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影视飓风发布了一条视频,名为《技术进步了,画质怎么变差了?》,仅发布半天,就在B站就斩获40万播放,而在知乎,有将近一千万人浏览。
这个视频的核心观点也很简单,就是说,原本自己拍了4K,或者高清视频上传上去,作品结果被锐化了,被压缩了。虽然分辨率不变,但是码率给你调低了,导致你开了B站大会员,你的视频看起来也是糊的。
甚至平台还会对不同设备提供不同码率的作品,我就说我之前的小米平板,怎么刷B站画面是糊的,我还以为是设备的问题,搞半天是视频源被控制了,视频被压缩了吗?
我之前就意识到了,YouTube的720P的视频,比国内1080P的所谓高码率画质都好,最开始我还不太懂这个原因,还觉得,是不是洋人的技术好啊。
我做视频的时候,一个视频做出来按照H.264的高清格式有5GB大小,结果上传上去,下载下来只有300MB了。被压缩了十几倍。边缘看着就是糊的,我还一度觉得是我水平太菜了,没剪辑好和调试好,原来是上传后视频码率和分辨率被控制了吗?
那B站和各大平台为什么这么做呢?
因为服务器和宽带成本太贵了。
这样说吧,一个大小为600MB的视频,播放50万次,根据移动T3机房的宽带价格,需要7000块。
如果是大UP主,500万播放量级的视频,哪怕它的体积被压缩到100MB左右,根据阿里云等机房的价格,流量成本大概是10万!
这还是压缩过的,如果是动辄几百G源码,4K,那么宽带成本和储存成本是不可估量的。
也就是说,每一个爆款视频和热门视频诞生,平台给电信、移动等宽带运营商缴纳了大量的流量成本。
根据B站的财报和投资者讲稿,它每年花在租服务器和支付宽带的成本,大概是5到7亿。
这还不算运营人员分配流量,审核人员进行审核的人工费用,这也是一大花销。
所以我想说什么呢?
就是影视飓风这个视频,基本宣告了自媒体下半场已经来了。我还以为会是下一年。
为什么营销号必须死,那些搬运抄袭,简单洗稿的账号都是慢性死亡?
因为他们的内容没有价值,而平台为了维持这些垃圾内容,支付了大量的宽带成本、服务器成本,这一块一年就五六亿了。还有审核成本的人员工资、算力成本的电力花费。
做自媒体,本质上就是互联网大厂,构建了一个技术设施完备的大型商超,类似于沃尔玛和好市多,然后商店缺货。
虽然平台在主动购买和运营一些内容,但这些仍不够,类似于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平台主动产出内容,这时候就需要发动群众。
于是大家都走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的道路,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的路线。
注册自媒体账号又不要钱,你随便发,人家算法自动推荐。就等于说,在互联网的虚拟商超里,人家给你免费提供了一个摊位,有多少流量,能挣多少钱,那么全靠你的本事。
而互联网大厂和平台,帮你扛了所有的费用和支出。
他们的要求其实就一个,你出产原创、优质的内容,帮我给货架塞满优质的商品,这是一种默认的交易。
但很多人,包括部分MCN机构,把一切都简化成了搬运抄袭,通过一开始突破底线,各种抄别人的获取流量,不少大V其实就抄过我的,真的恶心,我私信他,他还要发动他的粉红脑残粉攻击我。
数据保护和确权等于0。
在早期,确实这招获得了一些收益,但其实收益也是有限的。因为当时没有太良好的变现渠道。
2020年为什么高歌猛进,码率和带宽成本大家都不谈呢。因为这时候投资人纷纷下重注押宝互联网,互联网融到了大量的的钱。
这时候知乎等网站码农那叫一个春风得意,恨不得天天满楼红袖招。
而且很多相关的基建也刚刚竣工,一切都很新。运营商也比较有钱,某个事情还没全力铺开推广,他们还没被掏空,给互联网行业让点利洒洒水啦。
平台也远远没进入饱和期,还有几亿人没彻底连接到短视频,为了推广APP,大厂也纵容搬运抄袭。
就像如果你要引入一部电影,或者拍一部电影,几百万,几千万,上亿都可以。但如果让那些low中low的小MCN去搬运洗稿做电影解说,是不是就规避了版权风险?
