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中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
单元学习目标
1.掌握理论文章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时快速抓住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述思路。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联系写作背景或结合其他学科所学,理解理论文章的思辨性、针对性、现实性和批判性,思考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把握理论文章的特点,学习文章论述问题的辩证思维和严密逻辑,体会这类文章严密、准确的语言表达,探究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
3.理解理论文章中蕴含的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认识,并尝试用历史事实和亲身经历审视文章的观点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获得思想启迪。领会文章的理论价值,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理论素养。
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研习交流
学习文本: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课时:6学时
学习准备:
熟读六篇文章,回顾已学习的议论性文章的相关知识
通览熟悉学案内容。
学习任务一:理解推断信息
学习目标:1.在快速把握课文(课标要求每分钟阅读500字)的前提下,抓住核心概念和关键语句,准确、全面地筛选、整合信息,并依据信息予以合理推断。
2.掌握信息类阅读客观题的阅读与方法要点。
学习活动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限时速读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约2000字),圈画关键词句,把握主要信息
我的阅读用时: 分钟
²归纳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步骤与方法
个人举例:
| 小组智慧: |
训练速读速记(脑海中记)
第一步:整体浏览,把握中心话题,明确陈述对象,找出核心概念(关注材料的出处)
第二步:圈画关键语句(中心句、起始句、结论句、过渡句、转折句等)
第三步:分别把握每则材料(每段)的大意和思路,便于做选择题时快速回到文本定位
学习活动二:理解文本,精准答题(建议每题用时不超过3分钟,选项旁标注课文段号)
请在快读阅读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基础上,完成以下题目:
1.根据课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
B.经济是制约历史发展和上层建筑的唯一因素。
C.上层建筑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D.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个国家,这是一种偶然现象。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偶然现象”错误,文中说的是“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期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一个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一定的时代一定会出现这一时代的伟大人物,“最终总是会出现的”,因此,伟大人物的产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是由谁来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恰巧是某个人而不是别人,伟大人物出现的具体时间、地点、方式,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伟大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故选D。
2.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恩格斯在回信中开门见山,揭示写信的目的,并从广义上指明经济关系是什么。
B.恩格斯从技术与科学的关系的角度进一步阐明经济关系的决定性基础作用。
C.偶然有如曲线,从该曲线中可以找到一条与经济发展规律完全重合的中轴线。
D.针对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困惑,恩格斯具体推荐了三部著作,指明方向。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完全重合”错误。原文“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
故选C。
3.下面对经济关系的分析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基础,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
B.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科学技术也包括在内。
C.经济关系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也决定着社会阶级的划分。
D.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它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由历史沿袭下来的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以及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C.“经济关系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也决定……”错误,偷换概念,第一段说的是“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是“技术”决定“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
故选C。
4.下面分析和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恩格斯强调经济因素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经济唯物主义”的谬论。
B.为了说清楚“反作用”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用,恩格斯举例指出了上层建筑诸因素产生的方式和方法。
C.恩格斯从广义上考察经济关系,把“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都看作是经济关系,这样地理环境、种族和一定社会的外部环境等都属于经济关系的范畴。
D.恩格斯强调要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指南,不能简单化、教条化、庸俗化。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恩格斯强调要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指南,不能简单化、教条化、庸俗化”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这方面的表述,文章论述的是“经济因素”和历史发展、上层建筑的关系,并没有提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故选D。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的一项是( )
A.恩格斯启示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必须善于从大量纷繁复杂的必然性中发现它的偶然性。
B.政治、法、哲学等上层建筑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它们之间虽有交集,但各自独立。
C.恩格斯提醒收信人注意学习研究的方法,并表达了自己对书信内容叙写翔实的高兴之感。
D.要正确理解历史就必须注意学习经济史,并从马克思主义的原著中学习历史唯物主义。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从大量纷繁复杂的必然性中发现它的偶然性”错误。研究历史必须从偶然性中发现它的必然性。
B.“它们之间虽有交集,但各自独立”错误。政治、法、哲学等上层建筑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
C.“对书信内容叙写翔实的高兴之感”错误。原文“可惜我没有时间能像给报刊写文章那样字斟句酌地向您阐述这一切”,可见恩格斯在书信的结尾部分表达了对于书信内容无法写得翔实的遗憾。
故选D。
6.以下哪一项可能不属于第一部分加点词“理性的东西”所指涉的内容( )
A.电荷性质 B.电磁感应 C.电力运用 D.电流成因
7.对第二部分a小节的理解符合文意的是( )
A.国家的全部意义在于发展经济。
B.经济状况恶化动摇了德国封建统治。
C.宗教艺术对经济难以施加影响。
