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徐玉爱:一棵枣树
文摘
2024-12-06 17:30
安徽
点击上方
"
同步悦读
"
免费订阅
散 文
一棵枣树
■
徐玉爱
我现在居住的是一个开放的老旧小区。
时间过得真快,回想起来,在这个小区,竟然已经住了二十余年了。
楼道外面就是一大片绿地,栽种着桂花、栀子花、月季、茶花等各种花草。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在这个花圃里,多出了一棵枣树。
这是一棵普通的枣树,说不清是本地的土枣树,还是外地来的洋枣树。
开初,是一棵小枣树苗,瘦不啦叽的,很孱弱,在风雨中摇曳,似乎会随时折断,可它还是顽强地活着。
也不怎么好看,生长发育得很慢。当别的树木早就枝繁叶茂的时候,它还是光秃秃的,迟迟地才生发出一些细碎的小叶,枝干也不粗壮,也不好好地笔直向上生长,说不上挺拔,倒是胡乱地生长出一些小枝丫,歪歪扭扭的。
也就没有人特别地关注这棵枣树,它自己自在地生长。
据说,这棵枣树,是小区里的
H
先生栽种的,不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搞来的枣树苗,把它栽种在小区的花圃里。
当然,谁栽种的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这楼道下的花圃里多了一棵枣树。
几年过去了,小枣树长大了,竟然有一丈多高,有碗口粗了,它俨然是一棵真正的枣树,虽然仍是一棵普通的枣树。我们每天从楼道口出入,经过枣树的时候,就不免会看上一眼枣树,这是一棵长大了的枣树,再也没人能怱视它的存在。
世间的许多事物,不管你喜不喜欢,可你不可以忽视它的存在。
我想起鲁迅先生《秋夜》中描写枣树的那段著名的文字: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其实也是一棵普通的枣树,只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被鲁迅先生描写出来,就不是一棵普通的枣树了。
几年过去了,这棵枣树开始挂果了。
挂果的枣树,不仅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值得人们喜爱,甚至还有人惦记。
有些从外面来小区的人,还有一些小区的小孩,看到满树的枣子,就难免馋涎欲滴,手痒痒的,想摘两颗尝尝鲜,虽然,不一定到了摘果的季节,味道也可能是青涩的。
这时候,
H
先生在自家的楼上,只要望见了,有人在摘枣子,他就会大声呵斥。他并不是舍不得枣子被人摘了,他是想把枣子留到了成熟的时候再摘。
枣树最好看的时候,就是枣树挂满了满树的枣子,而且,是可采摘的成熟的季节。
9
、
10
月时的枣树,满树挂满了成熟的果实,犹如初为人母的少妇。成熟、稳重、端庄,还有一种特别诱人的妩媚。果实饱满而丰硕,在阳光和风霜的作用下,黄里透红,犹如和田玉中的极品——沙枣皮。送入口中,甜润而清脆,咀嚼回味,口齿留香。
这时候,最忙的人要数
H
先生了。
他到处去借竹篙,做打枣子的工具,还要找来外甥帮忙,采摘收拾枣子。枣子成熟了,要及时采摘,不然,那些小鸟就会常来光顾,被它们叼了去。还有,枣子熟透了,就不会那么清脆,口感就会差很多。
H
先生是一个很大方的人。他忙活了几天,采摘下的枣子,也不自己一人独享。他又和妻子一起,把这些枣子分送给小区的人们。中国人有“好东西与人分享”的传统美德,孟子也主张“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
(
《孟子·梁惠王下》
)
这时候的
H
先生,很有一种成就感、幸福感。
初春的季节,正是草长莺飞,满眼泛绿的时候,小区花圃的桂花树,栀子花树,都生出了片片的嫩叶,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
H
先生突然发现这棵枣树,一点动静都没有。皴皱的老皮,龟裂干枯,毫无生机的根根树枝,指刺长空,与周围其它树木的青绿的柔软的枝条,显得格格不入。
H
先生以为他的枣树死了。不觉悲从中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
H
先生本是性情中人。
