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
BIGDATANEWS
资讯 | 动态 | 通知
国家数据局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了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案例涉及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生态文明等领域,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和成效。从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发布,以供学习借鉴。
案例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
推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面临地域广阔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分散建设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缺乏统筹资源效能发挥不充分等多重挑战,亟需通过创新性解决方案予以突破。内蒙古自治区从构建统一政务云资源、延伸统一政务网络资源和强化统一政务安全资源等方面着手,通过统筹纳管、融合创新的方式破解难题应对挑战,全面提升数字政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图1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一朵云”
一是整合政务云资源,构建智能监测管理全区各类政务云节点的政务“一朵云”。兼容纳管全区28个政务云中心,动态掌握3675个计算资源、34703个虚拟资源运行情况,有效提升资源使用效能。建设政务云统一密码服务平台,支持多中心管理、跨中心调度以及双活备份,为自治区本级500余个业务系统统筹提供密码服务,在线监测展示密码服务情况,全面提升政务云安全防护能力。不断补强灾备服务能力,建成自治区政务云本地、同城和异地容灾备份中心,为重要政务系统核心数据提供灾备服务,平均周备份数据量2569TB,灾备资源总容量达12938TB,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
图2 内蒙古自治区电子政务外网“一张网”
二是延伸政务网络资源,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应接尽接、覆盖全区的政务“一张网”。整合迁移部门专网,破除网络壁垒,确保各级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畅通。统筹建设全区电子政务外网主备骨干网络和双管理中心,横向接入9191个各级政务网络使用单位,纵向覆盖14个盟(市)、108个旗(县、区)、1130个乡(镇、苏木)、7614个村(嘎查、社区),通过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平台实现统管,平台接入率已达74.6%。高效的政务网络为政务应用延伸服务基层提供了保障,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率和接入能力显著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更加便捷和公平,提高了基层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图3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云统一密码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推进政务外网和政务云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更加顺畅,行政审批流程日益简化,运维成本大幅下降,基础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实现基层“一表通”,覆盖4000余个部门,开通18000余个账户,归集基层报表11945张,梳理形成2866个共享数据台账,切实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负担,促进了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增强了数字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为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案例单位: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辽宁省数据局
随着“数字鞍钢”建设逐步推进,鞍山钢铁有限公司钢轧全流程智能工厂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数据标准不一致、接口传输不标准等问题,无法形成有效数据共享和数据服务,数据质量有待提高,数据安全仍需进一步加强。
图1 鞍山钢铁“1+N”大数据服务平台
鞍山钢铁按照“统筹管理、标准一致、共建共享”的总体思想,遵循建立“统分结合、分级管控”的钢铁流程大数据体系,从数据组织体系建设、数据制度体系建设、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大数据平台建设、全工序数据融合、数据共享服务建设和数据要素深化应用建设7个方面统筹推进,基于“一套大数据运营治理体系”和“一个工业互联网生态平台”,构建技术架构统一、数据互联互通的“1+N大数据平台”,以多基地共享数据资源汇聚、规范数据资产管理、深化数据融合创新、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实施数据融合应用、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着力提升数据应用水平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数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赋能鞍山钢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全面实现数据要素资源有序安全管理、资产明晰、标准一致的大数据体系,实现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有序安全管理、有机汇聚融合、有效开放共享和智能分析应用,实现数据要素管理、流通、应用全覆盖。通过组织、技术、模式的全流程创新与实践,实现了数据的有机汇聚、有效治理、共享开放和价值实现。
图2 决策支持系统例图
钢铁流程大数据体系的建立,有效消除了“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有力推动公司内外部数据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高效协同。基于“1+N大数据平台”,按需开展数据入湖,共采集元数据41637个,自动采集率达到91.4%,基本实现数据要素有效流通。基于平台构建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采购结果审批周期同比缩短10%,合同执行率平均值同比提高2.3%,行业内实现了按日进行成本计算,每月结算时间同比缩短20%。
图3 大数据质量管控系统
案例单位: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兴起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前进,建设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必然趋势。吉林省加快在农业农村领域探索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吉农云”“吉农码”“数字村”“数字社”一体化建设,以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协调高效发展引领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发展。
一是贯通五级建平台。近年来,吉林整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汇集融合多元社会服务资源和数据,建设吉林省农业农村资源数据中心,包含75个数据库群,数据总量达到20TB。建设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吉林省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以下简称“吉农云”),现已完成13个子平台和32套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行,基本覆盖农业生产、农村经营、农民生活和乡村治理各环节,实现了多套数字系统融合贯通、多维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平台累计服务1750万次,发布农业技术微视频4000余条,气象信息短信群发2亿条次。
