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园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政务   2024-12-11 18:11   山东  

全文共1765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5个产业园区,“四上”企业823家,稳定就业总规模7万余人,非公领域党员3000余人。聚焦企业发展和员工生活需要,开发区探索实施了党建引领工业社区建设,在以工业为主体、空间相对连片、产业特色较为明显、有一定规模的5个产业园区,推动城市社区“网格治理、服务居民”成熟经验与产业园区“园区管理、服务企业”理念有效嫁接,织密组织体系,打造党建促发展的强区引擎。


搭建“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夯实工业社区治理基础


坚持以“工业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构建起坚强有力、科学紧密的工作体系。

抓组织覆盖。在开发区党工委统一领导下,构建“两新党委—工业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企业党支部”四级组织架构,成立5个工业社区党委、68个网格党总支,选派56名“红领书记”,党组织成为工业社区各方力量的“主心骨”。


抓制度规范。开发区党工委会议研究通过《党建引领工业社区建设方案》,并制定《党建引领工业社区建设指导手册》,指导全区工业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抓机制保障。在开发区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投资促进、企业服务、安全生产等7个专委会和要素保障、科技人才等4个工作专组,搭建了企业家协会、惠企服务团等4个服务平台,推动力量下沉,全力支持工业社区建设。



抓阵地服务。集约化推动5个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13个党群服务驿站“迭代升级”,依托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在5个工业社区设立企业服务站,推进行政审批、财税管理、社保医保等涉企服务进园区,实现“一站式”“一窗式”业务办理全覆盖。




构建“党建引领四链融合”发展体系

推动“党建+产业”融合提升


按照党建共建、产业共融、组织共商、生态共享理念,在工业社区搭建引聚“政产学研金”资源的发展服务实体,以党建工作促进全要素发展保障和全链条产业升级。

做大工业经济“产业链”

工业社区党委编制“双招双引”图谱21个,组建产业链党委6个、项目攻坚党支部8个,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稀土催化、海上风电等完整闭环产业链条。


做强工业经济“创新链”

工业社区党委搭建“企业主体+平台载体”协同创新体系,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8家、省级68家,组建党员先锋队37支,先后突破柴油机后处理脱硝催化剂、高性能氧化铝纤维等20余项“卡脖子”技术。


做优工业经济“人才链”

深入实施“才聚经开”行动,打造顶尖人才领衔、高层次人才牵头、骨干力量支撑的创新人才队伍,柔性引进院士团队24个,汇聚18名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32名省泰山人才工程专家,为创新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做实工业经济“教育链”

工业社区党委坚持把专业设在产业链上,稀土催化研究院吸引30余名天津大学博士、硕士在东营开展实地研发,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合作共建催化科学与工程学科。推进建设数字经济工匠学院,引进青岛科技大学、东营职业学院等教育资源,培养实用型人才。



创建“四个统筹”服务体系

打造工业社区幸福家园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心,在传统企业服务之外开拓一条高效服务通道,实现企业放心创业、员工舒心生活、社会安全稳定的共赢局面。


把企业当家业,全力服务发展

为企业提供政策资源对接、技术平台服务等六项生产性服务和安全治理、环境治理、秩序治理三项公共环境服务,累计开展服务110余批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等难题。




把园区当家园,优化治理水平

发挥工业社区党委统筹协调作用,构建共享阵地、共享工匠、共享货运等十大共享场景,打造多功能会议室、实验室等共享阵地30余处,组建61人的安全监督员、网络维修工等共享人才队伍,推动园区内部资源共享共用。


把员工当家人,助力成长成才

建成公寓型、宿舍型等人才公寓6处,开展财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技能培训153场次,开展园区读书会、篮球赛等文娱活动75场次,联合工会、妇联等开展爱心帮扶170余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把需求当家事,做好兜底保障

建立45人的帮办代办员队伍,推行“党企议事日”制度、“网格联企、吹哨报到”机制等,协调解决公交通车、道路规划、供电线路改造等难题260余项。



随着产业发展集聚程度越来越高、业态更加丰富多元,开发区将深化工业社区建设成效,让党建工作更紧密嵌入产业发展生态链,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文稿:王   刚 宋方亮
责编:耿   耿
审核:刘   燕
监制:刘新宇

* 本文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