统武术。进入热兵器时代,以及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现代,各国传统武术都进行了转型。拳击、泰拳、柔道、空手道、跆拳道,各家有各家的成功之处。而中国传统武术却选择了自己独特的败局……

 

建国后,“1949年,蒋介石政府退守台湾之前,曾以为短时间内可以反攻大陆,为此他们布置了一批特工人员潜伏在大陆各地,准备里应外合,特务中的一部分隐藏在一些会道门当中,或者本身就是帮会成员,由于当时的武术组织全部是民间自发的和各种会道门帮派鱼龙混杂,短时间内难以梳理清楚,为谨慎起见,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政府对武术实行暂时收缩,加以整顿的方针。”(《体育人间》央五)

 


1956年,国家才将武术正式作为体育项目进行“有控制的发展”(《体育人间》央五),成立武术协会。同年负责国家领导人身体健康的“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成立。

 

19586月全国武术评奖观摩大会上,国家第一届武协主席李梦华称“今后谈到武术的价值时,不必强调自卫应敌等等,而应该强调他对人民健康的作用,因为增强人民体质就是对国防有益,对生产有益,即便是练习枪、刀、检、棍,也不应理解为战斗武器,而应理解为运动器械”。

 

自此奠定了中国新时代武术的功能是锻炼身体和表演,而不是实战技击,习武者不需要以自卫应敌的能力来判断水平,而是用套路观赏性来评判。

 

19597月,太极拳名家李经梧调任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拳师,同年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武术裁判工作。至此,太极拳作为国家一级的健身养生拳法,和套路武术代表拳种地位得到了确立。



这时,马老师出生了。

 


武侠热、少林寺热、气功热



经过了十年浩劫,大众的精神世界处于极度的空虚之中,逐渐开放的社会给大众带来了和传统评书截然不同的新派武侠作品。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作品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新派“融合仙侠的武侠”(徐浩峰语)世界的设定开始深入人心。

 

但武侠作品毕竟是文字虚幻的东西,远非视觉的冲击能比拟。


 

1982年这样的一个冲击来了,《少林寺》的热映迅速掀起了全国年轻人学习套路武术的热潮,动作舒展潇洒的套路武术动作变成了武术的标准,年轻的男孩争相上少林寺学艺。社会上也掀起了习武的热潮。

 

同时掀起的还有“气功热”,前文提到过我国第一所高干疗养院就冠名以“气功”,可见“气功”在我国有深厚的底蕴。加之当时的国际局势,和高层的推动(1986年成立的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由张震寰将军任理事长,钱学森教授任名誉理事长)一时间全国上亿人习练气功,“气功大师”受到明星一样的礼遇和追捧。随处可见的气功医疗院、气功表演会,气功表演甚至登上了春晚。



这种环境下,传统武术也深受影响,练武术必须有带“气”,和气有关的太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也就格外受人追捧。当时最典型的人物就是海灯法师,兼容了少林寺的名头和气功的内容,使得他成为了当时媒体追捧的明星,各种报道和文艺作品层出不穷。

  

武术方面艺术作品和现实的关系,一般遵循着双向影响规律。看武术作品的人,在现实中见到武术相关的事物可以对其的认识进行修正,当这个人有机会去创作作品的时候,会根据现实进行修改,创作新的作品。

 

国外的各种格斗题材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例子:没有观众看完《勇士》会长久认为MMA比赛胳膊脱臼了还会继续,裁判和场医都如失明般存在,因为他们能看到真实的MMA比赛。

 

而中国的观众看荧屏上潇洒舒展、飞天遁地的动作片;走入赛场看武术套路运动员和电视上一样潇洒舒展的比赛;公园里气功大师一发功一群人东倒西歪。有朝一日他创作出的作品,肯定充斥这这些内容,比如《少林寺》主演于海老师的《通天长老》。

 

这时,马老师已到而立之年,开始在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读本科,家学武艺有成,开始深造内家拳。

 

