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结果分析
对于RA(Result Analysis)的用途,可以用在方方面面,比如:库存管理生产管理以及财务核算。首先我们从财务核算的角度来看RA具体有何用处。
在财务核算中,我们经常会在月底对于目前未完成的业务根据一定财务核算规则进行评估(已发生的成本、收入),并将结果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这便是RA的用途。
比如一个生产工单到月底还没完工亦或是一个项目到月底还未完结,那这张工单或项目的收入、成本该如何体现在报表上呢?RA的作用便在这时体现,将工单未完工但已经吸纳了一定料、工、费的部分的成本在报表上体现为在制品,把没做完的项目基于进度百分比、成本百分比或者某个里程碑节点进行收入、成本确认。
总结来说RA可以理解为一种评估方法,通过定义的方法,把未完工状态下的成本和收入进行计算,使其结果产生的会计凭证符合会计准则并最终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当然RA的评估只是临时的结果,在相应的工单、项目完结后,RA结果会自动取消,体现为实际的成本与收入。
路径:
T-code:OKG1
上图是SAP提供的标准结果分析码以及笔者常用的WIP分析码。
000002:生产订单在制品计算使用
000003:成本收集器在在制品计算中的使用
MBMF01;客制化在制品分析
路径:
T-code:OKG2
类似于差异版本,系统也允许配置多个结果分析版本,其中0版本是传输到FI产生会计凭证的,其他的可以作为比较的版本。
我们可以扩展理解,只要涉及评估性质的事项,因为评估的方法、规则不同,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不过最终要拿一个结果来使用的。
双击行项目↓
1) “財務会計へ転送”表示结果分析的值要传输到FI产生会计凭证,需要在T-code:OKG8中配置相应的会计科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用OKG8修改科目的配置,此处的需要先去除,然后才能在OKG8中修改配置的科目,修改完OKG8,记得把这个勾再打上
2)这四个勾选是用来确定哪些对象使用此版本进行结果分析,比如如果要对无物料生产订单进行结果分析,就需勾选“製造指図 (品目決済なし)”,如果要对内部订单进行结果分析,就需勾选“内部指図およびサービス指図 (収益なし)”。
3)“登録/消費の分割”,是指在OKG4“定义结果分析更新”时,创建和用途可维护不同的成本要素。如下图:
勾选此选项后,在OKG8中会出现【残高/登録/消費】項目
※【残高/登録/消費】是为了不同的评估结果过账到不同的会计科目上(比如正数在制品是一个科目,负数在制品是另外一个科目)。
4)“削除可能”,是指结果分析的值可以删除。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删除,再次执行结果分析会覆盖前一个值。
5)“割当/結果分析キー 主键值”和OKG5的配置有关,如果要按照每个结果分析码分配成本要素和行项目标识的关系,则勾选此处。一般默认是勾选的。“更新/結果分析キー 主键值”则和OKG4的更新配置有关,勾选则表示按照结果分析码配置更新的31类别成本要素。
路径:
T-code:OKGC
在这一步中,定义在制品计算的评估方法。通过此操作,将创建管理领域、结果分析key、结果分析版本和系统状态之间的链接。
在注册新的评估方法时,需要指定在制品是按目标成本还是实际成本进行评估。
实际成本的在制品
以下状态代码与该组件的在制品计算相关:
PREL:订单已部分释放
REL:订单已释放
DLV:订单已完全转移
TECO:订单已技术完成
在状态为PREL或REL时,在制品按订单的实际借方记录进行计算。
在状态为DLV或TECO时,将取消在制品。实际成本记录中的借方和入库的实际借方作为该状态的差异被取消。
当按实际成本计算在制品时,需要为管理领域、结果分析版本和与在制品计算相关的状态的结果分析关键字的各组合登录评估方法。此评估方法需指定以下内容:
订单状态为PREL时的在制品计算方法
订单状态为REL时的在制品计算方法
订单状态为DLV时的在制品计算方法
订单状态为TECO时的在制品计算方法
