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读马|理解中国第四期读书会顺利举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教育   2024-10-24 20:36   云南  

“在马读马·理解中国”第四期读书会顺利举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金秋研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动员和引领广大青年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联合建筑与规划学院研究生会,于2024年10月18日中午在建筑与规划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第四期“在马读马·理解中国”经典读书会。


一、书目简介


(书籍版本信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7月第1版)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是分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体制、机制、制度等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


二、主讲人分享


读书会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尹莉带领同学们共同学习《决定》,领悟其中的思想精神。首先,尹莉向大家介绍了《决定》产生的背景,可以概括为三个面向,即面向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向人民群众新期待。其次,从内容上看,《决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领导的方方面面,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尹莉着重对第六部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第十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第十一部分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进行分享讲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决定》的提出和通过对于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高君怡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筑设计这一主题,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并指出:从建筑历史看,建设好房子是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和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对物质环境的无限追求,难以适应中华优秀传统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本质要求。因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动住房建设,对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助推我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推动好房子建设是践行总书记关于民生重要指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重要载体。


三、思想碰撞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主持人杨孟滢和主讲人尹莉、高君怡的引导下,大家就两位主讲人提出的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积极发言,交流各自的见解。


问题一: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24级硕士研究生孟纯羽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就好比是装修房子。全面深化改革就像是对房子进行一次彻底的翻新,包括改水电、刷新墙、换地板等等,这些改动让房子变得更加现代化、舒适和实用。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就像是我们搬进这个装修好的房子,开始享受新环境带来的便利和好处。没有全面的翻新,房子就没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样,如果没有深化改革,社会就很难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通过改革来推动现代化,而现代化的需求又反过来推动改革的深入。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思宇认为: 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一是领导力量的一致性,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二是价值立场的一致性,即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三是文化基因的一致性,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撑,彰显独特的文化底蕴。最后是目标指向的一致性,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问题二: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传统技艺在中国式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建筑与规划学院24级硕士研究生黄新城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现代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实用性,还要重点关注建筑文化内涵的挖掘,促进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有机结合,注重建筑的寓意与精神内涵的表达;此外,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要求现代建筑设计要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优化能源利用等措施,确保建筑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资源的永续利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高玮林认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底蕴;同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如何保持传统建筑的韵味和特点,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在建筑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建筑领域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为传统建筑艺术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问题三:如何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周建芳认为: 首先,要在传承中实现创新,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了解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唤醒文化基因;其次,要有思想指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后,还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社会现实中,从时代课题出发,在实践中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就如同今天建规学院主讲人所提到的对于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中国古代建筑方法的传承,以及咱们很多同学所做的研究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典型。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刘柏源认为:说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了今年爆火的第一个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这个游戏的成功出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范例。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其次要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和创作理念,以新颖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还要借助现代传播渠道,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影响力。我认为,建筑与规划学院的同学们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应当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蕴含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传承“榫卯结构”“砖石砌筑”等传统工艺,在此基础上借助现代数字技术更加精准地对传统建筑进行分析和模拟并结合现代审美进行不断创新。


四、本期寄语


      阅读能致远,书香能修身。本次读书会不仅是一次阅读的交流,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再推进,让大家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提升,继续保持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练就过硬本领,将其转化为学习实践的热情与责任。

图文编辑:朱 瑜 尹 莉 

图文排版:杨占廷 

一审一校:杨 荣 颜 曌

二审二校:朱 丹 李 阳

三审三校:李维昌 张昌山


云大马院
学院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