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海林
回想背着行囊意气风发的从大学校园南下中建钢构报到入职的场景,至今已近13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若要问我,谈及这13年,我印象最深的事儿是什么?我脑海中首先冒出的便是“钢构人”和“《钢构人》”。
从2011年7月“入模子”,到2018年2月“离巢”,我在“老东家”工作了六年半时间,在“新东家”也正好接近六年半。“老东家”这六年半所带给我的种种,大到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小到一篇文稿的遣词用句,至今仍能在我身上找到种种鲜明的印迹,我想这就是钢构人这块“模子”带给我的财富吧,让我受益终身,也让我能够自豪地说“曾经铁骨,依然仁心”。同样的,担任《钢构人》编辑的经历更是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有了一点行走江湖的“手艺”,而且此后的职业发展几乎都与文字工作有或多或少的关联。
对于钢构,我是怀念的!所以我至今仍然关注着“小钢”们在公司总部和各区域公司公众号上的一篇篇推送,从丰富的图文片段中欣喜地看着公司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与进步,看着铁骨与仁心的动人演绎与持续传承。
对于钢构,我是自豪的!在任《钢构人》编辑期间,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便是“数高楼”,不断地更新我们“高大新尖特重”工程库,其中我尤为兴奋的是和我的搭档邓明(《钢构人》资深美编设计师,粗略估算有超过70期《钢构人》设计稿出自其手)一次又一次地更新中国城市天际线的建筑图集。那种时代建设者、见证者的自豪感激励着我,让我有了深切的使命感——与领导和编辑部同事一起去发掘、去讲述好钢构人的故事、中建钢构跨越发展的故事、祖国繁荣富强的故事,也让我觉得《钢构人》编辑这份工作是非常高大上的,值得我们为之倾注心力(一线的“铁匠”们巧夺天工般打造了诸多建筑艺术品,背后是夜以继日的努力。“文匠”们亦如此,好的刊物和文稿也需精打细磨,甚至绞尽脑汁)。
在2024年4月末的一个上午,深圳的雨季来得比往年更加凶猛且持久,一个新组建的微信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夺屏而出。定睛一看,是发榜总组建了《钢构人》“历任编辑”的微信群,把《钢构人》创刊至今的主要编辑都拉了进来,包括我这个“前钢构人”。发榜总开群即分享了好消息——深圳社科院拟编写深圳内刊史,邀请《钢构人》入编。伴随着风雨交加的嘶吼,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那些我与《钢构人》有关的日子,回忆的起点定格在13年前,反而让我暂时忘却了窗外的嘈杂,内心宁静了下来。
相遇:她成了我的“启蒙老师”。
2011年2月,我以一名实习员工的身份从武汉来到深圳建升和实习。之所以选择到深圳实习,是因为新员工群里有伙伴说深圳的发展水平越来越接近香港了,甚至有些方面正在超越香港,于是我萌生了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去见识一番的想法,并在实习分配中顺利得到了机会。彼时建升和还是钢构的二级企业之一,代表中建钢构承建了深圳诸多地标建筑。比如当时投入运营不久的深圳大运中心主体育场、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深圳京基100大厦、深圳证券交易所营运中心,这些在当时都是顶尖工程,足以看出建升和是颇具实力的。
我来的时机非常好,恰逢建升和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程之一便是新闻宣传培训,由时任《钢构人》主要编辑的蔡良浩担任讲师,他是我们“小编”们的前辈。依稀记得,蔡老师不仅以《钢构人》已刊稿件为案例分享了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及技巧,还着重介绍了《钢构人》的定位、栏目设置、稿件要求等。这是我与《钢构人》的第一次相遇。