D.改造社会可以无视当时的经济关系。
8.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如果费迪南大公未被刺杀,一战便可以避免。
B.王朝的兴衰主要由统治者的能力素质所决定。
C.研究文学史应着眼于文学自身的演化规律。
D.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出现有其必然的先决条件。
9.以下做法不是文中恩格斯向博尔吉乌斯所建议的一项是( )
A.参与革命实践 B.把握总体关联 C.研读经济史 D.多读马恩原著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结合原文“只是在发现它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以后,我们才知道了一些理性的东西”可知,实用价值即非理性的东西。“电力运用”是实用价值,所以是非理性的东西。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国家的全部意义在于发展经济”于文无据,文中只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这不意味着发展经济是国家的全部意义。
C. “宗教艺术对经济难以施加影响”错误,结合“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可推知,宗教艺术对经济会有影响。
D.“可以无视当时的经济关系”错误,原文有“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可见应当考虑经济关系。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意做出判断推理的能力。
文中观点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即偶然性的基础是经济的必然性。
A. 偶然性决定了必然性,不合文意;
B.上层建筑由个人决定,不合文意;
C.忽略了文学存在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合文意;
D. 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出现是偶然的,必然有当时社会经济的必然性。符合文意。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和信息的能力。
A.“参与革命实践”文中没有提到。“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是建议要研读经济史;“马克思在《雾月十八日》一书……大多数问题都已经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九至十一章、第二编第二至四章和第三编第一章或导言里,后来又在《费尔巴哈》”是建议多读马恩原著;“请您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而要把握总的联系”是建议把握总体关联。
故选A。
²归纳信息类选择题的答题步骤与方法
个人总结:
| 小组智慧: |
仅供参考:
重在选项和文本的比对
主要出题陷阱:增删调换、太绝对化、强加因果等
以下内容出自“步步高”:
1.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等主要陷阱
核心:找准、比“狠”
第一步:阅读选项,切分层次,标出关键
第二步: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回到原文,找到、找准并找全对应区域,进行精细阅读
第三步:两相比对,确定正误
比对词语:词语的理解上有无曲解(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时态等)
比对句子:句间关系理解有无曲解(并列变主要、条件绝对、因果失当等)
2.用好“比对法”,识破“于文无据”等三种陷阱
① 看推断前提是否有据,识破“于文无据”陷阱
② 看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识破“逻辑失当”陷阱
③ 看推断结论是否合理,避免说过头话、绝对化
学习活动三:应用方法,强化训练
(一)阅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000字左右),完成题目
我的阅读用时: 分钟
1.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群众可以获得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变成了理性认识,所以这个过程是先由主观再到客观的。
C.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需要实践证明。
D.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能否成功,既在于思想上,又在于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是否能战胜反动派。
答案:B
2.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正确思想不能凭空产生,只能来自人们从事的生产斗争等社会实践中。
B.人的思想是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升华而形成的理性认识。
C.社会斗争中先进阶级的势力可能会因力量比较弱小而暂时失败,但最终会胜利。
D.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所以比第一个阶段更伟大。
答案:D
3.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先进的思想是赢得与反对派斗争唯一的最强有力武器。
B.获得真理需要经过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
C.在获得真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的是大脑,而不是感性器官。
D.实践的考验是唯一一个检验真理的办法。
答案:D
(二)阅读《改造我们的学习》(4500字左右),完成题目
我的阅读用时: 分钟
1.对全文第4、5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党对近二十年来的国内外现状,既缺乏系统性研究成果,也缺乏研究的普遍氛围。
B.对自己的工作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应有的工作态度。
C.对于近代以来的历史和现状,类似的研究从未曾启动过。
D.有些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祖国现状和历史的研究都很缺乏。
2.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表现的一项是( )
A.不要割断历史,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
B.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
C.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
D.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
答案:C
3.下列对第2课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
B.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才能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
C.社会存在决定思想。代表先进阶级的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和世界的物质力量。
D.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多次才能完成。
答案:C
4.根据第2课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根“矢”,来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就是有的放矢。
B.只要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就能根据占有的材料得出正确的结论,甚至是科学的结论。
C.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反映到头脑中的客观外界现象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一定能变成理性认识。
D.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教育,是因为我们的同志不懂得认识论的道理,不理解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的飞跃现象。
答案:A
学习任务二:分析思路结构
学习目标:了解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形式,在阅读中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梳理文本行文思路、论证结构,答对相关题目
学习活动一: 了解论述文结构模式
1.阅读《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梳理思路结构
答案 ①阐述改造理由 ②两种对立态度 ③提出具体方法
参考:
