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选购《九牧林家》
林魁(1476-1544),字廷元,号白石山人,明朝龙溪县廿九都白石村(今漳州市角美镇埔尾村)人;27岁时中进士,同年官拜户部侍郎。
在朝为官近八年,林魁的官名不错,因文笔极佳,户部呈报皇上的各类文书进言基本上是由他执笔的,虽然所处位置不显,但能在皇上面前留下名声也是不容易的。其间他有两件事值得称道,一是为百姓争田,二是为皇室争名。
明朝中期土地兼并加剧,一些大户人家不择手段大量购买土地,致使土地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广大百姓辛劳耕作,手上的田产却越来越少,要上交的税赋却没有任何减少。而少数富户坐享田地之利收租收谷,土地增加了税赋却同往年一样。大户人家财富暴增,穷困百姓愈发穷困,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此时有位从西域来的高僧看到了这一巨大利益,借用皇帝的势力大量侵占良田,与百姓发生争执。消息传到京城,可当时皇上信奉佛教,对百姓的呼声置若罔闻。林魁得知后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为百姓鸣冤。他多次上书并在朝会上极力申辩,终于引得皇上关注,那位西域高僧最终退回了侵占百姓的田地。
还有一件也是与皇上有关。正德年间武宗皇帝身边有个太监,他的干儿子因评定官员政绩有功,深得皇上嘉奖与宠幸。然而正德皇帝奖励了大量财物还不算,有一天上朝竟然突发奇想,要把太平粮仓赐予这位宦官的义子。国家的粮仓事关江山社稷民生福祉,怎么能如此轻巧地赐予个人呢?既不合礼制也有违国家利益,更是前无古人的奇谈。林魁立即上书皇上表达关切,经多次力谏,终于使皇帝打消了这一怪诞的想法。
之后林魁先后出任江苏镇江知府、山西按察司提学副使、云南兵备道、广东参政等。在任上竭力为百姓做事、为百姓谋利,官名甚佳。尤其是在出任云南兵备道期间,大力消除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纷争,提倡民族团结,深得百姓尤其是少数民族百姓的拥戴,在保边佑民维护边境安定稳定上功勋卓著。
晚年告老还乡,林魁在老家祖产上盖起一座草堂以颐养天年。然而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年纪大了依然想着为家乡谋利、为百姓造福。
在白石村有一座古人修建的水利设施,名为官港。这儿上抵柳营江(角美江东桥的又名),下达石美港,长约15公里。这座水利设施建造于宋代,是由几位当地乡绅修筑的,可以灌溉良田200多亩,历经300多年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造福后世子孙。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洪水泛滥,官港水利设施遭到破坏,倒灌的海水无法排出,江上的淡水亦无法输入,不仅农田灌溉出现阻滞,就连百姓日常饮用水也无法保障。见此形状林魁急在心头,他不顾年老体弱四处奔走,甚至长途跋涉前往省城向巡按府报告,官府责令龙溪县衙予以解决。县衙把这一重任交给了林魁。林魁不负百姓重托,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施工,疏浚河道,排水引水。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完成了工程,解决了百姓的难题,改良了当地的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灌溉系统。这一工程得到广泛称道,为纪念这位乡贤对家乡的巨大贡献,当地百姓自发捐资献工,为他立起一块功德碑。这块碑至今依然耸立在村南大道上。碑高2尺宽1尺,上面楷体书写“明大参白石林公重兴官港水利功德碑”,碑文详细记载了林公修建水利设施的事由、施工的进展。全部工程“凿石二十余所,改桥二十余座,潮行无阻,溉田二十余里,变盐卤为膏腴,功德在于梓里焉……”这块碑如今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林魁还捐出钱物,购买了100多亩山地作为“义冢”,专门安葬那些无儿女亲属、无葬身之地的贫穷百姓。这些人有本乡本土的穷人,也有外来路过落难的人。此举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拥戴。
福州晚报 第21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