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今日南京日报《风雅秦淮》周刊版面
“这块石头上的身影,真有林黛玉的韵味”“这组石头,活脱脱就是《西游记》”“南京美景全都在石头上呈现了”……11月27日,一场雨花石艺术盛宴——“十竹三友·南京雨花石精品展”在南京文物公司(十竹斋)启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俯身细赏,每一块雨花石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它们以自然之手雕刻时光,记录着地球变迁的秘密;抬眼望去,书画、玉器、瓷器等精品环绕四周,笔墨间流露出东方美学的深邃与雅致,让人在欣赏雨花石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雨花石的温润光泽与四百年老字号十竹斋的东方美学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对话。
四百年前,两位艺术大家书写“竹与石的传奇故事”
十竹斋与雨花石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明代,结缘的是两位艺术大家,胡正言和米万钟。
十竹斋,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迄今已有四百余年,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华老字号。十竹斋创始人,书画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定居南京鸡笼山下,庭院植翠竹十余竿,对此自娱,故自号“十竹主人”。
《十竹斋石谱》
米万钟,北宋书法家、“石痴”米芾的第十六代孙。据史书记载,米芾爱石痴迷至极,因为拜石丢了官却无悔,反而自写《拜石图》。米万钟继承了米芾爱石成癖的兴趣爱好,自称“石隐”,取号“友石”,京师所造三座园墅“湛园”“勺园”“漫园”,均以奇峰怪石取胜。
明万历年间,米万钟出任六合县令时,第一次见到雨花石,叹为奇观,视为珍宝,更多次遣家人到横梁周边寻找雨花石。公务之余,米万钟更常于“衙斋孤赏,自品题,终日不倦”,成为有史记录的雨花石赏石第一人;而位于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村的米家洼,更有米氏后人长居繁衍的传说。
《十竹斋石谱》中所绘奇石
1627年,胡正言在南京正式刊印发行的《十竹斋书画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卷帙浩繁的中国画本印画册,集当时名人时贤赵孟頫、唐寅、米万钟等佳作300余件,全书分为书画谱、墨华谱、果谱、翎毛谱、兰谱、竹谱、梅谱、石谱八大类。胡正言的《十竹斋书画谱》,全部采用饾版法印成,为17年后辑印发行的《十竹斋笺谱》奠定了重要的技艺基础。《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被盛誉为我国水印复制艺术之初祖、世界彩色套印版画的开端、雕版印刷史上的里程碑。
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收录的作品,所绘皆为当时文人雅士清玩之物。譬如赏石,即以天然的奇石作为审美对象,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十竹斋石谱》中所绘奇石
唐宋以来,文人士大夫阶层尤其钟爱赏石,注重文房小型雅石的藏玩,既欣赏奇、美之佳石,也收藏怪、丑之顽石;并在品评中总结出了奇石客观具备的诸多美感,如太湖石的瘦、漏、透、皱,雨花石的温润莹澈,更赋予奇石以文化意味。故《十竹斋书画谱》收入石谱,画、题各二十幅,也是全书八谱中评价极高的一谱,被誉为“天划神缕之巧,嵌空玲珑之致,半幅冰茧,宛具层岩叠嶂、峰峦洞穴,真可以对杨次公矣”。谱前有序两篇,一为王三德《阅石谱题言》,一为米芾后人米万钟《石谱题辞》。
米万钟在《石谱题辞》中,从他为何爱石说起,他承认其爱石如痴,胜过先祖米芾,与其说是他爱石头,还不如说是石头爱他,末尾更提及其与胡正言志趣相投,赏石绘石的心得——“今睹胡君曰从绘谱,穷工极变,人而天矣……石能好我欤?胡君其谓之何。”
同为赏石爱石的文人,又在书画艺术上皆有不俗的成就,四百年前的两位艺术大家,因书画结缘,又因石共同书写了一曲“竹与石的四百年传奇”。
展览现场
如今,中华老字号十竹斋再度拾起四百年前的雨花石缘,打造“十竹三友·南京雨花石精品展”,携手米万钟后人故地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村,以百余颗奇绝精巧的雨花石错落布设,让竹之清雅与石之奇绝再续前缘,呈现一场令人惊艳的艺术盛宴。
此次展览由南京市文投集团、六合区委宣传部指导,十竹斋艺术集团、六合区横梁街道办事处、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南京雨花石协会主办,南京文物公司、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村承办,南京雨花石地质公园协办。展览中,近百件珍稀雨花石精品藏品,按照不同的雨花石主题,设计为“大美中国”“梦回红楼” “写意山水”“天花乱坠”“大话西游” “动物世界” “四时之美”七大板块。
“大美中国”板块主要通过“黄山印象”“喜看稻菽千重浪”“栖霞红枫”等十余块不同山水主题的雨花石组合,石中生花般地展现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画卷。
“梦回红楼”板块以一块“黛玉焚香”雨花石为主,布置围绕一圈花卉主题的雨花石和十竹斋文创香薰,将《红楼梦》中黛玉葬花这一经典章节进行巧妙的组合演绎。这块石头是南京雨花石协会副会长李小军的珍藏,淡淡的米黄色石头中央,一抹黑色构成了人物侧影,天然形成的画面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及场景高度契合。“当时一看到这块石头,脑海里就跳出三个字‘林黛玉’,让人一眼联想到那个才情出众、多愁善感的林妹妹。”
