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杂志刊发文章: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民生   2024-11-11 08:18   内蒙古  

  地处中国北疆,拥有4200多公里边境线,内蒙古自治区内连八省、外接俄蒙,历史上曾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如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地理位置独特,向北开放优势明显。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筑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的联通,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不断做好向北开放这篇大文章,内蒙古先后出台《关于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实施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促进条例》,重点从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区域协作互动等方面推动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质升级。

  2023年口岸进出境货运量达1.078亿吨,同比增长84.5%,刷新货运量纪录,成为我国沿边陆路口岸首个货运量破亿吨的省区;充分挖掘中欧班列中通道、东通道口岸枢纽节点运能潜力,过境中欧班列数量稳步增长,占全国开行数量近半数;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965.3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排名晋升2位,增速位列全国第3位,再创历史新高……

  依托显著的区位优势和口岸通道集群优势,内蒙古正充分释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牵引和辐射作用,努力推动构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开放格局。

  畅通向北开放大通道

  在我国重要能源进口通道、毗邻蒙古国南戈壁省两大矿山的甘其毛都口岸,一辆辆满载煤炭、铜精粉等矿产品的货车排成长龙,借助智慧监管模式,实现30秒抬杆放行、快速过境;

  向东460多公里,是中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和中蒙两国唯一铁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旅检大厅中探亲访友、跨境旅游及经贸往来的客商络绎不绝,装满新鲜蔬果的货车则驶上中蒙农产品“绿色通道”,隔天便能端上蒙古国百姓的餐桌;

  在“东亚之窗”满洲里,装载着俄罗斯板材、粮食等货物的集装箱,从俄罗斯宽轨列车换装到中国准轨列车上,发往全国各地……

  这些开放口岸,自西向东,从1个到20个,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内蒙古自治区4200多公里边境线上,串珠成线,成为中国向北开放的必经通道和重要网络。
 
  近年来,内蒙古着力从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口岸差别化定位、智能化改造等方面持续优化口岸建设,形成多方位、立体化的口岸开放格局,中国向北开放的大通道不断畅通。

  完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坚实支撑。基础设施滞后、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较低,曾一度制约边境口岸的通关速度和运输能力,内蒙古着力解决这些堵点。仅2023年,内蒙古就下拨2亿多元口岸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44个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投资7.2亿元。11个陆路口岸恢复客货双通,满洲里公路口岸整车出口大幅增长,二连浩特口岸实现8座以下小车常态化双向运行……

  随着集二铁路贲红至二连段能力补强工程全线开通、满洲里铁路口岸站国际货场扩能改造工程建成投用,满洲里、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过货能力分别达7000万吨、1700万吨,内蒙古联通欧亚大陆桥的“钢铁大动脉”更加畅通快捷。内蒙古全部枢纽口岸和重点口岸已全部开通一级以上公路,向北开放公路网运行效率更高。包头、二连浩特航空口岸相继获批,6个航空口岸组成的空中交通网越织越密。建成10条对蒙跨境输电线路,年供电量约14亿千瓦时,成为与毗邻国家能源合作典范。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照日格图表示,内蒙古各个口岸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差异化且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口岸群发展转变,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差别化定位三大功能组团,推动相邻口岸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内蒙古漫长的边境线上,分布着20个对外开放口岸,其中14个陆路口岸承担了约95%的中蒙陆路运输和65%以上的中俄陆路运输任务,全国3条中欧班列大通道中有2条经内蒙古出境。为进一步解决口岸同质化竞争、孤立式运行问题,更好将口岸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内蒙古着力打造三大口岸功能组团。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郭周明介绍,这三大口岸功能组团分别以满洲里口岸为核心,形成以国际贸易、商贸服务和跨境旅游为主导的东部口岸功能组团;以二连浩特口岸和呼和浩特航空口岸为核心,打造以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加工制造等为主导的中部口岸功能组团;以策克、甘其毛都公路口岸为核心,打造以能源和矿产品进口加工为主导的西部口岸功能组团,通过组团实现相邻口岸功能互补、发展协同。

  全面建设“智慧口岸”和“数字国门”,资源要素跨境流动更高效。在全国首例AGV陆路跨境运输示范点,记者看到一辆辆载有煤炭集装箱的无人驾驶货车沿指定路径行驶,自行穿梭于中蒙边境之间,相较于传统方式更加清洁高效。

  作为内蒙古货物通关量最大的公路口岸,甘其毛都口岸每天入境货车超千辆,对口岸通关效能提出高要求。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副主任秦瑞强介绍,2023年甘其毛都口岸过货量达3812.7万吨,比上年增长105.5%,快速增长背后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式联运模式。

  以满洲里、二连浩特智慧口岸全国试点建设为牵引,内蒙古全面推进“智慧口岸”和“数字国门”建设。全区12个公路口岸中的10个已实现智慧化通关,货物进出境通关验放时间进入“读秒”通关阶段。

