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老陈和你说点真话👆
大家好,我是老陈。
纵观千年政治史,那些因独断专行而走向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不必详述具体细节,但安史之乱中哥舒翰的军事决策失误,以及长征途中李德对中国革命规律认知不足导致的挫折,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警示。
站在历史的维度审视,这些令人扼腕的教训无一不凸显出一个共同特征:决策者的刚愎自用与现实脱节。这让我不禁想到一个朴素的治理智慧:为官从政,最重要的品格莫过于清醒的自我认知。
无论是推动发展还是治理地方,都应该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对熟悉的领域多加建言,对陌生的问题虚心求教。
然而在我多年观察中发现,一些干部一旦握有实权,就容易陷入"全能幻觉"。
他们仿佛瞬间成了无所不知的"智者",从天文地理到经济民生,事事都要插手。而近期中纪委通报的贵州省原书记孙志刚,恰恰就是这种典型案例的最新注脚。
孙志刚,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河南荥阳人,1971年2月参加工作,197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曾任第十九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孙志刚和玉米
孙志刚主政贵州期间对农业的一系列激进举措,最令人瞠目的莫过于他对玉米种植的"偏执干预"。
记得当时,孙志刚在谈及贵州脱贫攻坚工作时曾经豪言壮语,声称要摒弃传统思维,实施所谓"超常规、革命性"手段,掀起一场农村经济的产业变革。这种不切实际的大跃进式思维,在他后来的政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尤为值得玩味的是他对玉米产业的态度。仿佛找到了脱贫的"灵丹妙药",他执着地推动玉米种植面积的大幅调减。
具体数据让人触目惊心:计划在3年内将全省1280万亩玉米耕地骤减至250万亩,其中鲜食玉米150万亩,青贮玉米100万亩。这意味着要砍掉整整1030万亩玉米田,改种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饲草饲料等所谓"高附加值"作物。
在我看来,领导干部心系民生确实值得肯定,但过度干预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往往会带来事与愿违的后果。贵州这场轰轰烈烈的玉米调减运动,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地无三尺平"不仅是对贵州地貌的生动描述,更蕴含着几代农民用生命和智慧积累的耕作经验。何种作物适合本土种植,这种深植于乡土的智慧不是某个领导一拍脑袋就能推翻的。
令我痛心的是,这场贸然的农业改革最终酿成了多输的局面。玉米产业被强行压缩,而取而代之的经济作物却难以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
决策者高调推行改革时信誓旦旦,离任时却将烂摊子留给了基层农民。我至今记得央视曾对此事进行过深度报道,但遗憾的是,当地农民依然需要在改革余震中艰难求生。
农业生产规律不以领导意志为转移。在这场看似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背后,是无数农民被迫承受的阵痛与迷茫。
酷吏傅政华
傅政华,男,汉族,1955年3月生,河北滦县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分校法律专业毕业,法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傅政华的专横跋扈可谓让人印象深刻。当年他担任司法部长期间,因一起东北监狱的越狱事件,竟然推出了一个极其荒谬的管理制度。
他不顾基层警力实际情况,强制要求全国监狱实行24小时不间断人工监控,这种机械式的管理方式被基层警员无奈地称作"瞪眼班"。
面对各地的质疑和反对声音,傅政华不是采取合理协商,反而祭出威胁大棒,扬言"不撤床就撤职"。更令人愤慨的是,当这一非人性化的政策导致基层干警伤亡率攀升时,他不但没有反省政策本身的问题,反而颠倒黑白,把责任归咎于基层干警素质低下,甚至冷血地嘲讽"值个夜班都能把自己值死"。
这种暴虐的行政作风,让他在公安、司法系统基层警员中落下了"酷吏"的恶名。
如今,傅政华自己也落入法网。我采访过许多监狱系统的基层干警,他们普遍希望这位前司法部长能亲身体验一下当年他强推的"瞪眼班"滋味。这或许就是天道轮回的最好注解。
孙志刚和傅政华的沉沦,实际上印证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那些违背自然规律和科学常识、独断专行的官员,终将在历史的审判席前低头。
这两人身上都打着鲜明的烙印:狂妄自大、独断专行。他们不是秉持为民服务之心,而是怀着"舍我其谁"的傲慢。
孙志刚罔顾贵州山区农业生态,傅政华漠视基层警员的生命安危,这些决策不仅摧残了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更是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切身利益。
揆诸历史,这些目空一切、违背规律的决策者,无一例外都沦为了历史的笑柄。无论是破坏特定系统的运行规律,还是干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这些僭越者最终都难逃历史的清算。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精彩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