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力避这些坑

文摘   2024-12-09 06:12   山东  


1.不良传统认识的影响(或者说是对于传统的曲解、误解)

之一: “孩子小,没经验”。所以一定要听父母的指挥,按父母的安排走他的人生之路。

说实在的,目前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认识,最直接的感受者是学生本人,他(她)比我们老师和家长都明白得多。

当中小学教师的,很多人反对自己的孩子考师范院校、做教师,觉得教师行业累;

当医生的,有的反对自己的孩子接着做医生,觉得医疗行业不但累,还危险;

某些行业的父母,觉得自己从事的行业好(出力少、挣钱多),于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留在本行业。

这些,都是出于父母自己单方面的认知,没有认真考虑孩子的想法。

之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做“人上人”——

若不读书、不做学问,人生就没有了出路。

做蓝领就不是人了?就不能成才了?生活就会不幸福了?

教育家加德纳的“智能多元”说告诉我们,人在不同领域的智能是有差异的。

有的人数理逻辑思维强,而有的人动作技能智能突出。

比如外科医生,有的人切的刀口小而准,有的人则做不了那么漂亮。

而有的人音乐智能则十分发达。……

个人认为,在近些年我国引进的西方教育理论中,多元智能理论是最为优秀者之一。

它很好地诠释了我们老祖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积极认识。


2. “斗争”、“竞争”思维过于严重

十几年前的情况是,父母辈的青春被时代耽误了,于是父母们把自己的高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代替自己实现梦想。

甚至孩子成为父母唯一的精神支柱。

于是发生了两种极端情况:

一种情况是过高的压力把学生压垮了;再一种情况是孩子产生反叛情绪,成为“逆子”。

目前的情况是,一些家长的斗争思想顽固不化。

毫无原则地对孩子“百般呵护”,不允许他在外面(包括学校里)“吃亏”。

孩子跟同学吵架,他不是教导孩子自己去解决,而是亲自出面找对方的家长,不论事件起因,小事弄大,大事弄砸,最终让自己的孩子在集体里被孤立了事。

孩子被老师批评了回家不开心,他就各种途径地投诉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奔学校去质问、甚至直接上手打骂老师……

今后老师还怎么去教育你的孩子?

须知,老师既是一项职业,也是需要尊重的生命个体啊!

他今后面对你孩子时,感情上难道不会疙疙瘩瘩地吗?

说来好笑,本人就曾遇到“信不我去学校抽你?”的情况。

幸好我天生高高大大(那时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也确实不咋惧怕对方动手),对方来了一看,大概觉得也许这个老师不是他想象中的模样,可能“抽”不动。

只好跟我相视一笑,罢了。

哈哈哈哈。


3. 盲目跟风,给孩子的学校教育添乱

由于多年来教育问题的积重难返,导致全社会性的“不思考”之风蔓延。

很多家长并不认真考察自己孩子的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别人做什么就让自己孩子做什么,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擅长。

别人家的孩子学英语、也把自己孩子送去学英语;别人家的孩子学舞蹈、也把自己孩子送去学舞蹈;别人家的孩子学钢琴、也把自己孩子送去学钢琴……

耽误了很多时间,影响到孩子的心情。

“听说哪里哪里有一个北大博士,既能辅导数理化,又能辅导史地政……”,于是趋之若鹜。

一个人能辅导六科,我信,但能不能辅导得精细准确,就不好说啦!

估计家长们考虑的主要还是“北大博士”这个头衔。

“要让我的孩子接受全北京最优秀老师的辅导”,于是四处打听“名师”,串通几个家长合伙、纠集几个孩子攒一个小班,费事请老师来一起浪费孩子的时间、消耗大好青春年华……

本来基础很好的学科,也要跟风去上“强化班”,“为保住一科优势”,宁可牺牲周末休息时间。

殊不知,这背后的代价(损失)却无形中形成了……


4. 教育与自然生活的脱离

“死读书”、“读死书”和“读书死”。

学生生活单调、精神空虚,学得毫无兴趣,不知道学的东西有什么用,甚至老师都不知道教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

同时,文化课的学习因得不到实际生活的印证、支持、调节,反而效率低下。

惟独这点是可以解决的,且不需要费多大的事,就完全可以解决。

只是没有人愿意去承担这样的风险。

那就是,解放思想、解放孩子的时间,给他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

现实中恰恰是相反的状况,连农村学校都取消传统的秋收、麦收等假期,与城市学生“享受一样的待遇”,其实是把孩子们特定的受教育的机会剥夺了。

我一直认为,麦假、秋收假是农村孩子不可多得的教育机会,这点是在城市里的孩子望尘莫及的。

其实,完全可以同步给城市孩子放秋收、麦收假,他们许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亲戚朋友在农村的呢?去看看也好啊!


5.时间抓得过紧

有人把教育比喻成种庄稼(教育是“农业”——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语),有一些道理。

教育需要工夫,没有捷径可走,但教育本身就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人们有了“闲暇”时才产生的,注定教育需要闲暇来调节。

有时候,等待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过程。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你说教育需要时间,于是把教师和学生捆在学校里,绑在教室里的凳子上,他就能教得好、学得好吗?!

农民锄地,需要一锄锄下工夫是不错的,但也没有见过哪里的农民连续不断地、反复去锄一块地啊!那样做是会伤及作物的根的!

也有人说,看看凡是考得好的地方,没有时间抓得不紧的!可我们是不是考察了人家时间以外的其他方面是不是科学呢?

只看时间抓得是不是紧,不去看到底紧在何处,乱抓一气,永远都不会在学习质量与教学成绩方面见效益。


家教策略与学习规律
针对学生学习、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现象,结合现代学习学理论,为改进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益支招,为家长科学合理地帮助孩子的学习支招。偶尔兼发一些化学学习辅导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