  郭周明表示,内蒙古持续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大力实施口岸扩能改造和智能化改造,提高通关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缩短了中国东部、南部省区市物流“西进北上”俄罗斯、蒙古国等国的时间,加快了欧洲商品“东行南下”中国的速度。

  2023年全区口岸接卸了约14%进口煤炭、11%进口化肥、6%进口铜矿砂……中国北向通道畅通高效。

  本地开行中欧班列量质齐升,国际物流赋能开放发展。从2016年度的33列,到2023年创历史新高的429列,内蒙古开行中欧班列年均增长37.8%。截至2023年底,全区累计组织开行中欧班列1878列,载运集装箱18.13万标准箱;开行线路共计19条,通达中欧中亚9个国家、24个城市。

  内蒙古还探索在政府引导下进行中欧班列的市场化运作,出口方面组织发运本地特色定制班列,依托中欧班列实现本地产品外销。2023年底,内蒙古开行本地农副产品、奇瑞汽车、跨境电商去程班列近40列,实现大幅增长。进口方面,组织特色产业定制回程班列,助推进口木材、粮油、钾肥等落地加工,口岸进境资源落地加工均有突破和提升,口岸资源与区内加工企业供应链条初步形成。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是内蒙古向北开放的题中之义。当前,内蒙古正充分发挥《内蒙古口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规划引导作用,加快建设千万吨铁矿石、百万吨粮油、万吨畜产品进口加工基地,着力强化边腹联动协同发展,做大做强口岸大宗商品进口规模和区内大宗资源落地加工产业集群,推动进口资源在国家规划的沿边产业园区落地加工,加快形成“口岸+腹地”“口岸+园区”的联动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更好地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

  用好资源和政策优势发展泛口岸经济。内蒙古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积极发展泛口岸经济。全区口岸围绕进境大宗商品落地品类,已形成煤焦化工、粮油深加工、木材加工、羊绒加工等八大落地加工产业,目前进境大宗商品区内加工转化率已达到52%以上。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实现了口岸一体化管理、承接口岸入境资源落地加工。秦瑞强表示,甘其毛都口岸发挥蒙煤贸易体量大的优势,创建甘其毛都蒙煤交易平台,定期发布蒙煤价格指数。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煤炭物流仓储、果蔬出口加工、边境互市贸易、清洁能源等领域,吸引更多项目在口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为全国首批陆运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满洲里以粮食加工为突破口培育口岸经济。在内蒙古首个铁路口岸边民互市贸易点——满洲里铁路口岸互市贸易点,满载油菜籽、亚麻籽、燕麦等产品的中欧班列直接开进园区,由园区内的企业落地加工。

  “满洲里区位独特,连接着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大市场,可以发挥小城市四两拨千斤的大口岸作用。”满洲里市委书记于伟东表示,满洲里加快推进国际陆港建设,着力做好“过”“落”“加”“拓”四篇文章,在全力保障口岸畅通的同时,大力发展木材、液化石油气、粮食等进口资源落地加工产业,推动化工集中区建设,延伸进口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加快构建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的口岸发展新格局。

  二连浩特市是全国首批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地区之一,借助“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8000元人民币以下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优惠政策,“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正成为当地发展口岸落地经济的重要抓手。目前,二连浩特口岸落地加工企业有17家,进口的商品包括亚麻籽、山羊绒和冷冻牛肉等。二连浩特跨境经济合作服务中心主任孙维麒介绍,互贸落地加工已成为沿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了“边民增收入、企业得发展、政府创税收”的多方共赢。

  推动口岸功能向腹地延伸,构建开放经济新格局。作为内蒙古外贸的领头雁,巴彦淖尔市充分发挥现代农牧业产业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聚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五原县这座西北小县城,是全国最大的向日葵种植县,每年葵花籽贸易额占全球六分之一,全县聚集着200多家外贸企业。

  走进五原县民泰农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全自动的生产设备正快速运转,机器轰鸣中剔除了葵花籽里的尘土和杂物,精选后,干净饱满的葵花籽装入包装袋,将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走向中东、欧洲等地。“公司年出口贸易额达4亿元,产品远销德国、韩国、埃及、土耳其等几十个国家。”公司总经理王飞表示。

  依托口岸优势,带动腹地经济发展,是内蒙古打造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内蒙古大力推动口岸功能向腹地延伸,其中呼包鄂乌与各个口岸协同互动,乌兰察布与二连浩特通力发展,甘其毛都等口岸与巴彦淖尔、阿拉善形成能源资源进口加工基地的优势互补,构建起各具特色的开放经济新格局。

  今年前三季度,内蒙古外贸成绩单亮眼,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536.6亿元,同比增长11.7%,高于全国6.4个百分点,全区外贸进出口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由全国第12位(8月份)跃升至第6位。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增速可实现10%的增长目标,进出口总额将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100亿元以上。贸易业态日趋丰富,二手车出口、边民互市贸易、跨境电商等贸易实现大幅增长。