答案 ①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②精神→物质
参考:
2.归纳论证结构模式
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主体部分(文章第二部分)
总分式
②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部分
并列式
③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部分
对照式
3.回顾高一所学课文,明确论证结构模式
《反对党八股》——层进式
《拿来主义》——对照式
学习活动二:归纳分析论证结构的步骤与方法
个人思考:
| 小组智慧: |
① 看标题,明观点或话题
② 勾画出能够概括段意、揭示思路的关键词句
③ 合理分层(合并同类项)
学习活动三:完成论证结构相关题目
1.对《改造我们的学习》全文第11段的分析与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总结上文,强调其问题的典型性,意在提请重视。
B.运用“当然”对上文内容进行补充论证,使表述更严密。
C.两个“相当地”,强调问题严重性,提醒全体同志注意。
D.从比例和危害性角度,表达作者对这种工作方式的极度失望。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C.“类似的研究从未曾启动过”错误,根据“研究历史。虽则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可见,并非未曾启动过,只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且研究空气不浓厚。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段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的能力。
D.“表达作者对这种工作方式的极度失望”错误,应该是表达作者对这类问题的高度重视,希望能够纠正不正之风,改造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态度。
故选D。
2.下列对《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紧紧围绕“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B.文章按照“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展开议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C.文章论述重心是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最多经过“两次飞跃”形成正确认识。
D.文章最后指出要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认识论教育,照应文章开头,具有针对性。
答案:D
3.下列对《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指明了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B.“端正思想”是端正思想路线,克服主观主义,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C.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才能感知第一次认知的正确与否,因此才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
D.文章最后揭示了现实中党内同志的问题,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改正方针。
4.下列对文章的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同志从简单的自问自答入手,让大多数同志看了都能理解,言简意赅地引出了要阐明的思想核心。
B.“人们的社会存在……物质力量”这一层总论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这是下文两个飞跃的纲领。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此外再无别的目的”这一层分别论证飞跃过程的两个阶段。
D.从“一个正确的认识”至末尾进一步展开论述,阐述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任务三:把握论证特点
学习目标:结合课文,回顾已学过的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方面知识,答好相关题目。
学习活动一:回顾论述文文体知识——议论文三要素、常见论证方法
个人思考:
| 小组智慧: |
学习活动二:论证特点专项分析
(一)分析理据关系
1.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两次飞跃”的观点的一项是( )
A.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B.居里夫人和丈夫经实验提出了放射性理论,并成功用以指导医生的癌症治疗。
C.西汉的刘向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D.伽利略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证明了重力加速度和物体质量无关。
答案:B
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人的认识的两次飞跃”观点的一项是( )
A.吃一堑,长一智。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C.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D.从斗争中学习,在学习中斗争。
答案:D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第2课观点的一项是( )
A.眼观耳闻即可,不必心到手到。
B.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C.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D.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
答案:C
²方法归纳
① 找准论点
② 理解文外论据的含义
③ 分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二)分析论证方法
分析《改造我们的学习(节选)》的论证方法,并完成表格。
内容 | 句子 | 论证方法 |
第一部分 | | |
第二部分 | | |
第三部分 | | |
第四部分 | | |
内容 | 句子 | 论证方法 |
第一部分 | 时间顺序梳理中国共产党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普遍真理与具体时间的结合。 | 以叙代议 |
第二部分 | 我们的许多同志… | 例证法 |
第三部分 | 两种相互对照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教导我们…用芦苇、竹笋比喻 | 对比法、引证法、喻证法 |
第四部分 | 例如 | 例证法 |
论点 | 分论点 | 论据 | 论证方法 |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 | | |
| | | |
| | | |
| | |
1.下列对《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评说德国在撰写科学史时把科学看成是从天而降的,这是一种否定上层建筑反作用的错误认知。
B.文章是以书信体形式写作的政论文,结构严谨,在行文时用简洁、鲜明的方式做了标识,层次清晰。
C.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论证充分,说服力极强。
D.文章“这并不是说”“而是说”“并不像”“而是”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用词准确、逻辑严密的特点。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否定上层建筑反作用的错误认知”错误。该句把科学看成是从天而降的,实际是在否定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
故选A。
2.有关《改造我们的学习(节选)》第四部分最后一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下就是要懂得历史是发展着的。
B.“科学的结论”指立足事实,占有材料,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C.选段文字由表及里,揭示了主观主义学风的实质和危害。
D.课文是篇典范的议论文,从结构上看,选文属于结论部分。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A.“就是要懂得历史是发展着的”错,原文信息是“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可见选项曲解文意,历史不仅是发展的,也是全面的。
C.“揭示了主观主义学风的实质和危害”错,正面阐释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的态度表现和特点、实质。
D.“从结构上看,选文属于结论部分”错,选文属于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