H
先生大放悲声,用一张
4K
的打印纸,作了一篇祭树文,把它挂在树干上,以寄哀思。
H
先生甚至设想,是有那小肚鸡肚的人,妒忌他独享枣树,心有不甘,暗地里下药害死了枣树。
虽说只是一棵枣树,一棵普通的枣树。但它也是一个生命,它也有好好地活着的权利。世间万物,生命都是平等的。
一棵枣树就这样死去了,大家也并没有特别在意,除了
H
先生。它也就是一棵枣树,一棵普通的早树。
春末夏初的时候,大家原本都以为死了的枣树,慢慢地长出了嫩芽,慢慢地长出了片片的叶子,慢慢地开出了满树的花朵。
原来,枣树并没有死,只是它比其他树生长得慢一些。初春的季节,万物苏醒,嫩叶初生时,这枣树还没有复活的迹象,才给人一种错觉。生活中,有时看到的现象,不一定是事物的真相。只因浮云遮望眼,世相未必看得真。
当然,最高兴的还数
H
先生,他在小区里奔走相告。虽说,只是个误会,可
H
先生对这棵枣树的感情是真的,可算得上是难能可贵的。
作为一棵枣树,一棵普通的枣树,有个人对其心心念念如斯,也不枉为一棵树。
徐玉爱,安徽省宿松中学语文教师,喜游乐山水,不时写点古诗和散文,以寄情怀。
延伸阅读——
征稿: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年终盘点: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一览(关于微刊)
关于写作和投稿的几点建议
《作家天地》文学期刊把“同步悦读”作为选稿基地
特别关注——
投稿指南(点击下方阅读)
《军绿》面向全国征稿
菱湖杯“文旅中国”面向全国征稿
投稿邮箱:tbyd2016@163.com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并阅读更多文章
点击左下角
“
阅读原文
”
关注投稿指南
同步悦读书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国发布的新媒体,旨在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目前拥有一个庞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团队和读者群体。《同步悦读》秉承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理念,引导阅读兴趣,激发创作热情,培养文学新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拥趸。
最新文章
张广友:小区里的保洁工
汪云海:安庆,赴一场文学的盛宴
张国军:布鲁塞尔文化底蕴厚
朱保平:岁月长歌中的古城遗韵|文旅中国
孙驰:千里淮河行|文旅中国
曹水苗:拽着夕阳(外一首)
宁成稳:打扫战场
高小平:光阴荏苒之自贡
陶继森:蓝色手绢(小小说)
张能泉:太极世家,传奇人物——捧读《陈家沟传奇•太极拳传人陈正雷》(上)
徐贺仁:生动的蔬菜(原载《中国三峡》杂志)
王淑霞:笑在冬天里(外两篇)
马秀芳:代牧人家
张新贤:畅游大美新疆|文旅中国
但俊:“峰”景
俞鲲:家乡初冬的暖阳
汪晓佳:和一座县城的情结
王金明:素昧平生遇真善
古志华:填词六首
张龙才:别了!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虞金霞:五十而已
张振华:闲不住的父亲
张永成:相 思(组诗)
《绿潮》第335期|林理:砍树的老墨
唐礼平:好久不见,老庚!
李祥之:“拼命三郎”李树华
梅要:《上海滩》里忆流年
李桂林:修理破烂儿之趣
徐承彬:咋整
高桢:36号病房(小小说)
吴艳华:夏日里的清凉
袁曙霞:颍州西湖|文旅中国
储跃进:又见满山枫叶红
朱美荣:醉美塔川|文旅中国
薛芳:勇者琼瑶,无畏活过
丁翔文:中华饮食文化小记•苏州
徐玉爱:一棵枣树
黎振海:最美汉字
张庆军:晓雨
吴爱民:又见芒花白了头
徐兰英:种菜人
朱群生:权当“耳旁风”
张靖:梦回长安|文旅中国
王惠玲:生活在别处
黄小平:母 亲
吴海伟:乡居•秋夜
章玉林:唯一的词(外三首)
张和敬:风雷激荡吴淞口
胡银福:法治文化公园——花果山
陈世英:我爱上了习作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