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月壤想疯了!NASA局长提出“租用”,拿什么筹码和中国谈条件

时事   2024-10-26 18:11   河北  

近日,美国航天局的局长比尔·纳尔逊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

据媒体报道称,比尔·纳尔逊表示,正在同中方进行谈判,帮助美国科学家能够研究中国从月球背面带回的土壤样本,而且他认为中国会答应,会有一个“积极”的结果。

此话一出,令人不禁要问,美国航天局为何如此笃定?这家伙的自信从何而来?

长期以来,在全球航天领域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探月方面,从1969年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起,到1972年最后一次载人登月,阿波罗计划成功进行了6次登月任务,共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一共从月球带回了382千克的土壤和岩石样本。

进入21世纪,美国的登月航天计划经历了多次调整与更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1号太空政策指令》,正式批准的“阿尔忒弥斯”计划。

“阿尔忒弥斯”计划目的是重振美国登月的雄风,首次将女性和有色人种送上月球表面,为此NASA着手进行了各项筹备工作,包括火箭的研发、宇航员的选拔与培训等。

然而,尽管美国在冷战时期多次自信地展示其技术优势,如今的局面似乎也不再完全掌控在他们手中。

因为“阿尔忒弥斯”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包括技术难题、资金短缺、政策变化等,尽管“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取得了成功,但后续的2号、3号任务却屡次推迟。

反观中国,自2004年正式启动“嫦娥工程”一期以来,已经先后发射了6艘探测器实现了绕月飞行、月球软着陆、以及月面采样等任务。

2020年嫦娥五号在长征五号火箭的支持下,成功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将约1731克月球土壤样本安全带回地球。

今年6月25日嫦娥六号任务中,我国继续发力,到月球背面南极地区采集了1935.3克土壤样本,拿下了人类历史上的首个月背样本。

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填补了月球背面研究的历史空白,为理解月球早期演化、背面火山活动和撞击历史提供了直接证据,可谓是“含金量”可谓是十足。

我国科学家刚初步研究了3个多月,就已经发现了其结构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等土质特点,而且主要化学成分中包含斜长石、辉石和玻璃等,还检测到了少量的其他物质。

在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向全球展出,吸引了众多国家的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参观,当然也令美国羡慕不已。

一直以来,美国对于自己的航天技术有着极高的自信,然而美国至今从未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而自己国家的科学界对这些样本又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不得已,美国只能“暂时”低下傲慢的头颅,向中国发出请求,要求租借这批月背土进行研究。

那么,美国的航天“骄傲”为何开始动摇了?

更令人费解的是,美国航天局局长为何如此确信中国会答应他们的请求?这是源于惯性自信,还是另有筹码?

按照常理,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存在摩擦,尤其是在科技领域的竞争中,美国对中国的压制政策一再升级。

在中美航天合作方面,美国甚至通过了一个名为“沃尔夫条款”的法律,禁止美国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展开任何正式合作,不仅不愿与中国分享技术,还直接阻断了两国在航天领域的任何对话。

此前,中国曾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嫦娥五号的月球样本,并宣布欢迎各国申请对其进行研究。

但针对美国科学家的申请,中国明确表示了阻碍合作的根源——“沃尔夫条款”,中国一再重申,如果美国希望进行航天合作,首先应当废除这一条款,否则合作无从谈起。

很显然,当前中美航天合作的僵局,责任并不在中国,而在于美国自己的立法障碍。

而纳尔逊这次颇为“自信”的租用言论,也许来自于美国对于“沃尔夫条款”的某种灵活解读。根据该条款,美国与中国的航天合作虽然被限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出现“例外”。

NASA可以通过向国会和联邦调查局证明此次合作不会导致技术、数据或其他敏感信息向中国转移,从而获得特定合作的“许可”。

这种“例外”的存在使美国航天局认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依然拥有某种主动权,认为通过合法途径可以达成合作。

但仅仅依靠这一点,恐怕不足以让中国心甘情愿地共享宝贵的科研资源。

中国对此的态度早已表明,合作需要诚意,而美国若只是在法律的边界上打擦边球,恐怕无法赢得中国的信任。

那么美国能否拿出足够的筹码呢?

目前来看,如果美国希望获取中国的月壤样本,恐怕不仅仅需要松动“沃尔夫条款”,还要拿出足够的诚意与中国进行交换。

毕竟,月球背面样本的科研价值远超之前的月球正面采集物质,尤其是在中国已经通过嫦娥月球样本研究中发现了美国未曾获得的关键性信息。

对于中国而言,这些样本不仅是科研资源,更是航天领域的重要战略资源。如果没有足够的筹码,美国的请求或许只是空谈。

更重要的是,美国也没什么筹码可以拿出来了!中国目前在多个领域拥有广泛的科研优势,尤其是在月球探索、火星探测等航天领域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能拿出的“交换条件”极为有限,无论是技术还是经济利益,中国显然并不依赖于美国。

当前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进入快速上升期,尤其是近期的探月任务接连取得成功,中国并不急于与美国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

如果美国继续坚持不改“沃尔夫条款”,中美航天合作恐怕只能停滞不前。反之,若美国真的能够废除这一限制,未来的航天合作也许会迎来新的局面。

总的来说,美国航天局长的表态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美国在航天领域自信心的动摇,从今年6月到现在,NASA至少四次旁敲侧击地喊话中国,要么厚着脸皮要,要么委婉地说合作,这次又整出了租借样品这一出。

这一局,中美航天博弈,美国看来已经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从实力地位”与中国谈话了

海内人物
用平凡的笔触解读航天科技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正能量都值得点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