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机制

教育   2024-11-16 22:27   云南  

【作者简介】齐付清,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善用‘大思政课’协同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22VSZ1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现代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治理”(22JJD810002)、云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研究”(CY2262420217)阶段成果。


【摘  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是推动中华民族赓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不断强化思想引领机制建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遵循“两个结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强化培育践行机制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不断推动传播弘扬机制建设,切实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三重机制相互作用、彼此联结,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思想引领机制;培育践行机制;传播弘扬机制


一、研究缘起与文献述评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现代样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面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是助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内生动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深刻认识和整体谋划,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向未来,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仅是理论命题,更是关涉全体中华儿女生存发展的实践课题。因此,要始终坚定正确的原则方向,在思想引领、培育践行、传播弘扬等方面,协同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命题自提出伊始,就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当前,学界已经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一是全面系统分析和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深刻内涵、重大意义、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将历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刻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内生之需、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学理建构之需、是回答世界之问与世纪之问的时代之需。以价值为导向,科学分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意义,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于接续中华古老文明、激活中华文明活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以实践为导向,准确揭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进路,认为要在准确理解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的完整涵义基础上,坚持“两创”方针建设中华民族当代文明,进而达成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核心的文明共识理念。二是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相结合进行研究,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的标识性概念,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应运而生,两者是紧密联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三是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联系进行研究,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在逻辑向度、意蕴向度、实践向度三个向度上相互耦合形成同频共振效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涵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力量的动力源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精神力量。


总体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聚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机制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面向“第二个百年”历史方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豪迈壮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因而,聚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机制,探析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进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鉴于此,本文将聚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命题,以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现实指向,拟从思想引领机制、培育践行机制、传播弘扬机制三重维度系统阐释新时代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进路。通过思想引领机制建设,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通过培育践行机制建设,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人心,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通过传播弘扬机制建设,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凝聚力、传播力和影响力,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三重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深入发展,切实增进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自豪感,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盈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动能。


二、思想引领机制: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


中华文明是推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精神支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面向未来,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始终坚守正确的方向指引,将党的领导贯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文化自立自强,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切实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凝聚中华儿女共同精神、共同情感,指导中华儿女的行为实践,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之基。


(一)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方向和政策的稳定性


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根本保障,更是百余年来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源所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为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推进中华文明永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文化担当和历史自觉”,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更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准则,将党的领导贯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领导权,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大势紧密契合。思想是实践的先导,具有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思想上统一一致,才能有效推动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关乎中华儿女思想意识的凝聚、价值观念的塑造。因此,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文化引领作用,牢牢把握中华文化建设的领导权。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传承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因时因势地制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工作方针,切实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深入系统开展,不断建构起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文明形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更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各环节、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关于文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与党的民族工作思想相融通,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举措具有长期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性,切实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二)遵循“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和制度创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绵延千年仍旧璀璨夺目。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思想,在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之中,引领着中华民族阔步向前。立足当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探索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实现中华文明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遵循。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须遵循“两个结合”,“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为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夯实文化根基。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贯通马克思主义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始终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华文化的伟大智慧,创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任务,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建设方针,社会主义文化开始形成,为中华民族建设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崭新论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切实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进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样态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崭新论断,成为指引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指针。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更要始终遵循“两个结合”的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为实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文化根基。


(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知识和话语体系


中华文明是中华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传承中共同创造的文化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基因。环顾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范围内各种思潮暗流涌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不断增强,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岿然屹立的根基。立足“两个大局”,面对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更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将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贯穿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之中”,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中华文化知识体系,以中华文化知识滋养全体中华儿女。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仰和强大信心,中华文化是涵养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精神根基。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要注重发掘和阐释中华文化内涵,依托丰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知识体系,以中华文化知识浸润全体民众。通过发掘中华文化中所深蕴的精神品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等,厚植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根基。通过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陈列在祖国大地上的文化遗产、记录在典籍中的文化故事焕发新的生机。挖掘阐释中国传统文艺、建筑、风俗等传统文化资源,构建中华文化知识体系,加强中华文化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推动中华文化深入人心。


推动文化自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推进下,世界格局发生深刻转变,然而,我国的国际话语权相较我国综合国力还相对弱势。身处百年变局中的中国,我们要矢志不渝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使中华文化能够与世界主流文化相抗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动力优势,制定统一规范的中华文化传播制度,加快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文化影响力和国家话语权。为解决人类文明冲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世界文明和谐共生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三、培育践行机制: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人心