故选B。
阅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一部分,完成题目
3.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先从理论上阐述观点,再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革命实践三方面举例论证。
B.区别真理和谬误,关键是确立一个检验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C.门捷列夫和哥白尼的理论之所以能够被证实,是因为他们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
D.人的思想是属于主观领域的,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4.下列论证方法材料没有运用的一项是( )
A.对比论证 B.道理论证 C.类比论证 D.事实论证
5.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推理形式和材料第②段画线部分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马厩中有条狗,半夜有人进来把马牵走,它竟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福尔摩斯探案集》)
B.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D.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春秋》)
6.下面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
B.文章说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而它对毛主席“真理只有一个”的理论的引用出现了表意不明的情况,毛主席说的是“真理只有一个”,没说检验标准,有失严谨。
C.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也充分地说明了只有实践才能够检验真理这个问题。
D.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制订自己的路线时,从现实出发,以革命理论为指导并且加以论证。
答案:3.A 4.A 5.C 6.B
²方法归纳
① 抓住每种论证方法的语言标志
② 注意易混淆论证方法的区别
(三)分析论证语言
²方法归纳——赏析语言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① 语言特色
② 语体色彩
③ 修辞手法
④ 句式
阅读《改造我们的学习(节选)》,完成题目
1.下列选项对课文语言特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鲜明性 B.严谨性 C.生动性 D.议论性
答案: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丙丁……共十个天干,子丑寅卯……共十二个地支。根据干支纪年法,2022年为壬寅年,那么,2026年是丙午年。
B.“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句话运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表达中富有讽刺性。
C.文中“有的放矢”,作者解释为,“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本文善于使用口语、成语、文言词语,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
答案:D解析:D.“文言词语”错,本文善用修辞,语言生动、准确,善于运用口语、成语,诙谐幽默,没有使用文言词语。故选D。
3.有关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科学的结论”指立足事实,占有材料,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B.用生动的比喻和浅显的语言,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的重要内容。
C.灵活使用一些成语和俗语,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
D.连用三个“在这种态度下”,分别从三个方面深刻揭露了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的重大危害。
答案:D.“深刻揭露了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的危害”表述不合文意。
学习任务四:拓展训练
学习活动一:课内外综合训练
材料一: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一部分
材料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刻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这是深入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今天我们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推进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全面深化改革,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可能皆大欢喜。有没有自我革命、壮士断腕的气魄,敢不敢向积存已久的顽瘴痼疾开刀,能不能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不仅考验着共产党人的勇气、胆识、担当,更关系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在改革路上,更是需要不断的解放和端正思想,砥砺前行。因此,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就是思想再解放,初心永不忘,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和责任担当,汇聚着全党的智慧和能量,引领着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要鼓足干劲,奋力工作,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努力使党中央有关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地,得到贯彻落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节远自陈立先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开创新时代改革开放新辉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意义就在于改造世界,正确的理论只要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和世界的物质力量。
B.人们的某个认识正确与否,很简单,必须要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如果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如果失败了自然就是错误的了。
C.在改革路上需要不断的解放和端正思想,砥砺前行。因此我们必须思想再解放,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原则。
D.马列主义被认为是真理,不是在马克思等人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是在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
2.根据三则材料内容,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不同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这是深入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B.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
C.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长期的革命斗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而“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
D.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3.关于对材料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第一则材料首先批驳了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
B.三则材料的观点都遵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C.前两则材料都以设问开头,引人关注发人深省,还在批驳错误观点中阐述正确观点。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阅读以下材料,找出这一素材适宜的作文话题是( )
