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不报忧的孩子,“懂事”之下,是敏感没有安全感的内心。
爱孩子,就别让孩子对你感到畏惧。
﹏
你的孩子在外遇到难题了,你会是他第一个求助的人吗?
你的孩子犯错了,他会有勇气跟你说真话吗?
你的孩子会主动跟你袒露自己的脆弱吗?
如果在你面前,孩子不敢说真话,不敢表达想法,不敢吐露心声,宁愿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这说明亲子之间出了信任问题。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
“要是让爸妈知道就惨了。”
或者
“我需要马上告诉爸爸妈妈这件事,请他们帮忙。”
这两者的差别,决定了孩子在成长之路上,会不会经常向父母倾诉心声,会不会在需要的时候向父母求助。
1
恐惧的结果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有个7岁的小男孩和朋友打篮球时摔倒了,把手给摔折了。
他害怕被父母骂,生生地忍着疼痛,没跟大人说。
直到后面忍不了了,被父母发现了,才送往医院治疗。
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态度会直接关系到孩子是否愿意对父母坦诚。
对待闯祸的孩子,大人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如果是频繁的怒吼、咆哮或尖刻的指责,都会让孩子集中在你的愤怒之上,他们面临的是父母凶狠的目光、厌烦的语气、严厉的责罚,感受到的信息是:
惹了麻烦会被嫌弃、不被爱。
犯错渐渐地就和羞耻感挂上了钩,导致孩子犯错后的第一反应是:“千万不能让爸妈知道。”
撒谎、隐瞒、逃避,就成了孩子犯错后的惯用对策。
畏惧大人到这个地步,说明孩子心里是很没有安全感的。
2
失望的结果
人想要倾诉痛苦和脆弱时,需要一个很包容的环境。
孩子也是如此。
当孩子跟父母说出自己遇到的困难、心事,得到的却是猜疑、评判,孩子的心会很受伤,并开始质疑父母对自己的爱,早早地失去了沟通的欲望。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内心是缺爱、无助的,他们遇到事情后,认为就算告诉父母,他们不但不会和自己站在一起,可能还会反过来指责自己。
被大人视而不见或者错误对待,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感受。
记得有位朋友跟我说,小时候,他膝盖摔破了皮,流了血,当他哭着回家时,妈妈粗暴地扯着他的胳膊,破口大骂:
“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放学回来别在路上打闹?你就是不听。”
慌慌张张给他处理伤口时,也不忘骂:“疼死你活该!”
从那以后,他受了点小伤,再也不敢让妈妈知道了。
等到他成年,他才渐渐意识到,妈妈刀子嘴的背后,是心疼和慌乱,然而遗憾的是,年幼的他,当时只记住了妈妈的焦躁和粗暴。
当孩子脆弱时,如果没有得到他们期盼的帮助和温暖的安慰时,就会早早地对父母关闭心门。
3
“被迫懂事”的结果
有事不敢和父母说,这句话也会戳中很多成年人的心。
有句话叫“报喜不报忧”,这是很多孩子成年后与父母分隔两地,亲子之间互动的普遍特点。
父母几乎很少从孩子那里听到诉苦的声音,问工作、问生活、问感情,孩子的回答往往都是:挺好。
事实上呢, 生活里的烦恼和压力,孩子都选择了自己消化。
这些年轻人不能确定,和父母袒露脆弱的结果是什么?有时候,会引来父母的失望;有时候,会引来父母无尽的抱怨和担心,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反而增添了心理压力。
相比较面前的困难,父母的愁云满面,更令他们难过。
为了不给父母“添麻烦”,这些孩子遇到问题,往往选择独自承受。
小孩子也会如此,当他们难过了,最想找的人是爸妈,摔疼了、被欺负了,第一时间就是寻找爸爸妈妈的怀抱。
当孩子们长大了,情况完全变了,父母反而是最后一个知道孩子情绪的人。
为了不让父母操心,看到他们唉声叹气,他们会尽量乖巧听话,遇到问题选择沉默隐忍,而把伤痛藏在了心里。
这种懂事的背后,藏着孩子的孤独和无奈。
4
为人父母,要给孩子“报忧”的勇气
当孩子需要求助的时候,能否找家长、找老师,考验的就是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说:
小事情我管你们、骂你们,这是我的职责。 但是你们一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请你们不要因为害怕我骂你就不找老师,我跟你们保证:在威胁生命健康等大事情面前,我永远和你们站在一起。
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糟糕的事情,都可以告诉父母,这比自己一个人独自承担要更好。 爸爸妈妈跟你保证,我们不会推开你,我们会跟你一起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