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文物故事
翁照垣的《淞沪血战回忆录》
一·二八淞沪抗战结束后,全国各地纷纷致函上海媒体,咨询战事经过,为酬答各方面的爱国热情,时任十九路军七十八师一五六旅旅长翁照垣请该旅政治部主任罗吟圃记录,亲自口述了《淞沪血战回忆录》。回忆录于1932年6月5日在无锡完稿,连载于《申江月刊》。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收藏的《申江月刊》第一卷第四号,出版于1932年10月15日,其中载有《淞沪血战回忆录》的部分章节。
翁照垣,原名翁辉腾,又名翁嘉添,广东惠来县葵潭镇人,生于1892年。1930年毕业于法国摩拉纳航空学校,1931年学成归国进入军界,先后任广东保安团四团团长,中央警卫师第二师第四旅旅长。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为十九路军七十八师一五六旅少将旅长。
十九路军本非蒋介石嫡系,连年被蒋充当内战工具,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发出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的号召推动下,三万官兵在赣州立誓,反对内战,团结抗日。
1931年11月,十九路军从江西吉安调至上海,翁照垣旅的第四团奉命死守吴淞、宝山。第五团除留一连在浏河担任警戒外,集结大场并派一营进驻江湾。第六团在大场的二营,推进至闸北,扼要占领阵地。这些地区,均是一·二八淞沪抗战时的重要战场。
1932年1月28日深夜11时30分,日军首先向闸北的天庵车站守军开火,接着在四川北路沿线向西的各路口全线出击,十九路军七十八师一五六旅六团团长张君嵩当即向翁照垣报告,翁旅长果断下令坚决回击,从而打响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第一枪。
一·二八当晚开战时,南北驻军只有翁照垣旅的第六团,兵员不足千人,而日军兵力达中方三倍,武器装备更远远优于中国军队。在敌强我弱的短兵相接中,六团官兵顽强抵抗,打退了日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1月29日上午10时许,日军出动飞机对北站狂轰滥炸,顿时火焰四起,守军死伤过半,数千名日军向北站猛扑,阵地濒临崩溃,情况危急万分。六团团长下令调预备队参战,据险死守,迫使敌人后退。日军在闸北未能得逞,只能增派援军,又对吴淞要害发动进攻。
2月3日,日军对吴淞要塞的炮击并无胜迹,于4日出动13艘军舰,24架战机对吴淞要塞猛轰,炮战之激烈为开战以来所未有。炮战中,中国守军要塞司令部参谋长兼代司令壮烈牺牲,在炮台失去抵抗力时,翁旅长即下令四团守炮台的一营拼死扼守。2月7日,日军凭借空中优势,将要塞炮台完全摧毁,并屡屡发动进攻。但直至3月3日自动放弃之前,吴淞要塞始终在中国军队手中。一月中,守要塞的仅为翁照垣旅一部和少数义勇军,而强敌始终无法攻破,实为世界战史上的特例。
闸北和吴淞的激战极为惨烈。日军虽费九牛二虎之力,阴谋却始终不能得逞,只得三易其帅,四度增兵,并改为中间突破的战法,妄图占领两地中间的庙行地区,以隔断中国军队的联系,再各个击破。然而,在上海人民的全力支持下,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前仆后继,与敌殊死搏杀,不仅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而且取得了令世人瞻目的“庙行大捷”。
在淞沪战局面临转折的关键时刻,蒋介石等力主主动后撤,退到第二防线,乘机谋和,并以种种借口迟迟不发援兵。十九路军将领对此无可奈何,只得下令撤退,因为他们清楚,“当此敌我兵力众寡悬殊,而敌方且增加之际,可谓一发千钧,若不早为之计,其危险当然不堪设想”。
当中国军队在3月2日均转换阵地时,守卫吴淞要塞的翁照垣旅主力仍坚守不退,他们决心实践与炮台共存亡的誓言,在要塞的该旅3000官兵,都愿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洒在吴淞阵地上。当天下午,他们还对偷袭吴淞的日军迎头痛击。上海各民众团体派出代表到吴淞,会见谭启秀(七十八师师长)和翁照垣,代表全市民众要求两位将军率部后撤,转移阵地,保存军力再抗击。经再三劝说,两位将军才同意。
《淞沪抗战回忆录》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翁照垣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真实地揭露了侵华日军在上海的暴行,再现了整个战役的全过程。不仅在《申江月刊》中连载,而且于1933年1月出版了单行本,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本文摘自《中国纪念馆珍贵文物故事》
作者:潘德龙(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