散打到舶来品涌入


1978国家体委领导研究《关于开展武术散手运动的报告》后提出:“可积极、稳妥搞试点”,开启了中国传统武术实战对抗之路,这条路足足比套路武术的诞生晚了22年。



开始时散打由各地自己牵头组织,规则各异,没有体制内运动员,均由各门派习练者参加。最为网友熟悉的就是四川蓉城,无拳套,不击打头部的比赛;此外体制内运动员还组织过着衣,带分指拳套的比赛。

 

最终,1989年正式出版了《武术散手竞赛规则》,确定了散打的比赛规则。如果至此,散打只是给传统武术一个对抗的比赛规则,作为评定段位的标准,就像传统空手道的“寸止”。从空手道、跆拳道的经验来看,中国传统武术或许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986年四川蓉城传统武术擂台赛

 

但同年国家体委武术处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中国散手》技术标准,成为体制内散打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教材。这样散打正式成为了脱落传统武术,成为有独立技术体系,由国家出资支持的流派。

 

散打运动在2000的半商业赛事——“散打王”时期走到巅峰,这个冠名“武术”对抗的项目开始为大众熟知,但经历了数十年武术艺术作品洗礼的广大群众,无法接受这是他们心中的武术,觉得这个光膀子带拳套的项目还是跟西洋拳击血缘更近。



这段时间还出现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情况,为了弘扬民族精神,经常组织散打对战外国搏击项目。几乎是散打打谁,谁就能打开中国民间市场。散打最常打的就是泰拳,泰拳的巨幅招生广告就挂上了太极拳之乡邯郸的街头;散打没事打打空手道、跆拳道,老百姓就被帅气的道服吸引,纷纷送孩子去学。

 

随着搏击比赛越来越多,传统武术能不能上擂台打,开始成了很多武术看客的疑问。此时的传统武术早已彻底脱离擂台,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心理上都开始活在自己的臆想中,面对此类问题,说得最多的就是:“传统武术是杀人技,出手就死人。”

 

这个时期太极拳却在急速发展,健身养生,威力巨大不轻易示人。靠着东方的神秘面纱漂洋过海。很快成为了世界习练人数最多的中国拳种,而且没有第二。

 

这时,马老师跟随儿子去英国陪读,融合形意、太极,开始了在英国扬名立万的生活,收徒无数。

 

从武林大会到体验真功夫


2007年,为了助力2008年中国武术入奥,中央五需要推出一档以武术为核心的大型栏目。最终,和传统武术名家韩建中、潘小杰素有合作的中视体育公司的“武林大会”,以“传统武术实战技击”的特色从众多策划案中脱颖而出,开启了一个传统武术的新时代。

 

节目成立之初,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方向——提炼传统武术中特色(好看)的技术,培养职业运动员,组织职业联赛。后来从各个门派赛到“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基本贯彻了这一思路。

 

整个武林大会呈现的效果,基本上是让大众无比失望,由于规则限制和绝大部分参赛人员根本没有经过系统对抗训练,被观看者称为“中国传统武术等于胖子摔跤”“中国传统武术等于胖子摸胸”。



这时当年不遗余力吹捧气功和武术大师的媒体又跳了出来,开始故作高深地批判传统武术,把传统武术贬低得一文不值。

 

武林大会的结局很奇葩,2011年正当WMA联赛顺利进行的时候,一个刑事案件(焦虎林案)让运作公司改组,武林大会变成了播搏击赛的僵尸节目(中央电视台所有节目的上下要经过台编委,上不容易,下也一样)。

 

央五一波操作之后,2015央四更换角度和呈现方式,推出了自己传统武术节目“体验真功夫”。有了武林大会的前车之鉴,“体验真功夫”自称“富于纪实感、趣味性的拍摄手法,融互动实战、文化访谈、史料探秘于一炉”,实际其中后期核心理念就是:把所有文艺作品中的武术内容,通过节目进行接近现实的还原。打外国大力士、各种传说的神功层出不穷,让传统武术人咬牙切齿,让吃瓜群众如痴如醉。

 

这时,马老师镀金归来,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开宗立派“浑元形意太极拳”,自立为掌门人,开馆收徒,出书《我在英国教功夫》《尚济形意拳练法打法实践》,发宣传视频,开始新老媒体的宣传。