图1 “吉农云”平台
二是全省上下一盘棋。通过探索实践,吉林设计“云·码·村·社”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一体化解决方案。即在“吉农云”平台架构支撑下,开通“吉农码”手机小程序,为农民提供专家咨询、价格行情、就业医疗、金融保险、产销对接、教育培训等全方位社会化服务;进行“数字村”改造,实现村务党务、乡村治理、农村经营、乡风文明等数字化管理;引导合作社开展“数字社”升级,整合社会化资源,开展全链条一体化运营。目前,“吉农码”用户已发展到227万,实名注册用户达48.9万人,全省累计改造“数字村”578个,到“十四五”末有望达到3500个左右,传统农民合作社转型“数字社”已完成前期试点运行并稳步开展规模化推广。
图2 “云·码·村·社”系统功能架构图
三是培育主体拓场景。坚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要突破口,通过集中打造、示范带动,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向上争取1.01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促成6个项目在吉林落地实施,打造了一批数字农业示范样板。省级财政出资2000万元建设32个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打造了一批覆盖大田种植、园艺特产等产业的智慧农业头部主体。
图3 “数字村”应用系统
截至目前,吉林采取的“企业先投建平台、政府少投购服务、主体微投促转型”建设运营模式,有效减少了政府投入,节约一次性投入50亿元、年运行费4.9亿元。同时,通过提供农业技术服务集成、智能装备应用集成、农机作业服务集成和金融、保险配套集成,有效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实现生产效益提升。通过节约成本,四平市铁东区小塔子村集体合作社年增收近60万元,村民户均增收近1200元。
案例单位:绥化市智慧农业发展中心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数据局
农业生产托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黑龙江省绥化市作为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托管耕地面积近1500万亩,农业生产托管组织面临科技投入不足、管理方式落后、服务不透明、贷款难、托管补助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此,绥化市农业农村局、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联合成立专项小组,积极响应“数据要素×”“政策性农业保险+”,以“绥化市农业托管智慧链服务平台”为载体,实现了政企银保数据资源和业务资源整合,农业数据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显著提升。
图1 农业托管智慧链服务平台
一是构建智慧链服务平台。“绥化市农业托管智慧链服务平台”包括数据管理、农田管理、农户服务、补贴认证、定制农业和金融服务六部分,为托管组织及上下游提供了农田管理、农机管理、农资管理、合同管理、库存管理、溯源管理的一片“云”,为农业主管部门打造了种植结构、作物长势、灾损分析、产量预测的一张“图”,为产业链主体建立了“农业大数据+精准补贴+精准保险+精准贷款+精准订单”的一条“链”。
图2 农田管理App
二是深化数据归集共享。黑龙江2024年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信息化建设,绥化作为试点地区不断深化精准承保理赔和保险数据共享工作。本项目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托管补贴认证工作相结合,既实现了精准承保理赔,又为平台用户提供了零成本的农田监测能力。平台共归集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数据、农村土地确权数据、高标准农田数据、农机补贴数据等在内的11项政府数据,为平台用户提供了59项免费服务。
三是拓展增值服务,激发市场活力。绥化组织托管组织和托管补贴认证机构免费入驻平台,以平台数据作为托管补助资金发放依据,该举措既实现了托管补助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又解决了平台的市场推广难题。为进一步提高平台黏性,绥化利用平台开展定制农业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贷款产品、强化贷后管理,着力解决托管组织贷款难等问题。某托管组织入驻平台后贷款授信额度达到220万元,相比往年增加了175%。
图3 定制农业服务
农业托管智慧链服务平台对托管组织、委托农户、政府和托管补贴审验机构免费,收入来自为保险公司、银行、收粮企业和农资企业提供数据服务、测绘服务、遥感服务等,既解决了平台运营的资金问题,又实现了托管组织零投入数字化转型,对推进智慧农业的市场化运营和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单位: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
推荐单位:江苏省数据局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是全国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姑苏区坚持“中心+”“文化+”“数字+”策略,根据古城保护“续、多、新”要求,聚焦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下好“古城保护”和“民生服务”两手“关键棋”,让古老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图1 姑苏区CIM+数字“孪生古城”应用平台
一是以古城要素采集为核心,构建古城保护“一本账”。在全国首创开展“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对古城14.2平方公里内的传统民居、历史院落、古树古井等历史要素及人文典故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建立完备的“细胞级”古城建筑数据库,让古城保护有“数”可循。二是以数字孪生古城为基础,构建古城要素“一张图”。基于“古城细胞解剖工程”成果,打造“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完成姑苏区全域倾斜三维模型建设,全面汇聚古城各类要素资源,有效支撑古城保护数据需求。三是以数据要素开发为目标,共谋传承利用“一盘棋”。创新推出“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对具备活化利用条件的古建老宅进行线上推介,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保护。积极推动“元宇宙”技术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平江九巷”“云游姑苏”等产品,沉浸式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展示古城历史文脉魅力。四是以应用场景建设为根本,织密民生幸福“一张网”。创新开展数字社区试点建设,为部分独居孤寡老人家庭安装了“一键呼”、智能水表等物联设备3万余个,通过智能感知监测,24小时全天候回应民生服务诉求。
图2 姑苏区CIM+数字“孪生古城”应用平台
姑苏区依托“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汇聚的人口、古保、规划等数据和共性支撑能力,上线“活化利用传统民居一件事”,对不同建筑类型开展差异化管理,提升项目审批效率,截至目前已完成古建老宅活化利用96处,方向涉及总部办公、精品酒店、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累计产生经济贡献4.17亿元。依托古城丰富的文旅场景资源,利用数字技术、沉浸式演艺打造一批如“拙政问雅”等“文化+”消费新场景,激发假日消费新热点。
图3 姑苏区CIM+数字“孪生古城”应用平台三维场景
声
明
End
微信号|GuiYangBigData
我知道你有认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