1977年,南京大学的教师胡福明先生针对当时的社会情况,出于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遍查资料,付出巨大心血,终于完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投给了《光明日报》部。《光明日报》总杨西光、理论部主任马沛文、哲学组组长王强华以及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等人都加入了对文件的研究和修改中,胡福明本人也到了北京,参与文草的修改。一篇6000余字的文章,前前后后删改数遍定稿历时数月。
A.责任 B.实践 C.勤奋 D.严谨
5.下列诗句被引用在三则材料不违和的一句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答案】9.C 10.D 11.C 12.B 13.A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只要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和世界的物质力量”错误,根据原文“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可知,“一旦……就”是假设关系,而“只要……就”是表充分条件关系,原文表述侧重于结果,选项表述侧重于条件。
B.“如果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如果失败了自然就是错误的了”太过绝对,根据原文“一般的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可知,有“一般的说来”这个限定语,即大多数情况是这样。
D.“不是在马克思等人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是在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错误,根据原文“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可知,原文“不但……而且”为递进关系,而选项“不是……而是”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的关列关系,与原文表述不符。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本项属于事实论证。
B.“门捷列夫……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本项属于事实论证。
C.“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本项属于事实论证。
D.“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本项属于道理论证。
D项属于道理论证,ABC项属于事实论证。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
C.“前两则材料都以设问开头,引人关注发人深省,还在批驳错误观点中阐述正确观点”错误,根据材料二“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可知,第二则材料没有在批驳错误观点中阐述正确观点,只是用设问引出论题。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1977年……一篇6000余字的文章,前前后后删改数遍定稿历时数月”可知,这一素材谈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写作过程,话题是关于“实践”。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三则材料谈论的核心话题是“实践”。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是实践出真知:从书本上的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如果想要认识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质,就得用自己亲身的实践,去探索发现。此项与三则材料谈论的核心话题“实践”相关,被引用在三则材料不违和。
B.“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告诉我们,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诗人以鲜明的对比,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季节变化之快,光阴流逝之快,劝诫人们每一寸光阴都要好好珍惜。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看任何事物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不能单方面的想问题。即: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告诉我们,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诗人在描写景物中,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雄心,含有深刻的理趣,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故选A。
学习活动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一句古诗。“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的原意是如果连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只是枉然。此句旨在阐述知与行的关系,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只会死读书而不能有效运用的人,学问再多也是纸上谈兵。显而易见,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过程,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从而使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知行范畴的讨论主要围绕知行的难易、先后、轻重、分合等问题展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行观。重行传统肇始于先秦时期,孔子就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等论述,提出君子应当言行一致、以行为本。荀子对于重行讲得更为透彻,“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将“行置于最高层次,使“行”成为检验“知”的标准。
从先秦到汉唐,中国哲学重行传统已经形成,但对知行关系的深入探究,则主要来自宋明理学家的阐发。程颐首倡“知先行后”说,后朱熹修正这种观点,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为重”,此为“知轻行重”说的核心观点。至明中叶,“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瘘,所望以起死回生”,此背景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力图达到“知”与“行”、“心”与“物”融为一体的境界。
知行合一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哲学智慧,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知行合一”学说。后来,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又提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把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结合起来的可贵品格。
“知则必行,不行则为徒知;言则必行,行则为空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通过调查了解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再通过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从而将“身入基层和“心到”基层统一起来。只有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反对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避免“空对空”“两张皮”,从而切实把问题解决好,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民心。
(节选自刘舒《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6.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读书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读书多却不能够活学活用的人,是不能切实解决问题的。
B.“知行合一”,重视实践,用“行”检验“知”这个哲学认知在先秦时就已形成。
C.经过不同时代的学者对知行关系的深入探究,国人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行观。
D.调查与研究的关系实质,是知行关系,通过调查去发现问题,通过研究来解决问题。