文化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带领中华民族攻坚克难、勇往直前,激励中华儿女奋勇争先、踔厉奋发,始终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呈现,是中华民族接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联结贯通中,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繁荣发展,切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人心,为维护边疆稳固、国家安全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为增进民族团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认同基石。


(一)赓续中华文脉,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进程中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深厚的文化滋养,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根基。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赓续中华文化根脉,不断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使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民族共创共享的文化精华。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冲击而不变,始终是引领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精神支撑和中华儿女奋勇拼搏的推动力量。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始终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广泛传承。在现实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党和国家政策为指导,上下联动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基层、进入寻常百姓家。推动中华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中华文化入脑入心入行,使中华文明真正浸润全体中华儿女,并用以指导全体中华儿女的行为实践。


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物质文化保护与精神文化传承同向同行。在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方面,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挖掘、阐释、传承力度。国家层面,通过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收藏、展示好历史典籍;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层面,要积极落实党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运用博物馆、文化展览馆等展示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加深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了解。基层社会应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遗产,通过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收藏和展示好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班,传播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文化传承弘扬方面,要提炼展示好中国传统文化,并依托基层社区,开设诗词、书法、国画兴趣班等,使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通过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开展集中培训和送教上门等方式,切实提升全体人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和水平。依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好中华文化,“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推动中华文明广泛传播、全面推广。


(二)增强文化自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在长期历史中发展沉淀、共有共享,具有精粹性的内容与品质,是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动力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原初动力,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注重弘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凝聚全体人民的共同心理,强化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其安身立命、接物待人乃至治国安邦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精神禀赋等的总和,是一个自古及今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精神谱系”。中华民族精神熔铸在各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指导着各族人民的行为实践。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通过“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在学校、社区、机关等公共场所,展示诸如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斗争事迹;展示黄文秀、张桂梅等“时代楷模”的典型事例,并“以具象化、情感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英雄模范先进事迹感染全体人民。广泛开展中华民族精神宣讲活动,弘扬中华儿女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各地应结合本区域实际,挖掘区域内的模范人物、先进典型,讲述他们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事迹,使各族人民都能切身感受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情境氛围中带入自己的情感,实现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的统一”,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认同与践行。


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发挥共有民族精神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使中华儿女在中国精神中感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凝聚力。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精神,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都是各民族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要矢志不渝发掘中华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加大民族精神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激励各族人民勇毅前行的精神动力。依托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强化家国情怀中凝聚社会个体的精神共识”,增进各族人民的家国意识。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凝聚各族人民意志、提振各族人民底气,汇聚起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强化思想引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当代呈现,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构成。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凝聚社会意识和力量”,为推进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奠定精神基石。


中华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文化沃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始终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中。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以共有价值观塑造各族群众共同理想信念。


国家层面,要更加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目标要求、方式方法,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地方层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的引领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机制创新,不同地域要立足当地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及推广普及机制。利用宣传墙、宣传栏、橱窗、户外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宣讲等方式,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常态化,加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了解与认可,“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通过组织人民群众集体观看相关视频、纪录片以及文艺演出等方式,强化集体记忆,引发各族群众情感共鸣。在学校教育中,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不同学段思政教育之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边疆民族地区要立足当地现实状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翻译为当地民族语言,引导各族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不断坚定各族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四、传播弘扬机制:扩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各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在数千年历史演进中,以其突出的连续性和包容性,推动着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崛起。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的广泛传播与弘扬,切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立足国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方向,发扬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面向世界,要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深化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度,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坚持人民至上,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创新创造的主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始终的工作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汇聚力量。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关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基础性事业,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的抓手,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全体民众的文化权益。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②作为文化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设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组织人民群众参与中华文化宣传展示活动;通过举办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百姓日常生活,满足各族群众日常文化需求;通过打造农家书屋,购置经典名著、科学技术、少儿绘本等不同类别书籍,满足不同群体文化诉求。依托传统节日,组织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共享美食,共同唱跳,积极营造传承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通过打造中华文化长廊,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文化等,“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导各族人民爱家爱党爱国,以实际行动共创美好生活。