  郭周明表示,内蒙古拥有“内连八省近京畿、外接俄蒙通欧亚”的战略区位优势和广阔市场空间,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只要把口岸集群和中欧班列东、中通道大枢纽的独特作用发挥好,不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开放型经济质效将进一步提升。

  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内蒙古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内蒙古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全域大开放,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树立“内蒙古地处边疆但并不边远”“开放向北着力但不局限于北”“深化区域合作也是开放”的理念,把内蒙古的开放放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把握,对内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北三省等的交流合作,对外继续瞄准俄蒙、日韩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扩大经贸往来,全力打造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

  深化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内蒙古深度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方案,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推进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京蒙科创产业园、蒙东人才科创园建设,推动兴安盟创建国家现代畜牧业试验区,做大做强赤峰市铜基新材料和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铝基新材料产业,创建呼伦贝尔等国家滑雪旅游度假地,集中力量打造满洲里、二连浩特综合枢纽口岸。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好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调整配合工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争取黄河大保护大治理取得新成效。加快建设呼包鄂乌城市群,落实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若干举措,支持呼包同城化发展。

  内蒙古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全面落实粤蒙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蒙青、蒙甘、蒙陕、沪蒙协议各项任务落地。

  区域合作背景下,招商签约会隔三差五召开,大大小小项目遍地开花,新能源等头部企业纷纷落户……内蒙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一批产业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此落地生根,形成“孔雀西北飞,凤凰来筑巢”的产业新现象,蓬勃发展为西部产业新高地。

  例如,在老工业城市包头,光伏硅产业迅速成势,短短几年吸引协鑫、通威、大全等国内头部光伏企业落户,成为单晶硅和多晶硅全国产能最大的城市;作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通辽,风电装备业快速发展,吸引多家风电整机和零配件企业入驻,逐步构建起完备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链条;能源强市鄂尔多斯,大力培育风光氢储一体化产业链,全球首个绿氢替代煤炭生产烯烃项目、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等大项目纷纷落地,新型产业生态正在孕育……

  “承接产业转移,就是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为先进的生产要素寻求更具优势的地域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厅长王金豹说,接下来,内蒙古还将瞄准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盯住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制造业500强,牵住头部企业、群主企业、链主企业,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

  以自贸区创建工程引领制度型开放。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自贸区创建工程”,将争取创建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关键举措,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推出一批基础性改革事项和高水平开放举措,提升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功能,深化与蒙古国、俄罗斯在农牧业、能源矿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全力推动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创建自贸试验区,离不开打造独特的优惠政策、经济资源、政策自主权。作为首府城市,呼和浩特拥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等特色优势。呼和浩特综保区充分发挥班列与“区港联动”互补优势,积极探索构建天津港过境至中北亚、欧洲的货物及国内进出口货物在呼和浩特集散。呼和浩特市商务局局长廖雁渝介绍,呼和浩特通过自贸区创建带动改革创新提速,推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提出“五个一批”,即打通一批办事渠道、搭建一批贸易体系、布局一批外贸业态、提升一批竞争能级、深化一批交流合作,并重点推动45条量身打造的改革事项落地落实。

  边境口岸和其他盟市也加快融入自贸试验区创建工程。赤峰保税物流中心自主搭建了赤峰全球购跨境电商平台,推动居民消费实现再升级。乌兰察布市持续推进综保区申建,推动实施北方陆港跨境电商监管区、公路海关监管区等项目,为打造国际陆港奠定基础。

  “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为全区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区域协作互动、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提质升级提供强大助力。”郭周明说。

  强平台提升开放能力和水平。眼下,在中蒙边境广袤的戈壁上,脚手架林立,挖掘机轰鸣,建筑工地热火朝天,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正在加快建设中。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中国与毗邻国家共同建立的第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加速推动中蒙两国在贸易、物流、制造、旅游、服务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加强平台建设,是内蒙古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目前,内蒙古有呼和浩特、巴彦淖尔、呼伦贝尔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呼和浩特、赤峰、满洲里、鄂尔多斯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获批设立,15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及满洲里、呼和浩特、鄂尔多斯3个综合保税区作用愈发凸显。

  从古丝绸之路上驼铃悠远到“一带一路”建设泽被草原,从中欧班列连接起亚欧及整个世界到各类对外开放平台相继搭建,内蒙古全方位开放格局日趋完善,联通内外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区域协作的“关系网”越扩越大,内蒙古正用实际行动传唱千年的丝路之歌,续写更为动听悦耳的新乐章。



新闻热线电话:0470-6289002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回顾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通知!

歌游内蒙古|满洲里我们又来了!

湖北“宜昌蜜桔”在我市签约合同订单24亿元


来源:内蒙古日报

值班编辑:孙纲

平台编辑:赵志坤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满洲里新闻


满洲里日报
《满洲里日报·微信平台》建于2014年7月,是对《满洲里日报》读者群的扩展与延伸。秉承本报坚持“政治家办报”方针、“新闻立刊”的理念、“三贴近”的原则,以期以新闻真实、准确、更及时地服务受众所设立的微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