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部门:补缴超过二年的社保已过时效,法院:不适用时效!

文摘   2024-11-15 11:13   重庆  
社保部门:补缴超过二年的社保已过时效,法院:不适用时效!




引言


在现代劳动关系中,社会保险的缴纳始终是企业与员工关注的重点,而因未足额缴纳社保引发的补缴请求也时有发生。关于补缴是否受二年时效限制的问题,法律界与实践操作中一直存在争议。大量法院判例显示,法院普遍认为补缴社保属于行政征收,旨在保障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不适用劳动保障监察中的二年时效。


正文


一、补缴社保的时效争议


法律上,对社保补缴的时效争议主要集中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的解释。该条款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查处违法行为的追诉期限为二年。这一规定原意在于设立查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期限,属于劳动监察的行政处罚范畴。然而,由于社保补缴具有与行政处罚不同的特性,尤其是在涉及社保权益的清缴时,法院多认为追缴行为不受二年时效的限制,这一点在以下判例中得到了反映。


二、法律依据:补缴社保不适用二年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未规定企业欠缴社保费的追溯期限。此外,《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社会保险稽核办法》中均未明确欠费的追诉时效。社保清缴被视为行政征收行为,和劳动监察的行政处罚不同。因此,不少法院认为企业欠缴的社保可以被追溯,而不受行政处罚追诉时效的限制。这种不适用二年时效的态度基于维护劳动者长期社保权益的需要。


三、法院判例分析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判例:


1. 案例一:张三诉公司未缴社保费一案


   张三于2011年7月10日入职公司,但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保。2019年1月31日双方解除劳动关系,2022年张三要求公司补缴社保。一审法院援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认为已超时效,但二审法院支持张三,认为社保缴费不应适用二年追诉时效,且为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社保稽核不应受此类时效约束。


2. 案例二:李先生的基本养老保险补缴案


   李先生于2013年9月入职某公司,公司未按实际工资为基数足额缴纳社保。2021年李先生离职后要求补缴一审未获支持,理由是超过二年时效。二审法院认为,养老保险缴费涉及劳动者的切身保障,属于行政征收行为,二年时效不适用社保补缴,支持了李先生的请求。该判决直接体现了法院对劳动者社保权益的重视。


3. 案例三:老张要求供销社补缴多年社保


   老张1989年进入供销社,至2020年供销社一直未为其缴纳社保。2022年老张诉请补缴,法院虽未强制供销社办理养老保险手续,但支持了补缴社保的请求。社保稽核机关依据稽查令限期要求补缴社保费,最终法院驳回供销社的诉讼请求。这一案例中,法院对社保补缴超时效的特殊性给予了认可,并通过行政稽核达成了补缴效果。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法院在处理社保补缴时效问题上观点并不完全统一,但总体趋势是倾向于认为社保补缴不受二年时效限制这种处理方式既保障了员工在社保缴费上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建立企业合规的制度体系。


四、对劳动者与企业的影响


补缴社保不适用二年时效的判定,对劳动者来说是重大利好,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基本保障权利。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结束后,若发现企业未足额缴纳社保,便可依据该类判例的支持依法追溯补缴。


而对企业而言,若长期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将可能面临随时被稽核、追缴的风险,合规压力显著增加。因此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确保按实足额缴纳社保,并对社保缴费进行合规性审查。


五、实际操作建议


1. 对劳动者:如遇未缴或欠缴社保的情况,可积极向人社局举报或申请稽核,同时通过法院依法主张权益。可保留劳动合同、工资证明等材料作为证据支持补缴申请。


2. 对企业:应当定期进行自查,以确保员工社保足额缴纳,避免因历史欠费引发的补缴争议。对未及时缴纳的情况应尽早处理,降低未来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总之,社保补缴问题中法院不适用二年时效的判决倾向,表明法律在社保权益保护上的倾斜性。劳动者在发现社保欠缴时应勇敢维权,而企业则需合规履行义务,以免遭遇补缴困境。




END



法易通律师团队

法律问题咨询

专业律师解答

扫码进小程序咨询


劳动仲裁重庆崔律师
劳动人资专业律师,精通人资管理和风险防范、劳动仲裁和诉讼,分享招录、用工、裁员、欠薪、降薪、调岗、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劳动法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