7.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含义的一项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C.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D.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
8.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为实现中国梦,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做知而行之的行动者和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B.读书人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少说多做,方能培养君子人格。否则,就会沦为夸夸其谈的空谈家。
C.共产党人若能将“身入”基层和“心到”基层统一起来,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民心。
D.有了知行合一的睿智和坚韧,我们就能在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中做到初心如磐,砥砺前行。
6.B 7.C 8.A
《共享经济的发展前景与现状》、《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与《“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需多方协同治理》【答案】
1.C【解析】A项,“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创造了大量的灵活就业机会”,不是“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B项,强加关系,“社会道德培育”和后者没有关系。D项,扩大范围,材料三中说的是“大部分企业”,不是选项中的“我国共享经济企业”这个整体。
2.D【解析】前后因果关系不当,由原文可知,政府要对共享经济加强监管的原因是“交通基础设施、土地资源有限,各领域具体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另外,“对传统行业产生巨大冲击”的表述不准确。
3.D【解析】结合材料二中的“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内容可知,“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本身,而不是政府的监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变革与变乱并存的世界,国际社会怀着期待与迷茫交织的心情,期盼能够出现引领人们开拓前进的坚定信念和可行方案。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结合中国思想、中国理念、中国实践,为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奔跑的人们指明方向、注入能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蕴含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必将有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任何重大的理论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具体实践发展起来的。回顾人类发展史,人类社会演进是一个由较小群体形成较大群体、由信息封闭走向信息共享、由相互隔膜走向相互依存、由观念差异走向观念融合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提出并系统阐释共同休思想,他们把作为无产阶级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命名为“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思格斯的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并改变世界。它不仅改变世界的面貌,而且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只有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通交往把区域性、民族性的历史带入全球范围,不同的文化在相遇相知中交流互鉴。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推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过去那种孤立片面、相互对立的旧观念逐渐被整体、全面、相互联系的新理念取代。旧观念容易引发冲突、战争,新理念倡导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着人类先进的世界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信奉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哲学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源远流长,无内无外、天下一家是其核心原则,协和万邦、世界大同是其终极目标。这种“天下观”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和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中国人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准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做关中国前途命运的中国梦与攸关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的世界梦紧密连接在一起,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既让世界发展成为中国的机遇,又让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的机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解答“世界之问”的中国智慧。
(摘编自王德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先进世界观》)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世界变革与变乱并存,国际社会期盼中国有引领人们开拓前进的坚定信念和可行方案。
B.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继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具体实践发展起来的理论。
C.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提出并系统阐释的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坚实理论基础。
D.中国传统文化中信奉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思想与当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一致的。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及中国实践三方面论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先进性。
B.文章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论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创新。
C.文章对比论述了新理念和旧观念的不同,从而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着人类先进世界观的结论。
D.文章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观”的目的仅是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理论基础。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B.整体、全面、相互联系的新理念与过去孤立片面、相互对立的旧观念不同,它倡导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不易引发冲突、战争。
C.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信息化的推进使各国人民交往日益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共识。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是以无内无外、天下一家为核心原则,以协和万邦、世界大同为终极目标的哲学观,它将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更融洽。
【答案】
10.C 11.D 12.C
【解析】
