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李白之名
人们脑海中便会浮现出
飘逸绝尘的“诗仙”形象
贺知章第一次见他,说他是“谪仙人”
杜甫也是他的“小迷弟”
赞美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看看撒贝宁如何描述李白
你的作文素材+1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李白篇”
带你了解诗词背后的李白
拜师学道 离乡远行
公元705年,年幼的李白与父母一起,跟随商队由西域迁往蜀地。
李白年轻时,在渝州去拜谒时任渝州刺史的李邕,此人自负好名,李白谒见时,因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李邕处处看他不顺眼。
20多岁的李白没有选择低眉顺眼,而是用诗词回敬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以大鹏自比,这只大鹏只差一阵大风,便可以将他送上九万里高空的青云之上。那种自信甚至是狂傲,跃然纸上。
庄子的逍遥游塑造的“大鹏”,其实是一个自由逍遥的形象,但李白把大鹏转化成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李白的志向是“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他先要报效家国,再去归隐田园。
诗剑漫游 行侠天下
青年时期,李白仗剑漫游,遍览名山胜景,留下了许多知名的诗篇。听李白吟诵自己的诗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勇敢者先享受人生,李白就是这样勇敢去闯的人。
在多少灰暗时刻,很多人靠着“天生我材必有用”,顽强地面对人生挑战。正是这样一种跨越千古的精神力量,才能让后世之人反复与李白产生共鸣。
凡尘谪仙 壮志难酬
公元742年,李白以白身之姿入长安,意欲实现“谋事一国”的宏伟目标。他在紫极宫与秘书监贺知章会面,此次会面中贺知章读到了他写的《蜀道难》。
风流倜傥的李翰林,是我们最熟知的李白形象。在长安,潇洒不羁的他留下了许多民间传说。
公元744年,李白上书请求“还山”,玄宗即日恩准“赐金放还”。
李白看清现实后也选择过好当下的人生,甚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诗仙”且乐且珍惜,潇洒旷达从不纠结,配得上一个“仙”字。
壮心不已 望尘仙去
李白一心报国,参与了永王军队期望讨伐安史乱军,然而永王不服肃宗号令兵败身死,李白因此获罪。公元759年春,流放途中的李白在白帝城遇赦。这里和他自小生长的蜀地近在咫尺,李白却没有回去。走到暮年,他又有哪些心里话想说?戳视频↓
李白的一生虽跌宕起伏
却始终坚守着赤子之心
点击【阅读原文】
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看“诗仙”李白的生平
在《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中
如何重新讲述
▍主编:梁 妙
▍编辑:寇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