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这里关注我
查潮汐看海况,安全近海;捡垃圾清塑料,新潮探海;不乱挖不带走,文明观海;拍照片细观察,生态亲海……日前,在一场生态赶海活动中,位于海口江东新区的北港村村民耐心地向游客宣传,呼吁大家做生态亲海的践行者。培育更多人知海爱海亲海的意识,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日,市民游客在北港岛骑行,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
近年来,多地掀起“赶海热”,无论是社交媒体平台上大量的“赶海攻略”,还是线下的“组团赶海”,都折射出人们对亲近自然、休闲放松的向往。然而,赶海活动和游客数量的增多虽然给一些滨海渔村带去了人气,促进村民增收,但部分人的“毁灭式”赶海行为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有人踏入自然保护区,危害了受法律保护的物种和栖息地;有人使用不恰当工具诱捕生物,并经过短视频的传播形成了不良示范;游客蜂拥而至后留下不少垃圾,远超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恢复力……这些无序且不负责任的赶海行为不仅影响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深深的创伤。因此,引导公众从传统赶海转向生态亲海,才是保护环境、守护海洋的应有之义。
持续开展滩涂底栖生物、蟹类等自然资源监测,守护生态资产;开展自然教育课堂、生态科普游戏等活动,引导游客正确探秘大海……当前,面对客流日益增多的情况,北港岛积极倡导当地居民与市民游客做生态亲海的践行者,呼吁人们将赶海活动从“向大海索取食物”,转向更多地观察和记录有趣的海洋生物,让赶海成为一种更好地认识海洋、感受海洋的方式。此外,北港岛鼓励和支持村民发展文创商店、农家乐、民宿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既有助于增收,又传播了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故事,可持续发展的“北港岛实践”,值得肯定。
要看到,赶海既是公众的乐趣所在,也关系到当地村民的生计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一味禁止赶海不现实,但放手不管更不可行,这就要在其中找到科学的方法,让生态产品实现价值转化并惠及群众,同时引导群众的意识和行为向爱海、护海转变,承担起社会责任。比如,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和短视频的传播影响力,发布有关科学赶海和保护生物的科普内容,遏制无序赶海的风气持续扩散。严格划分赶海区域和自然保护区,通过生态研学等方式引导游客从“一网打尽”到观察后放生,让大家明白捕捞不是目的、爱海才是本意。要凝聚和发挥村民的力量,引导村民转变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紧抓旅文发展机遇,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赖以生存的生态本底,为推动实现生态共建、共治、共享贡献一份力量。
赶海、观鸟、拾贝……这样的乐趣,需要我们共同珍惜和爱护。人人争做生态亲海的践行者,相信能绘就一幅“人海和谐”新画卷。
来源:海口日报
编辑:符永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