后来,根据建升和公司的统一安排,我们同一批近10位实习生在机关工作了一周多之后,全部被派往项目一线实习,我被分配至深圳福田中心区的中广核大厦项目实习了近40天,这是我至今唯一的“工地生活”,也是非常珍贵和别样的人生体验。40天里,项目部没有大家习以为常的周末假期,也没有“早九晚五”,大家全部以项目为家,从早到晚、从月初到月末,都是一直扎在项目上。而且,由于项目地处繁华的市中心,很多大型构件的进场和吊装工作都是在晚上进行,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也正是那段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一线兄弟们的“铁骨担当”,同时也对钢结构项目的一些基础概念,诸如钢梁、钢柱、铆钉、高强螺栓、压型钢板、核心筒、塔楼、裙楼、悬挑、结构、吊装、防腐、焊接工艺等有了直观的认识。中建钢构是一个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硕果累累的平台,每年都会有一大批科创成果被鉴定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级别。作为“小编”,时常需要处理很多技术类的投稿,如果只是对来稿进行文字上的润色和微调,可能会错过很多还可以再挖掘的“亮点”或是创新背后的生动故事,有时还需要将晦涩的技术表达转化为更加平实易懂的文字,这就要求我们与技术岗位的同事去沟通、对话,以期获取更多的信息或是验证某种表述是否准确,因为新闻来不得半点掺假和浮夸,我们不能为了让“亮点”更加耀眼而去采用偏离实际的表达。那么,如何实现与一线同事、技术岗位的同事有效对话?基础是得对他们的工作内容有一些基本了解。因此,这段工地生活对我之后在分公司做宣传干事和内刊编辑的工作也带来了潜在的支撑。
来到中广核项目之后,时任项目经理熊伟交给我一项任务——多总结宣传项目亮点,在《钢构人》上发表。于是,我把项目部的《钢构人》都找了来,仔细翻看、学习,从中了解《钢构人》关注什么、需要什么、要求是什么?说来惭愧,我大学虽然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新闻写作训练,也没有像样的文稿作品。于是,我从模仿《钢构人》上发表的新闻稿件、通讯文章开始,慢慢地积累写作经验,《钢构人》成为了我做宣传、当“小编”的“启蒙老师”。遗憾的是,虽然在一个多月的实习中,也零零散散写了几篇消息稿,还有一篇颇被项目“寄予厚望”的题为《“三化”并举,推动中广核项目管理水平上台阶》的长篇通讯(“三化”指的是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以此总结项目管理的亮点和经验。由于是我的第一篇新闻通讯作品,所以至今仍较为清晰的记得标题。)但未能完成熊伟经理交办的任务,没有一篇稿件被《钢构人》刊载。这让我意识到,“上”一次《钢构人》并非易事,因此也有坚定的目标。
相识:识之愈深,品之愈浓。
2011年7月中旬,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结束后,我被分配到武汉分公司办公室工作,岗位是宣传干事,除了从事日常宣传工作,还要负责武汉分公司内刊《钢构新时代》的编辑工作。当时,公司的宣传文化氛围非常浓厚,除了公司总部刊办《钢构人》外,各分公司也都创立了自己的内刊,百花齐放、各具风采。从如何写稿,到如何征稿,再到如何策划、组稿、设计、刊发……对于新任编辑的我而言,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时任武汉分公司副书记胡海波。胡书记虽然是分公司领导,但非常平易近人,对于我这个新人,也极度细致耐心地手把手指导我,经常一篇消息稿件被他改得面目全非“满页红”(胡书记会保留所有的修订痕迹),然后仔细教我每一处细节修改的原因,并且把他多年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包括文件如何命名、分类整理、打印装订等细节)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让我收益匪浅,他是我工作后第一位没有签订师徒协议,但胜似老师的导师。
在胡书记的指导下,我们既把《钢构人》作为开展分公司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目标,争取多在《钢构人》发声,又把《钢构人》作为《钢构新时代》参照的样板。由此,我开始较为全面深入的学习《钢构人》,并在分公司同事的支持下,逐渐有越来越多的稿件登上了《钢构人》。《钢构新时代》属双月刊,在编印的节奏上没有《钢构人》那么紧张,也让我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来仔细对照《钢构人》来优化《钢构新时代》的栏目设置,加强专题策划,提升稿件质量和内容的可读性、吸引力。《钢构人》从我的“启蒙老师”变成了我全天候的导师和案头伙伴。
重视宣传文化一直是公司总部和各分公司的传统。当时我所在的武汉分公司在每周一的晨会上要例行通报上周分公司各部门、各项目的对外刊稿情况、宣传指标完成情况,其中也包括在《钢构人》的刊稿情况。像前述所提的建升和公司在年度工作会上专设新闻宣传培训,更是普及全员的宣传意识和技能,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公司上下此般的重视,给“小编”们的工作带来了莫大的支持,也让公司几乎“处处有宣传部、人人皆通讯员”。当时,我几乎与分公司每个项目的综合办、技术部、工程部的同事都有频密的联系,每天一打开QQ就是连续不断的投稿和咨询,让我坐在写字楼里也时常干得“热火朝天”,也让我有机会对各个项目的情况了解的可能比同批入职的大部分新员工更多些,这为我之后参与《钢构人》的编辑工作带来了很多帮助。
