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买,有鉴定证书!”上海一消费者直播间花15000元买了十几件珍珠首饰,结果……

时事   2024-12-12 15:10   上海  


你会在直播间买珠宝玉石吗?

近日
一些消费者反映
他们在直播间购买低价珠宝玉石
收到快递后不仅发现货不对板
与这些珠宝玉石配套的鉴定证书也有问题

这些鉴定证书既有产品图片
可查询的二维码
甚至有一些还标注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
但实际上是由一些不法商家制售的假鉴定证书

↓↓


二手闲置平台商家展示的珠宝鉴定证书模板。


直播间珠宝鉴定证书

制假乱象丛生

今年7月份开始,上海消费者王女士关注了某电商平台的珠宝直播间,直播间宣称销售的产品是海水珍珠,商品附带的证书也一一对应,王女士陆续购入了十多单珍珠首饰,总价值约15000元,8月20日前后,一单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让她起了疑心。

王女士说,在直播间商家说得非常正规,所有的产品都是有配套证书的。一开始她并没有想到去复检,后来有一个产品,觉得价格便宜得非常离谱,于是就拿去检验了。其中一对商家声称的海水珍珠耳饰被鉴定为淡水珠,而不规则海水珍珠keshi项链检测结果显示可能为海水、淡水珠混杂制成。

王女士将两个订单产品送至上海的检测机构复检(左侧为商家提供的证书,右侧为复检证书),检测结果完全不同。

王女士表示,自己在购买这些产品时比较谨慎,查询过商家提供的鉴定证书,证书上的网址、编号均可查询,二维码扫描结果也与所购商品一致,但如今回想起来,只能说直播间卖家在商品介绍及鉴定证书上做了“全套”工作。

珠宝首饰类产品

虚假宣传、宣传隐瞒问题尤为突出

在直播间买到附带鉴定证书的假珠宝,并非个案。去年12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珠宝网络直播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珠宝首饰类消费投诉增幅较高,虚假宣传、宣传隐瞒等问题尤为突出。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总监陈旭辉表示,珠宝行业网络直播消费维权的舆情问题一般分成了三大类:
分别是营销宣传问题
■ 售后服务问题
■ 产品质量问题

虚假宣传方面的数据,在全部数据中的占比是39.34%,涉及宣传隐瞒问题占11.95%。虚假宣传的问题中就包括夸大、诱导价值、胡乱估价等行为,在专家们看来,鉴定证书的“加持”则让这种虚假宣传更难以辨别。


几元钱就可随意定制

“珠宝鉴定书”?

有媒体调查发现,这类证书一部分为生拼硬凑的“假证”,证书上的网址、名称或联系电话均为伪造;还有一类是套证,也就是真证书被套用在了假珠宝销售中。记者在网络查询发现,电商平台及二手闲置平台均有提供证书制作的商家。


电商平台及二手闲置平台均有提供证书制作的商家。


其中一个商家对记者表示,不需要快递实物,只需提供珠宝的白底照片就可以出证,想要出什么样的检测结论都可以。如果量少,一张证书收费10元,如果量大,每张只要5、6元。

有商家表示:只需提供珠宝的白底照片就可以出证,想要出什么样的检测结论都可以,如果量少,一张证书收费10元,量大价格更优惠。

该商家向记者展示了两家鉴定机构的证书模板,一家为中金国银珠宝检测中心,记者查询发现这是一家注册于深圳的检测机构;另一个证书显示为福建莆田市金国检金银珠宝检验检测中心出具,按照商家提供的证书模板信息,记者在这两家机构的官网上均找到了对应的产品鉴定证书。

该商家展示了两家鉴定机构的证书模板,官网均可找到对应的产品鉴定证书。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年初,莆田金国检金银珠宝检验检测中心因出具虚假金币检测报告被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处理。业内专家表示,如果不是商家恶意套证,就可能存在一些机构为了盈利,违背检验检测基本原则的情况。

商家展示的一张鉴定证书中,显示为莆田金国检金银珠宝检验检测中心,该机构在今年年初因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被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消费者如何维权?专家建议:

电商平台应对商家尽到监管义务

对于消费者来说,真假难辨的珠宝鉴定证书还带来了维权方面的困难。记者采访的多位消费者均表示,如果自己不去权威检测机构复检,出具有公信力的鉴定证书,很多直播间都拒绝退货,退一赔三就更难实现。在此过程中,复检的精力及费用只能由消费者自己承担。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如果没有对商家尽到监管的义务,电商平台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专家提醒:

商家知假售假行为涉嫌诈骗罪,或被追究刑责。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消费者在直播间里购买到了这种产品时,首先要去找销售商家维权。如果这个直播间没有标注真实销售商家,那么消费者可以直接找直播间的运营者要求赔偿,要求他承担连带的责任。依据电子商务法,平台除了对入驻商家、入驻账号进行资质审核之外,还要加强日常监管。如果平台明知或应知平台内的商家存在违法违规或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比如很多消费者都反映这个平台内的商家存在用假证、虚假宣传的问题,平台仍然没有下架或向有关部门报告,没有采取这样的措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平台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对此,您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更多请看↓↓↓ 

■ 知名作家琼瑶在家中轻生去世
■ 上海市中心工棚起火!

劳动报综合自央视网、红星新闻等,转载请注明出处

劳动报新媒体编辑:李霄‍‍


劳动报
打造沪上劳动维权最强平台,每天播报网络舆情最新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