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旅游:把利益留给自己,把麻烦扔给别人

文摘   2024-11-23 20:01   湖北  









博看文旅,文旅升级与场景营造践行者。

243篇原创

联系方式:13692169036(微信同号)


2019年,“囤旅游”概念刚刚兴起,如今已跃升为主要的旅游消费模式之一。“先囤货、后消费”的形式降低了消费者下单旅游服务时的决策门槛,方便消费者灵活安排未来出游计划。

2024年飞猪“双11”“囤旅游”累计售出近100万张“随心飞”及机票次卡、近300万件酒店套餐、超110万件乐园门票及玩乐套餐,均刷新历史纪录。携程在“囤旅游”方面也是佳绩频传,仿若一时之间,“囤旅游”已成未来趋势,但是“囤旅游”真的那么好吗?


囤旅游是什么?


1.囤旅游是一种选择

“囤旅游”‌是指消费者在不确定具体出行日期的情况下,提前购买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旅游相关产品,并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预约使用。
囤旅游,从最初的小众选择,到如今的行业趋势,囤旅游的兴起,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更是一场关于利润与风险的博弈。它让消费者在预订旅游产品时,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然而,这种自由度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代价?未来,拉夫劳伦的事情未必不会发生在景区、酒店与旅行社上。

2.囤旅游是在线旅游版本的“无理由退货”

囤旅游可以被视为在线旅游版本的“无理由退货”,它让消费者在预订旅游产品时,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这种模式的兴起,不仅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保护,更是对旅游市场的一种挑战。它打破了传统的预订模式,让消费者在预订时更加灵活,但同时也给旅游供应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OTA,把利益留给自己


1.先把消费者的钱收上来,在线旅游就变成了一个资产公司

在线旅游代理商(OTA)在这场游戏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们通过提前收取消费者的资金,将资金的流动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从而将在线旅游业务转变为一种资产公司,实现了金融创新的华丽转身。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打击竞争对手,还能够借势打压供应商价格,实现一举多得的战略布局。

2.囤旅游是一种“理念正确”,有利于存量市场打压对手

在这场竞争中,OTA通过提供看似为消费者着想的服务,实际上是在打击对手,掌握民意。谁能够率先执行这种服务,谁就掌握了民意;谁不跟进,谁就逆反民意。这种服务的提供,不仅仅是对消费者的一种吸引,更是对竞争对手的一种压制。现在是旅游消费的存量时代,这羊既可以打击对手,又能够抢夺市场份额的举措,与拼多多对京东、淘宝使出的策略如出一辙。


3.囤旅游可以让OTA借势打压供应商价格,一举多得

OTA通过囤旅游模式,不仅可以提前收取消费者的资金,还可以借势打压供应商价格,实现一举多得的战略布局。这种模式的实施,让OTA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了更加有利的地位,同时也给供应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4.不需要提供服务,只需要推脱责任

在囤旅游模式下,OTA不需要提供服务,只需要推脱责任。因为服务消费过程OTA不负责,它们可以将责任推给供应商,从而避免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和纠纷。这种模式的实施,让OTA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了更加有利的地位,同时也给供应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供应商,麻烦与投诉全在这里


1.虽然增加了预售,但供应商更慌了

虽然增加了预售,但供应商不知道游客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游客回不回来,虽然账面零售增加了,但是不确定性更大了。这种不确定性,让供应商在面对游客的预订时,感到更加焦虑和无助。


2.服务端压力全在供应商

因为完成消费的责任与压力都在供应商,而承受投诉的也是我。供应商不仅要承担完成消费的责任,还要承受消费者的投诉。这种压力,让供应商在面对游客的预订时,感到更加焦虑和无助。


3.囤旅游,加剧了集中出行的矛盾

囤旅游并没有解决集中出行的问题,反而在旺季时加大了服务的难度,使得消费的承兑时间更加难以预测。这种模式的实施,让供应商在面对游客的预订时,感到更加焦虑和无助。
集中出行模式下,面对热点,仍然难以锁定客房与景区。在这种模式下,供应商在面对游客的预订时,感到更加焦虑和无助。所以供应商在面对忙时,往往选择不承兑,因为太大的不确定。


4.麻烦与投诉全压到了供应商这里

OTA作为一个中间服务商,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处理实际出行中的问题,麻烦与投诉的最终落脚地还是供应商,OTA挥挥衣袖,去找供应商所在地投诉吧。这种模式的实施,让供应商在面对游客的预订时,感到更加焦虑和无助。


消费者,这个上帝不好当

   

1.看似为上帝着想,实则上帝不好当

OTA推出的“囤旅游”看似是为旅游者的消费着想,给了旅游者后悔的机会,实际上能否享受到这个优惠还取决于消费者能否有时间去匹配这种服务,因为中国的“带薪休假”制度仍然没有普及,集中式休假仍然是主流,绝大多数人虽然“囤”了“旅游”,但依然只能在集中休假时使用,而这时又是承兑的高峰时候,往往供应商难以承兑。所以尽管囤了很多旅游,看似美好,实际使用者除了后悔的权利,其他服务可能难以享受更多。所以“囤旅游”看似给了消费者诸多选择,实际上能够用到的人群有限,这个“上帝”没那么好当。


2.消费变得更随意,服务变得更劣质

消费者更容易冲动消费,屯更多的旅游,让更多的后悔取消产生,退订就像女装的退货,类似拉夫劳伦一样的随意被退回消费,让消费变得更加随意,消费者在消费环节中的责任与义务越来越低,拉低了商业服务的道德底线,让服务变得更加卑微与不确定,劣质的服务也会因此产生。


3.投诉无门去怨谁

实际消费过程中,投诉首先给到OTA,但OTA早已练就一手将责任推给供应商的本领。供应商,有苦难言,但是确实没有承诺可以在高峰时刻实现兑现,最后接到现场投诉,也不能多出供应给消费者,只能再次将责任推给OTA。消费者面对类似的退位时,是投诉无门的。


结语

“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这种利,利的是OTA,是搅乱旅游价格体系的“利”,最终伤害的是整个旅游业,包括他们自己。在这场利润与麻烦的博弈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囤旅游的真正价值,以及它对旅游生态的长远影响。囤旅游,这个看似为旅游业带来新机遇的模式,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某些人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在将麻烦和风险转嫁给了其他人。


鹏远说文旅
个人公众号,大部分原创或者转载其他精彩观点,佛系更新,提出一些不一样的文旅行业观点,研究如何短期内快速发展景区,笔者专攻景区的新媒体营销,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