相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12年8月,我从武汉分公司调入总部办公室从事宣传工作,工作重点之一便是在爱文主任(时任办公室副主任,分管宣传思想文化和文秘等工作)的领导下,协助葛眺翔编辑《钢构人》(大约在2013年底左右,眺翔的工作重点转到党建工作,我逐步牵头编辑《钢构人》)。由此,《钢构人》从我的“师者”变成了“亲密伙伴”,我们给她装扮里子和外衣,她带着钢构人的故事和我们的期盼去往读者的案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成就,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也因此,“小编”们对《钢构人》也是倾注颇多。作为一本月刊,从策划当期主题,到征稿、写稿、组稿,再到编排设计、修改、校核,最后付印、寄送分发,需要在一个月内全部完成,时间还是相对紧迫的。爱文主任非常细致严谨,很有计划性,在爱文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建立了固定的选题策划机制,要求提前一个月以上就提出下一期刊物的主题及重点稿件,这让我们的编辑工作有了更好的计划性,也便于我们把控刊物的质量,能更好地预判可能发生的出刊风险并做好应对。此外,当时办公室还汇聚了胡帆、肖振青、杨乐、田欢娜、王竞晗、刘杰、陈阳等才俊(以到公司总部工作的时间先后排序,2016年后吴执策、李超、陈伟、曾繁昌等相继加入。若有遗漏,敬请谅解),爱文主任先后将大家动员起来参与到《钢构人》的编辑工作中,给每人分了一个栏目或是协助交叉校核,让编辑部的力量得到了充实。
2013年,发榜总从江苏公司回到公司总部,分管宣传思想文化和法务等工作。之前,我从未与发榜总有过直接的工作接触,但听老同事们说起发榜总工作要求很高(尤其对于文字工作)、严谨细致,且非常严厉,因此大家都很敬畏发榜总。我一时难免忐忑,担心工作质量达不到发榜总的要求,怕是要时常挨批了。大约过了2个月,爱文主任让我送一份材料给发榜总审核,发榜总问我:“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我回答:“周总,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就是中文。”发榜总面露微笑地说:“你基本算是没有辱没中文专业”。听完发榜总的评价,我稍微感到轻松了些,但紧张和压力仍在。放松的是发榜总的评价总体是正面的,或许是为了鼓励我;紧张的是发榜总用的是“基本”和“辱没”两个词,只能算是勉强达标,离“干的好”还有很大差距。
后来,随着与发榜总工作接触的增多,我的感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我感佩发榜总对公司、对工作极度热爱、投入、认真负责的精神,严谨缜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发榜总其实并非那么严苛,他在对工作质量高要求的同时,也对晚辈“小匠”们非常地关爱和包容,哪怕我们犯错误或工作质量不达标,也几乎从未大声斥责过,而是不厌其烦地教导,不仅教我们具体方法,还在思想高度、思维方式上常常让我们大受裨益,让大家感到很温暖,原来发榜总是很平易近人的,我的紧张和忐忑也很快散去。在“小匠”中,我是受发榜总教导最多的那个,也因此在内心里视发榜总为师。2015年10月,我申请在职攻读北大光华MBA,发榜总作为北大光华EMBA的校友,还帮我写了推荐信,并请另一位北大博士毕业的朋友共同推荐,对我顺利获得录取帮助甚大。除了日常宣传工作外,我还有幸参与了修订《中建钢构企业文化大纲》,编撰《中建钢构铁骨仁心文化故事集》,筹建钢结构博物馆,开展重要专项宣传工作(如挖掘最能代表“铁骨仁心”文化的典型人物线索,让陆建新总的故事传遍中国,成为行业佳话)等,这其中很多工作都是发榜总亲自抓、亲自审(新版企业文化大纲,发榜总通校通改不下30遍),常常提出很多别出心裁的意见,让文稿、材料的质量大幅提升,也让我受益良多,得到了很多成长和提升,并被评为中建系统2014年十佳通讯员,其中很多新闻作品均首发于《钢构人》。当时,中建二级子企业大多数都有宣传部或企业文化部,而中建钢构的宣传文化工作是合并在综合办公室,主力是发榜总、爱文主任和“小匠”我,也因此中建总公司企业文化部的领导、同事们常常笑称我们为“三周”。在发榜总的指导和爱文主任的带领下,这一时期《钢构人》编辑部在专题策划、栏目优化,以及提升可读性、文字质量等方面下了更多的功夫,《钢构人》的编辑工作总体有条不紊,从未出现重大错误或延期发行等情况。