雨花石“黛玉焚香”。
“大话西游”汇聚了“石猴”“猪八戒”“唐僧取经”“紫霞仙子”“五指山”等不同西游主题的雨花石。“我们一直想把雨花石和四大名著,和大家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联系起来。”南京雨花石协会副会长周德麟介绍,这组石头由协会各个收藏家的珍藏组成,此次展览因一位收藏家不在,少了一块“沙和尚”,有点儿遗憾。
雨花石“唐僧取经”(上)和“五指山”(下)
南京美景也能在雨花石上找到。南京雨花石协会副会长严明带来的一组雨花石,犹如一幅幅微缩的南京风情画卷,让人在方寸之间领略这座城市的无限风光。一块“秦淮夕照”,石中仿佛映出了夕阳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秦淮河面上的景象,金辉与水波交织,古色古香的建筑轮廓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夕阳西下的秦淮河边。
“莫愁赏夏”则是一派夏日清凉的景致,绿意盎然的荷叶与亭亭玉立的荷花在石面上轻轻摇曳,似乎还能嗅到那一丝丝清新的荷香。“中山植物园”,正是南京秋天最迷人的写照。石面上,五彩斑斓的书目如同调色盘上的颜料,红得热烈、黄得灿烂、绿得深沉,交织成一幅绚烂的秋日画卷。“希望能找齐雨花石上的金陵四十八景,展示给大众看。”严明说。
雨花石“中山植物园”
雨花石的欣赏,正如中华传统艺术那般,追求“意境”,即景外之景、图外之画、弦外之音,本次展览现场不仅有雨花石主题,更精心搭配了具有十竹斋特色的书画、玉器、瓷器等点缀其中,让整个主题展在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中给观众传递更多的意境留白,让中国传统的文人清玩艺术之美得以全面展现。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让雨花石这张文化名片更闪亮
雨花石,金陵的历史瑰宝,主要产自江苏南京的六合区,其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距今250万年至150万年之前,是由地球岩浆从地壳喷出后凝固而成,是涓涓细流渗进岩石内部,逐渐沉积成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雨花石贵为中国四大赏石之尊,号称“石中皇后”,石中藏有山川云彩、人物神仙、花鸟虫鱼等图案,色彩艳丽,变化万千,纹理殊胜,灵气萦绕,饱含诗书画之意境,是自然与艺术完美融合的瑰宝,也是多年以来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
展览现场
“十竹三友·南京雨花石精品展”是雨花石天然之美与十竹斋东方美学的巧妙结合,也是十竹斋与六合区结对共建项目的精彩开篇。展览开幕式上,南京市文投集团、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双结对、双促进”合作共建基地揭牌。除了主题展览外,还将进行为期二十余天的门店展销、线上直播及雨花石鉴赏、品评雅集等多元形式,让更多人走近雨花石、了解雨花石。
今年以来,南京市文投集团积极落实市委关于“双结对、双促进”工作要求,集团党委及所属党组织与六合区横梁街道及村(社区)党组织在推动区域发展、强化社会治理等五个方面互学互鉴,并选派集团年轻干部挂职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村党委第一书记,重点围绕雨花石产业合作进行结对共建。着力以文赋石,深化雨花石价值挖掘与文化传承,讲好南京雨花石故事;聚焦以艺兴石,用艺术多元形式让更多人“看见”雨花石,聚力让城市活动、对外交流、文创留念中再现雨花石身影;围绕以产活石,助力六合区共同将雨花石打造为南京高辨识度的城市文化IP,以特色产业链群推动富民强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彰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的四百年老字号担当。
未来,十竹斋还将依托多方平台资源和优势,深入串联文旅IP资源,打造一批雨花石系列主题项目及产业合作。精心策划打造“文都·清凉山”中奇石馆的“雨花石板块”,挖掘现有属地精品资源,与全国的奇石文化产业展开合作,落地高质量展览展销活动,打造全国具有示范性的高品质文物艺术品交易基地,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十竹斋艺术品产业版图注入全新动能,为现代化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南京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雨花石更是被赋予了极高的科普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情感寄托。它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南京这座古城悠久历史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生动写照。”南京雨花石协会会长戴康乐表示,希望能通过更多方式,促进南京雨花石产业的发展,让更多人见证南京雨花石的魅力,为这张文化名片增添更多的色彩。
每周五
《风雅秦淮》与你不见不散!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实习生 施可
图片来源:十竹斋
编辑:杨启月 尹淑琼
校对:朱皓
责编:李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