在按实际成本计算在制品时,需要确保在期间内注册和结算的在制品可以被后续取消。通过定义可以进行取消的评估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点。
操作步骤
在状态为PREL时,输入状态编号“1”。系统将生成结果分析类型F(在制品计算)的评估方法。
在状态为REL时,输入状态编号“2”。系统将生成结果分析类型F(在制品计算)的评估方法。
在状态为DLV时,输入状态编号“3”。系统将生成结果分析类型Z(在制品计算及结果分析数据取消)的评估方法。
在状态为TECO时,输入状态编号“4”。系统将生成结果分析类型Z(在制品计算及结果分析数据取消)的评估方法。
使用结果分析类型F的评估方法计算的值,将根据结算时的记录规则传递到财务会计管理中。在财务会计中,该数据将作为在制品库存进行资本化。
使用结果分析类型Z的评估方法计算的值在结算时将中止在财务会计中的在制品库存资本化。
在状态TECO的评估方法中,如果订单未达到状态DLV,则订单的在制品将被取消。
举个例子:
针对收入型项目(也称为客户型项目)基于进度百分比计算收入、成本的RA(结果分析)进行逻辑说明。
1) 评估方法的基本逻辑如下:
可以按收入进度作为POC,即POC=实际收入/计划收入
可按照成本进度作为POC,即POC=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也可以按照数量(销售订单可按发货数量或者开票数量,项目需以特殊的统计指标来记录计划数量和实际数量)作为POC,即POC=实际数量/计划数量。
2) 然后系统根据POC去计算应确认成本和应确认收入,比如以收入进度作为POC,则应确认成本=POC*计划成本=实际收入/计划收入*计划成本,应确认成本即Cost of sales(销售成本),应确认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额计算为WIP(负值)或未实现成本(正值)。
3)所有RA在本期间的计算都是先计算累计的值,然后减去前期已经计算的值,作为本期间的值。
路径:
路径:
T-code;OKGB
这一步的配置目的是把行项目标识(可以理解为结果分析的分类)和成本要素(实际发生在成本对象中的成本)进行分配。
这里配置的注意点为对于和作业有关的43类别的成本要素,需要维护维护成本中心和作业类型的掩码,并注意补齐前置零。
路径:
T-code:OKG4
实际成本评估的在制品
指令的借方和贷方被分为以下组别:
所有借方,如物料抵消、内部活动、外部活动和间接费用,都必须分配到类别K(原价)的行ID中。
每个借方转账会注册在使用该原价要素的每个借方転账中,这个值会在更新定义中指定的结果分析原价要素(原价要素类型31)上进行更新。
所有贷方,如物料出库和指令结算等,都必须分配到类别A(已结算原价)的行ID中。
每个贷方转账会减少在制品。
我们以[ZBMF01]这个生产订单计算在制品的结果分析码为例进行说明,这里的目的是把行项目标识和结果分析类别匹配到31类别的成本要素中。其中类别A表示已结算的成本,对应生产成本科目,类别K表示实际投入的成本。
路径:
T-code:OKG8
结果分析Key:
WIPR - 需要资本化成本的在制品
WIPO - 可选择资本化成本的在制品
WIPP - 禁止资本化成本的在制品
如果以实际成本计算在制品,且基于入库的制造指令贷方大于最终日的实际成本指令借方时,未实现损失准备金将自动注册。在这种情况下,将登录以下结果分析KEY:
RUCR - 未实现损失准备金(需要资本化的组)
ROCU - 未实现损失准备金(可选择资本化的组)
RUCP - 未实现损失准备金(禁止资本化的组)
这里的注意点是这里的损益科目(P/L科目)不能配置为成本要素,因为系统逻辑对于结果分析涉及到的损益科目,都是评估出来的,并非实际发生在成本对象中的实际成本,因为不需设置为成本要素。
我们来总结一下配置逻辑,首先是定义结果分析码和评估版本,评估方法,然后是定义行项目表示,把成本要素(指实际发生在成本对象中的成本要素)和行项目表示进行分配,然后把行项目标识和31结果分析的成本要素分配,最后通过OKG8把结果分析类别(结果分析类别和OKG5分配中的“必须资本化、可选资本化”列有关,见下图)和会计科目做匹配。
作者:翟斐群
审核:郑 浩
编辑:朱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