10.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中国有……”错。原文说“国际社会怀着期待与迷茫交织的心情,期盼能够出现引领人们开拓前进的坚定信念和可行方案”,文章并没有具体指出谁来“引领”,而选项特指“中国”,对象错置,该项错误;
B项,“在继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错。根据文章第二段“马克思、思格斯的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的;
D项,“一致”错。根据文章第四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信奉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哲学观”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
11.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D项,“仅是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理论基础”错。根据第四段“这种‘天下观’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和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中国人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准则”可知,“天下观”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更具有实践意义。
故选D。
1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整合能力。
C项,“……成为全球共识”错。由第三段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着人类先进的世界观”,并非选项中的“全球共识”,本选项属曲解文意。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参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胶中空”了。
(摘编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删改)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与时俱进是其鲜明品格和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方面,恩格斯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在1872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后来在多部著述和多封书信中,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丰富、发展了他和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他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特别是在恩格斯的晚年,他在一系列书信中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的重大观点:“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特征和原则,他深刻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曾经对恩格斯的这些重要思想给予高度赞扬:“恩格斯在谈到他本人和他那位著名的朋友时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经典性的论点异常鲜明有力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往往被人忽视的那一方面。而忽视那一方面,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们学习恩格斯,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摘编自任晓山《今天我们应该向恩格斯学习什么》,有删改)
2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做工作必须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不能单凭热情去做事。
B.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和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它是不断发展且开放的。
C.任何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且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D.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教条主义,因此我们不应该死记硬背。
2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顶是( )
A.毛泽东认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从横向上指出,只有了解过去才能发展未来。
B.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其中包括习近平等人的思想。
C.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共产党宣言》中部分言论虽然不合时宜,但它所阐述的一般原理依旧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D.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优越。
27.下列说法中可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B.《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C.《周易》:“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D.《礼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10.答案:B
解析:“它是不断发展且开放的”中的“它”指的是“鲜明品格和理论品质”,而材料二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
11.答案:B
解析:A项,“横向”错,应是纵向。C项,“虽然《共产党宣言》中部分言论不合时宜”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的是“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D项,“由此可以得出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优越”于文无据。
12.答案:C
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与时俱进是其鲜明品格和理论品质”,“今天,我们学习恩格斯,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A项,说的是要在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做好准备。这句话论述了未雨绸缪的道理,告诫人们要见微知著,在险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B项,强调胸怀天下的读书人,必须修炼自己的胸怀、意志。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C项,强调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符合材料二的观点。D项,意思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对事物的研究到位了,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强调获得知识的方法。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
②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
③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④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⑤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历经层层文化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
⑥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解人类共性的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既仰赖对史实的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
