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准备配偶签材料,发现我和爸妈几乎每天都会通话。拿五到六月的通信记录为例,我们一共聊了34次,时长1811分钟。所有的通话都是我拨出去的。
我不懂主动给我打微信语音电话或是手机电话的这种行为。除了政府、学校、银行、医院等,如果想给我拨电话,需要先得到我的许可。我的伴侣每天下班后都会立刻打我的电话,但这建立在他对我日程的了解上。如果我在他下班时有其他安排,他会转为发短信。
事实上,我爸妈也是完全熟悉我的课表的。不止如此,他们(还有我的伴侣)都能记住我新旧朋友的名字和有关于这些好友的细节,能记得我写的作业,也能记得我哪天几点要去看牙。
妈妈很喜欢臧天朔的一首歌《朋友》,
“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
如果你有新的,你有新的彼岸,
请离开我离开我。”
再次读到这些歌词,我很难过。
在有着小奶牛猫和冒水珠绿萝的家里,要是爸妈的手机铃声迟迟不响起,他们会明白——这是因为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酣畅玩耍到暂时忘记了他们。而若是铃声大作,他们即会“撸起袖子”、积极蓄力,不论是在解决我的问题上,或是在给我提供陪伴上。
爸妈从不主动给我打电话,不代表他们不想。他们对我的关心、担心、爱心,使他们不愿主动把焦虑和压力转移到我的身上,也使他们能够尊重我对邮件、短信和微信文字信息的偏好。即使在我锂中毒的时候,都是这样。
爸爸最近在朋友圈里写,“亲子关系,是每个人一出生就拥有且不可逃避的第一份关系,是首要关系、核心关系,是第一性原理,甚至在出生前就已经事实上存在,根深蒂固又无从反悔,于是有各种爱恨情仇、量子纠缠。”
如果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他的文字必然被采用和铭记。然而这个社会对于“成功”的定义过于狭隘,谁是好爸爸,谁是好妈妈,谁在爱,谁在恨,都模糊不清、人云亦云。
但不管怎么说,我羡慕他们。
光来地球玩一趟还不够,还能去爱一个这么可爱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