传承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文化产业要紧密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文化产业。凝练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统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紧密融合。打造诸如“故宫”“长城”等具有中国象征,以及“新疆国际大巴扎”“拉萨八廓街”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区,通过实施消费惠民政策、完善交通服务、优化景区管理等方式,吸引更多群众前来旅游参观,真切体验绵延千年的中华文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通过实施中华文化品牌战略,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文化品牌。依托文学、艺术、影视等行业,打造富含中华文化基因的文学作品、影视剧、舞台剧等,展示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浸润全体中华儿女;依托传统服饰、手工艺等特色资源,打造诸如汉服、陶瓷、刺绣等品牌,在商业活动、经济发展过程中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二)坚持与时俱进,宣传普及中华文明标识和文化精髓


“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质,也是中华文明始终焕发生机与活力的重要特征。“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文化之所以总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就在于中华文化本身始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征程上,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炼展示中华文明标识和文化精髓,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


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紧密结合我国文化建设新样态和当代世界文化思想新境况,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坚持古为今用,不断推陈出新,实现话语、形式、机制创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结合新形势新条件,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中华文化的良好风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文化力量。立足当代中国,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直面接踵而至的各类风险挑战,“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以中华文化凝聚全体人民共同情感,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发展方式、发展格局创新,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新的时代内涵,在历史进步中实现中华文化进步。面向当今世界,要在世界之变中坚定文化定力,不断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打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同时,不断拓宽中华文明的辐射空间,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实践层面,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通过凸显中华文化符号,展示中华文明标识,传播中华文化精髓,使中华文化浸润百姓日常生活。中华文化符号是对中华民族文明标识的对象化表达和意象化呈现,凝结着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经历、共同历史和共同记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信仰之基。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精髓,打造具有象征性、代表性的共同文化符号,建立“专门针对‘中华文化符号’的宣传、教育、普及机制”,大力弘扬、深度推广中华文化象征,加深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创新中华文化宣传和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在社会公共生活场域,通过悬挂国旗、国徽等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中华文化符号,营造浓厚的中华文化符号氛围。依托公共基础设施,展示好中华文明标识,比如运用彩绘的形式展现长城、中国龙等具有中华文化意蕴的符号,切实提升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知,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


(三)坚持开放包容,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与品格,同时也是中华文明赓续发展、延绵不绝的动力之源。“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坚持开放包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关键因素。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以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融通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加强与世界文明的交往交流,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融合发展,共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久弥新,历经岁月的磨砺仍熠熠生辉,就在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历史底蕴,始终以平等开放的心态取各国文明所长,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不断汲取世界多元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立足国内,要凝练中国传统艺术等文化,创作出深蕴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并兼具独特美学韵味的中国传统戏剧、舞台剧等,推动中国传统文学、戏曲、歌曲等走向世界舞台。传承中国传统服饰、刺绣、陶瓷、饰品等工艺,支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推动中国传统手工艺走向世界。发掘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针对鲁菜、川菜、粤菜等八大菜系,学习西方饮食行业的发展模式,探索适合我国餐饮的全球推广路径,扶持相关餐饮品牌发展,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通过深耕中国传统艺术、手工艺、饮食文化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推动中华文化全方位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识,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面向世界,要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深化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增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深度融合,共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始终倡导交通成和、共生并进、保合太和,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始终坚守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往交流。通过搭建文明交流互鉴平台,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依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机构,通过举办“中美文化年”“亚洲文化年”“中法文化年”等,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举办文物展览、艺术展演等,加深我国与其他国家民众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与认可。通过加强民间组织之间友好往来,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推进文明互学互鉴。深化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各国民众相知相亲,达成世界多样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状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伟大事业。立足“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有助于赓续中华文脉,谱写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有助于“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有助于在世界多样文明激荡中站稳中华文化立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思想立场,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立自强;要坚持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人心;要科学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原则特征,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广泛传播。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坚定全体中华儿女的“五个认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陈   燕
执行编辑:伍琼华





文章刊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篇幅限制,注释从略。若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往刊浏览:

1. 2024年第3期全文链接

2. 2024年第2期全文链接

3. 2024年第1期全文链接

4. 2023年1-6期(总第206-211期)总目全文链接

5. 2022年3-6期(总第202-205期)总目全文链接


云大马院
学院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