⑦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自己所确知的事物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然,这些物品的制作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对过去,也包括现在。我们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许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严谨获取和归纳的知识。
⑧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期文字才开始发挥作用。
B.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来记录,即使是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也是如此。
C.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不客观公正,因此研究历史往往也需要参考物品。
D.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时还必须加入诗意的想象才更能理解它们传达的内涵。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战争双方的记录文字不对等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所用方法的必然性。
B.文章的第④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长,而要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
C.文章的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径”“关键”“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
D.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时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力的问题,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以大量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失真和变形,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扭曲的。
B.除了借助想象去构建物品承载的历史,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去了解文化,而这种想象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
C.乾隆研究他喜欢的一枚玉璧,推测其用途并作诗纪念这一过程,方法值得肯定。这一事例可以作为“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证明。
D.诗意地重建历史依靠的是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建立的基础是物品制造者和研究者同样是人类,而诗意的想象可以成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22.A 23.D 24.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人类长期生活,聚居、繁衍的聚落空间和社会单元,村落并非伴随人类的起源而出现,它是人类进化和人类文明起源时期的产物。人类进化史表明,人类是从灵长类古猿进化来的,属于群居型动物。这一进化过程,提供了早期村落产生的两条线索:一是群居作为动物性本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特别是到了智人阶段,人类为了有效降低单个个体的生存难度,形成了共同防御、共同发展的族群观念,因而基于血缘的聚众而居开始出现。只是由于完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为了获取食物,需要频繁迁徙,所以并未形成长期的、固定的、规模化的居住点。二是由于生存的驱动,人类开始积极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创造出大量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包括工具、器皿、衣物、建筑和制作它们的经验、技术,以及语言、制度、道德和原始信仰等。由此,动物性聚众本能开始向社会性聚居意识转变,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随之产生。
距今一万年前后,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从迁徙流动生活逐步走向定居生活。定居把人类固定在土地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稳定了定居生活,于是有了早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
原始社会后期,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使早期社会从氏族进化为部落,部落又发展到部落联盟,并形成以城郭为中心的地缘一体化政体。由此,国家应运而生。国家的出现,意味着跨地域、跨血缘、跨部落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建立。国家要维系和巩固这种关系,其前提和基础是对土地和人口的全面掌控。因此,村落就具有了国家层面的意义。先秦的“井田制”“授田制”,秦汉的“郡县制”“乡亭里制”都充分表明这一点。秦汉时期国家对于村落的管控有所加强,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地形图》中名为“某某里”的有43处,均分散在山川地区,既说明村落的广泛存在,也表明其受到国家的行政管辖。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皇权不下县”,但从秦汉国家与村落的关系来看,国家权力显然下渗到了县以下的地方社会。只是这种渗透并非以设置国家机构的方式实现,而是通过基层代理人来体现,如里长、村正。可见,村落以其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和地缘一体性的特质,起到了维系和巩固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历史作用。
作为聚族而居的社会单元,中国村落是血缘关系优先的社会,属于血缘型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突出表现于四个方面:村落的宗族化发展、互助体系的形成、乡民信仰的一致性,村落治理的乡约化。正因如比,村落形成了互助友爱的道德规范,进而构建了以伦理为本位的共同价值观。
村落的形成,意味着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世界的产生。除田赋徭役、战争动乱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村落较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的推进,近代以来的村落逐步转型发展。
(摘编自胡彬彬,邓昶《变迁与转型;中国村落发展的用途》)
2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远古时期,没有形成长期、固定、规模化的居住点,这和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相关。
B.伴随着人类动物聚众本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在我国历史上形成。
C.秦汉时的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村落的管控,是因为村落已发展成熟且对国家作用巨大。
D.村落属于自给自足的封闭世界,只有遇到不可抗拒的诸多情况,才会和外界发生联系。
3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了我国村落的变迁过程:聚落—早期村落—聚族而居的社会单元。
B.文章从人类的进化过程,和农业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等方面阐释了村落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C.文章以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文献资料为论据,论证了秦汉时期国家对于村落的管控有所加强。
D.文章既着重分析了村落的形成过程,也论及村落对国家稳定-发展和繁荣的作用,详略分明。
3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落的产生虽晚于人类的起源,但其源远流长,在我国有着悠久长远的发展历史。
B.国家建立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是跨地域,跨血缘-跨部落的,而村落并非如此。
C.从秦汉国家与村落的关系来看,认为我国古代“皇权不下县”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D.村落构建了以伦理为本位的共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将随村落的转型发展而消亡。
29.A 30.A 31.D
相关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