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重大工程,项目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于2024年11月通过交工验收,计划12月建成通车。项目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起于珠海市平沙镇,终于江门市台山市斗山镇,全长约31公里。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已通过交工验收,正开展通车前筹备工作。建成通车后,将与珠江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湾区早日形成世界级交通枢纽。
在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通车的时刻,新会以一段视频、一组图片和一篇文章,为这个“超级工程”送上特别礼物!
▲《白鹭齐飞,预祝黄茅海跨海通道顺利开通》彭伟宗 摄
《白鹭齐飞,预祝黄茅海跨海通道顺利开通》的拍摄时间是2024年12月8日,拍摄地点是黄茅海跨海通道区域,拍摄者:彭伟宗。
搭上黄茅海跨海通道快车
加快构建城市经营战略
宋旭民(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和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已通过交工验收,并将在本月通车。届时,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有人评价,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是“一座桥改变一座城”。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笔者深表认同。那么,黄茅海跨海通道对江门、新会有何改变?
最为直接的是时空距离的改变,江门将由邻近港澳变成濒临港澳。客观而言,前几年开通的港珠澳大桥虽然对江门有辐射作用,但由于中间环节没有打通,江门到港澳的空间距离没有实质性改变。而黄茅海跨海通道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将这个瓶颈彻底打通。它的开通首先使澳门到达江门南部区域的距离缩短到半小时;由澳门经港珠澳大桥到达香港国际机场的距离也在一小时之内。对于现代人而言,一小时通勤时间是一个心理关口,在此范围之内的区域,可以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在未来,只要能真正放开港澳车辆北上,和内地车辆下行的关节,江门南部,特别是“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区域,将有可能成为吸引港澳地区各种资源要素的“黄金区域”,而新会就在这个区域之内的核心位置。如果再加上深中通道、江门大道,即将通车的银洲湖高速,江门南部将初步织成一个可以快进快出的便捷区域,就为江门城市时空距离转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基于这样的变化,我们要作出哪些调整呢?
首先是要改变发展格局,把江门由滨江城市变成滨海城市。正如城市的名字一样,江门从开埠以来,就以河运发达著称,并借着河运便利,成为重要的轻工业基地。而随着河运交通的没落,江门的发展也面临瓶颈。黄茅海跨海通道缩短了与港澳的时空距离,就有可能成为改变这种格局的“红绳”。接下来,我们要着手调整城市发展战略,以更好地搭上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快车。因此,要找准产业定位,把该区域打造成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城市新区。新会早已布局了银湖湾滨海新区,经过几年的经营,二、三产业已初见成效,而今年刚开通的深中通道已为新会带来一波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城市客流。今后应该继续并着力用好这一优势。
其次是提升眼界格局,转变城市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港澳作为联通海外的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深圳更是国家战略产业布局的重点。江门就要发挥黄茅海跨海通道区域的优势,依托深江经济合作区等平台,做大做强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海工装备制造基地等产业基地,为港澳、深圳做好配套服务,当好战略的腹地,以此争取在国家战略布局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再次是改变思维定势,扭转原有的小富即安、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正如下围棋一样,黄茅海跨海通道区域正是未来下活江门发展棋局的“气眼”,只有集中全市资源全力打造,才有可能使其焕发活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传统区域发展可能受到制约,但我们要坚定思想,立下一张蓝图画到底的壮志与干劲,加快城市经营战略的调整。
我们相信,只要搭上黄茅海跨海通道快车,加快构建城市经营战略,江门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迎来广阔前景。
彭伟宗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新会侨报社
责编:朱婧君
审读:叶田
运营:江门日报新会站新媒体工作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