 

划时代的徐雷之战


2017427日,这绝对是要载入历史的时刻。北京什刹海出身的现代搏击教练徐日尧冬;和同样在什刹海短训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后投身太极健康行业,登上“体验真功夫”栏目的雷雷,发生了一场同门相残。

 

很快啊,比赛很快,只有20秒,太极大师雷雷倒下了,而其后的影响却一发不可收拾,持续至今。

 

雷雷是一个在央视媒体露面的传统武术的实战派(节目中有大量其比武取胜的段落)轻壮年大师,可以说在大众心中他就是那个走进现实的武侠人物。他如此轻易地倒下,扯下了传统武术出手必杀的遮羞布,粉碎了太多看官和爱好者的心。



据说,有在海外教太极的宗师级人物回国谈及此事说,“这场比武打掉了几个亿的太极产业”。


cctv4体验真功夫


这次比武之后,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形成了“传统武术必败自由搏击”的政治正确,传统武术的新闻必须是被自由搏击摩擦,只要是传统武术败了,肯定是被自由搏击打的。

 

整个搏击圈子,开始了和国外截然相反的炒作发展之路。

 

国外各种赛事都在渲染对战双方的实力强大,让观众观看一场两强相争,老虎对狮子的比赛。而国内开始了职业运动员打“传统武术大师”的怪圈,比赛结果毫无悬念,看点在于“传统武术大师”在台上如何不堪,如何被打得毫无尊严。今天的网红约战职业运动员,可以说是这种比赛模式的延伸。

 

这时,耳顺之年的马老师觉得属于自己的时代来临了!

 

马保国的破圈之路


马保国能走到今天冲破所有定律,秒杀一切卖艺、卖颜、卖肉的网红,而且如此持续发酵,比肩二线明星,秒杀三四五六线明星的战绩,绝非一日之功。

 

大学本科毕业的马老师,和同龄人相比更能跟上时代,抓住热点。



早在成名前,就开始出书,出视频。尤其是视频,紧跟热点。当破裸绞流行的时候,马老师录制了唱着歌破裸绞;当约战徐日尧冬流行的时候,马老师举旗出战,乌龙收场,并且对着镜头大念无德经;高调和职业搏击手“比武”,收对方为徒;但热度不再的时候,马老师不顾眼睛肿胀,声讨“年轻人不讲武德”;当自己被套路,对手从老头换成中年人(特别提醒马保国对手为形意拳习练者,非无良媒体说的自由搏击爱好者)被打得倒地不起,依然发微博报平安,不久又出席活动和方丈过招。加之他每次发言有带着发自内心的坚定和自豪,用这样的素材做出的恶搞作品,能完美诠释——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定义。


在马老师的坚持下,在古稀之年的终于从一个常年坚持练习传统武术的老年爱好者,成为了所有新媒体使用者的娱乐偶像。

 

未来的困局



马保国破圈了,大家都在笑他明明毫无实战能力却坚称自己为掌门,又创造出武侠小说般的“闪电五连鞭”,明明被打还要说“传统功夫点到为止”“年轻人不讲武德”。这样的人传统武术圈里少么?不少,反而很多,只不过大多数没有马老师的新媒体运作能力,曝光度低,作品少罢了。

 

回到文章开头,当传统武术被改造成“不必强调自卫应敌等等”时,马老师的出现就已成定局。没有对抗的传统武术项目最终只会走向神秘化。

 

不光中国如此,世界各地没有对抗赛的传统武术都会出现大仙,日本闫芳合气道的柳龙拳大师就是最好的例子。任何一个走进现代的传统武术,只要有对抗规则,无论烈度高低,是绝不可能出现大仙的。拳击、空手道、跆拳道、剑道、击剑无不是如此。

 

中国传统武术的去对抗化发展走到今天,马保国的出现可以说达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另类高潮。等这次事件过后,中国传统武术下一代的传承将雪上加霜。


来源:功夫史

罡风防身格斗技巧
街斗知识、男女防身格斗技巧、遭遇歹徒安全防卫,我们只科普针对普通人的安全防身格斗技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