稍微给几万十几万,大家都蜂拥而至。反正出问题他吃官司嘛。
很多人说用新号还是有流量,还能起号怎样怎样,但其实是什么?
是你注册一个账号,人脸识别,身份证认证等等,等于说用一点流量的费用,搜集了你的生物信息。
你不会以为抖音这种巨无霸是真·私企吧?
可见的未来,随着经济的下行,运营商家里也没有余粮,势必会向互联网大厂施压,互联网大厂为了维持营收,必须砍掉天量补贴下的流量收益。抖音就把中视频计划停了,B站也大砍流量收益,我10分钟的视频,50万播放500块都没有。
搬运抄袭的垃圾内容,甚至包括一些洗稿的内容会被强烈限制和打压,原创优质会得到进一步的扶持。
为什么今年大家都说抖音难做了?
因为抖音也不太能抗住服务器的宽带成本,每年花几亿,几十亿,储存营销号的垃圾内容,帮他们扛成本?所以低质内容,重复度高的内容,就是跑不出去。
为什么说视频号还有红利?因为腾讯财力雄厚,对视频号的扶持更大,宽带流量供应更多。
从这个角度看,公众号是一个好的渠道,因为文字的储存成本更低,能容纳更多的创作者。
未来的自媒体必然会回归传统的商业模式,精准流量+痛点产品,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线上营销商业链路。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内容营销,而内容营销最重要的就是策划和写作。
所以,未来懂策划和写作的人一定能站在浪潮之巅。
很多人说MCN公司怎样,我就呆过很多MCN公司,某些类别还做到过全国垂类头部第一。其实很多MCN公司的人水平都很低,他们会的什么运营那几招没多大的用处。
奇技淫巧而已。
被流量红利和好运捧起来的那一批人,终将在这波退潮之下被打回原形。
未来做自媒体,归根到底还是要拼写作和策划能力。
流量不好很简单,就是写得太差了,策划不行,没有针对目标用户持续做动作,哪有那么多玄学。
这个市场上大多数人是没创作能力的。
所以说影视飓风这条视频是标志性事件,代表自媒体已经到了下半场,随着宽带费用、服务器费用、算法电力费用的持续消耗,平台已经无法负担批量同质化垃圾内容的储存成本,一大堆账号会被限流,清退。
很多公司也撑不过今年了吧。
其实你看很多大V的账号,你会发现流量其实已经不行了,这就是没有通盘策划和真正文案打磨,当平台死抠流量成本,发现他们本质上是同质化的搬运抄袭,也就一步步限流,逼他升级或者退场。
人家又没收你的虚拟摊位费,没有限制账号注册和内容发布,扛住了运营和宽带成本,你要给平台提供价值啊!
很多公司做自媒体为什么最终失败,本质上就是忽略了内容创作的巨大成本,没有给平台提供价值,在商言商,那人家为什么要扶持你?
不合理的事,本来就没办法持久。
所以自媒体越来越彰显其本质:你要提供真正的价值!
对真正的创作者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件好事,在刚性成本的约束下,市场终于逐渐回归理性了!
这种感觉,就像《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的那件小事一样。
在昆阳大战后,光武帝刘秀彻底打败了王莽主力。随即被当时的皇帝,更始帝刘玄,封为司隶校尉,然后命他进驻洛阳,整修宫府。
当时更始帝的部下诸将,大多数都是打家劫舍的土匪流氓,天天穿着奇装异服,头上裹块布也不戴冠,甚至有的人还喜欢穿女装。百姓看见都指指点点笑话他们,胆小的甚至被吓跑了。
但是刘秀和他的僚属,都身着正式官服,衣冠翩翩,言行举止宛如汉朝的旧模样。
许多曾在西汉时期政府做过官吏的老人,看着刘秀和他的手下,禁不住流泪赞叹:
谁料想,今日竟然复见汉家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