2013年上半年,为迎接中建钢构正式升级为中国建筑二级子企业,更好地宣传和展示公司品牌,公司先后启动了新版宣传画册和企业形象宣传片的制作工作,由温军主任(于2013年2月从中建总公司企业文化部调入中建钢构,大约从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牵头,我有幸参与了全过程。温军主任在总公司工作期间,曾长期负责《中国建筑》杂志的编辑工作,我也借此机会,向他请教《中国建筑》杂志的刊办经验,还曾就专题策划的方案请他指导,以此开阔了编辑工作的视野。
担任《钢构人》编辑是很幸运的,原因之一是有相对更多的机会接受王宏董事长的亲自指导。王董很重视《钢构人》,不仅每年的新年第一期和重要时点亲自署名发表热情洋溢、催人奋进的“卷首语”, 还对每一期的内容详细审核。有时王董出差在外,我们就把样稿发给当地的同事打印呈请王董审阅,王董一般都会在出差回来的第一时间将手改的意见反馈给爱文主任,有时也会在出差途中通过电话反馈明确意见。有一次,我就接到了王董的电话,详细告诉我十余处修改意见,其中既有稿件取舍或文章结构等大的修改意见,也有细节表述方面的修正,王董的耐心指导和严谨细致让我受益匪浅。王董也是《钢构人》的特约编辑或特别投稿人,在王董的指导下,《钢构人》于2013年开辟了新栏目“商学院”,定位于传播企业治理、改革创新的前沿思想,每期稿件几乎均由王董亲自推荐。王董还是《钢构人》的“头号宣传员”,不仅要求我们在接待重要客人时将当期《钢构人》摆在客人桌前,还定期亲自更新《钢构人》对外赠阅的名单,帮助《钢构人》声名远扬。
从第54期至第96期,我参与了43期《钢构人》的编辑工作。此外,随着新媒体浪潮涌起,2013年底,我向公司提议尝试在《钢构人》之外,利用新媒体开辟与《钢构人》功能互补的第二宣传阵地。当时有微信公众号和APP两个选项摆在我们面前,我建议选择微信公众号,既编辑方便,又可以借助人们高频使用微信的特点快捷地把咱“钢构人”的声音主动推送给读者;若采用APP的方案,一来开发和维护成本高,二来需要读者主动下载、主动打开界面查看最新资讯,多有不便,传播效果难以保证。我的提议获得了发榜总和爱文主任的支持,并很快提上了日程,“中建钢构”微信公众号(后于2019年12月20日更新认证为“中建科工”)就这样应运而生,我担任首位编辑,从此开始了我的“小钢”生涯。当时,我虽是个新媒体小白,但发榜总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帮助,在各种场合推介“中建钢构”微信公众号,并给了我很大的权限,基本上每期的内容都可由我自主策划和编辑,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支持。开通半年后,微信公众号的运营逐步平稳,“钢丝”的增长也开始加速,我经常通过后台查看“涨粉”数据,500、1000、2000、3000......那种耕耘后有收获的感觉让我心潮澎湃,更激发了我办好公号的决心。后来,我还有幸代表公司在中建总公司宣传工作会上以《吾家“小钢”初长成》为题分享了“小钢”的运营经验。那次会议,发榜总由于有其它工作安排未能前往现场,由爱文主任带着我去现场参加,发榜总在公司总部视频参会。回来后,当时一同视频参会的伙伴们告诉我,在我分享结束后,发榜总在分会场带头为我鼓掌、点赞,说我讲得好。能够得到领导和师父的肯定,我心里非常开心。此后,各二级公司也相继将从内刊转向自媒体,不少三级单位和项目部也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建立起立体化的新媒体宣传矩阵,但纸质内刊中唯有《钢构人》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而且办刊质量持续提升,这背后是代代小编们的辛勤努力。
如今,《钢构人》即将迎来200期的重要时刻。若将这200期《钢构人》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铺开,就是一部中建钢构、中建科工改革创新、蓬勃发展的壮阔历史图卷。这图卷很鲜活,她不仅详细记录了一项项重要历史节点,还镌刻了“钢构人”的群像和一个个生动故事,是“铁骨仁心”文化的坚实底座。
说起钢构人,必有《钢构人》,二者早已密不可分。对于科工人、钢构人而言,《钢构人》是钢构人的最佳代言,也是钢构人的符号;对于像我一样“曾经的钢构人”,《钢构人》是我们自新员工入职培训时起揭开中建钢构面纱的“须知”,是陪伴我们的亲密战友,她是我们共同的“符号”和最深处的记忆。
祝愿中建科工、中建钢构基业长青,实现“百年老店”的梦想!祝愿《钢构人》将中建科工、中建钢构激荡百年的生动故事传遍地球村,植入每一位读者的内心!
(本文原刊于2024年7月《钢构人》(总第197期))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钢构人》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