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出版《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论述摘编》分8个专题,共计217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5月期间的报告、讲话、演讲、谈话、贺信、回信、指示、批示等130多篇重要文献,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能源领域的原创性贡献。重要论述着眼“两个大局”,根植中国大地,深刻阐明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科学回答了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的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等一系列理论和时间问题,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
望广大职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刻领会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好、运用好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之一
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32-33页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二〇一三年年会的贺信》(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5-6页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就是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目前,世界上普遍把节能视为比开发更为优先的能源来源,称为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之外的“第五能源”,这个理念值得推广。“十一五”以来,我们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加大节能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还有巨大潜力。我国能源资源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大力度,促进粗放浪费型用能方式向集约高效型用能方式加快转变。我们对控需和节能已经作了部署,但落实不到位、手段不够硬、方法不完善。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5页
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我国能源利用方式粗放,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消费总量过多。国家统计局统计,二〇一三年能源消费总量为三十七亿五千万吨标煤,但各地统计数汇总结果可能远大于这个数。我国能源消费量占到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二,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百分之十一点五。这就是说,我国单位能源产出效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敞开口子消费能源,不仅我国资源、环境不可承受,全球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如果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每年就可以少用一半能源。节能即减排,少用一半能源,就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PM2.5排放。
有人担心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会影响发展,这大可不必。过去,我们不太注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太注重能源供给的可能性和可持续性。这种观念和做法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了。我们当然要继续发展经济,但要根据能源资源禀赋、通过能源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改善来带动经济增长。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形成提高能效、集约高效利用能源的倒逼机制。单位产出用能下降了,原来的能源消耗总量可以支撑更大经济规模,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可以提高。所以,必须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住,这是首要任务。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6页
要坚定调整产业结构。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高能耗、高碳排放特征,高能耗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工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的百分之七十,其中钢铁、建材、石化、有色、化工等五大耗能产业就占近百分之五十。调整产业结构,一手要坚定不移抓化解产能过剩,一手要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这两手都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当前,要把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作为重点。这个问题我讲过多次,不仅关系节能,而且关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宁可降低一点眼前的增长速度,以卸掉包袱、轻装前行。有材料反映,一些产能过剩行业还在扩张,请有关部门查一查,到底是地方政府的问题还是企业的问题?如果是地方政府支持或默许的,就要敲敲警钟了,不能表态是一套,干的是另一套。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严格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6-77页
要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如果说工业化是目前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那么城镇化则是未来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据测算,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会带动能源消费增加六千万吨标煤,其中建筑、交通用能是主体。二〇〇〇年至二〇一〇年,我国建筑能耗年均增长百分之九点一,建筑能耗已占到总能耗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汽车保有量超过一亿辆,二〇二〇年可能达到二亿辆,二〇〇〇年至二〇一二年交通运输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百分之八点九,占全国石油消费量比重从百分之二十八点四上升至百分之三十七点四。我国建筑、交通方面节能还很滞后。建筑面积增长很快,但节能建筑仅占既有建筑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三,而且这个节能标准还只相当于欧洲二十年前的水平。二〇一二年,我国汽车百公里平均油耗为七点四升,比欧洲高近百分之四十。要高度重视城镇化中的节能工作,以推进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镇化为主线,在宏观上促进城市合理布局,在微观上调整城市形态,发展紧凑型生态城市,提高建筑和汽车节能标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7-78页
要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不仅要成为政府、产业部门、企业的自觉行动,而且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奢侈浪费之风也开始起来了,特别是“土豪”式的生活方式,纵欲而无节制。有的人觉得住上大别墅、开上豪华车,一掷千金,醉生梦死,人生价值就实现了。看看越来越多的大排量高档汽车,越来越多的高档饭店、豪华会馆、洗浴中心,越来越多的大吃大喝、杯盘狼藉,看看一些地方热衷于建设的大广场、大马路、大草坪、大剧院、大灯光等,要用多少能源呀!对这种奢侈炫耀、浪费无度的消费行为要进行制约。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8页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快发展。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了。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27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就是一项硬措施。这就是说,既要控制总量,也要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的强度。这项工作做好了,既能节约能源和水土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也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2015年10月26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01页
来源|《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
供稿|工会办公室
编辑、发布 | 办公室(党办、董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