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驻校:
从“看见教育”到“参与教育”
■山栀子
家委驻校,体察教育。首批48名家长志愿者以“第二值日校长”的角色参与学校治理已经两个月,今天学校召开第一期集中交流会,7位家委代表的发言,很令人感动。学校很重视,各分管校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年级正副组长一起来倾听家长的分享,并在此前对家长值日观察日志进行了系统梳理,校长办公会每周研究家委驻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分管教学、德育、后勤的三名校长代表学校对家长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我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基本得到解决,感谢家长们对老师们和学校的褒奖和信任。
重视家长,引领家长,依靠家长,是学校办学的一贯主张。还记得去年,我们通过“钉钉群”面向全校4000多名家长征集了1000多条意见和建议,最终整理成40个典型问题。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一一“作答”,最后由我亲自审定,通过学校官微向社会公布。家长提出的问题我们原汁原味公开,学校回应直面问题不含糊其辞。《中国教育报》一记者看到学校网上公开解答后留言:“直面问题,公开答疑,勇气可嘉。”这一次,我们将传统的“校园开放日”“家长进三堂”活动迭代升级为“每天都是学校开放日”,试点“家委驻校,共建共享”,让所有家委以“第二值日校长”的角色参与学校全程观察与“体检”。华东师大教育管理学系副主任胡丽娟教授点评“学校开卷管理具有开创性”。
教育走向开放,是大势所趋。正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大势——推动中国走向更高水平的开放。我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时分享了关于学校发展的一个观点——“身在内地,心向全国”,我们要打开格局办教育。对比我们和上海,虽然在办学条件、教育资源、未来教育等方面的差距太远,但是我们的学生课堂学习的习惯和氛围、教师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水平并不落后,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办学自信。
开卷管理,从“看见教育”走向“参与教育”,我们要做得更好。过去几年,我们创新家校共育的机制,通过“照亮生命”“班级叙事”“开放活动”“志愿服务”“家长学校”等一系列的平台和活动让家长看见孩子,看见成长,看见教育,这一次,我们要通过“家委驻校”实现更有广度、深度和温度的开放。如何做好家委驻校工作,我们还要达成三个共识:
要深度参与。这种深度体现在:一是走进教室。不能只在校园转转看看,还要进入教室,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教师的课堂管理。不妨以学生的身份坐进教室,体察和思考如何站在学生的立场“学得更好更充分”。二是访谈学生。在课间多进入孩子群体,问一问他们在学校今天吃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有什么心里话。三是对话教师。把驻校时间变成和老师的谈心空间,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在课堂课间观察到的问题和教师对话,增进了解和理解。四是参与活动。学校各种学生活动会很多,家长可以和老师一起参与其中,既对老师是一种支持力量,对自己也能增加更多的教育理解。
要分享美好。身处校园,置身于师生,时常会有美好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除了在观察日志上记录点滴感受和思考,还要拿起手机捕捉令人感动的瞬间,讲好照片和视频背后的故事。松滋实小有“手机照亮生命”的活动,欢迎家长们也共同参与这一活动,共同讲好孩子成长的故事,师生共享成长的故事。就像今天某位家长分享的“墙上一枚镙丝钉”的故事,一枚镙丝钉背后的安全隐患,家长的细心发现,家委的及时沟通与学校及时整改,关联起来的过程,就是美好的教育关系和有温度的教育故事。
要发现问题。家长不仅要当“观察员”,还要当“医生”,帮助我们进行“诊断”。我梳理了一下,大家在值日中发现了11个问题,如楼梯安全、食堂浪费、饭菜质量、卫生习惯、课堂氛围等等。家委驻校,要紧盯细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建议。我们不怕批评,我们希望家长直言,能整改的立行立改,无法改的积极沟通。学校规模大,师生人数多,管理不可能没有问题和失误,家长的观察和发现就是一种最好的监督和鞭策。我们需要这一种资源和力量。学校会把“家长在怎么看老师,怎样看学校”传递给老师们。今天我们把学校的保安、保洁员都请到了现场听,就是让他们也一起受到感染,触动思考,做得更好。“好关系成就好教育”,这是松滋实小的重要教育观。“共建共治共享”,这是新时代的科学治理观。让我们一起双向奔赴,相互成全,为办一所高品质的荆楚名校而不懈努力。
(本文系作者在家委驻校双月交流会上的发言整理,刊发时有修改)1.【随笔】我在上海看“双减” |山栀子
2.【随笔】老师的职路很长且辛苦, 请一定要善待自己!|山栀子
3.【3X时光记忆】1019:学校的“空间观”|山栀子
4.【心得】让优质资源“生长”起来|山栀子
5.【心得】打开“格局”做教育|山栀子
6.【随笔】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唯有坚守“确定”的现在|山栀子
7.【随笔】“好的教育关系”,到底谁说了算?|山栀子
8.【报告】学校的“芯片”与“名片” | 山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