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名校,成立新研究院!

学术   2024-11-23 18:11   北京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编辑整理:双一流高教

少子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常态。作为国内较早开展人口老龄化和老龄问题研究的高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充分发挥老龄研究多学科、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优势,整合校内外相关政府、机构和学科资源,成立“老龄研究院”,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11月22日,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暨首届银龄上海论坛举行。来自全国百余位老龄研究同仁齐聚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共同见证揭牌仪式,5位全国老龄研究领域知名专家作主旨报告,围绕养老保障、养老服务、银发经济、健康老龄化、老年教育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军文主持揭牌仪式。

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会长李勇、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共同为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揭牌



梅兵在致辞中对各界领导、专家和嘉宾在老龄相关学科发展及研究院组建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关心表达诚挚谢意。她指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百姓福祉。华东师大作为一所具有深厚学术底蕴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高等学府,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使命担当。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致辞


梅兵指出,成立老龄研究院标志着学校在响应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学校将整合现有的老龄研究资源,致力于提升养老服务体系的品质。她对研究院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凝练优势,发扬特色,瞄准前沿,开拓创新;二是主动担当,积极建言,发挥好智库力量;三是加强国际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以创新精神,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独特贡献,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华东师大智慧”和中国方案。


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会长李勇致辞


李勇在致辞中表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常态,也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银发经济日益成为从中央到地方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李勇强调,老龄问题不仅仅关乎老年人,更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和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息息相关,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和家庭等多方主体共同努力。他期待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与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密切合作,探索创新的老龄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推动我国老龄事业与产业的健康发展。


上海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轧铸致辞


轧铸指出,上海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面临着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围绕“五个老有”的目标,着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优化、老年友好社会建设和银发经济发展,为全国应对老龄化挑战探索新路径。作为市老龄工作的具体部门,轧铸表示,上海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将全力支持老龄研究院的建设,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让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致辞


彭希哲宣读了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的贺信,并在致辞中热烈祝贺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成立,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老龄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期待。彭希哲表示,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上海在老龄研究领域又增添了一支强有力的学术力量。如今,复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全市仅有的两家以全校之力推进老龄研究的高校机构,这将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老龄事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持。作为复旦老龄研究院的院长,他期待与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未来在老龄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领域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形成中国老龄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向世界传播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智慧”。


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


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由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多位知名学者组成,部分到会专家代表正式接受聘任。这些专家来自教育学、人口学、社会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将为研究院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学术指导与战略咨询。学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研究院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研究院将以此为契机,推动老龄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为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发表讲话


杜鹏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老龄问题的复杂性已远超传统单一学科的研究范畴,亟需多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团队以综合视角应对新挑战。杜鹏提到,从适老化改造政策的精准性,到老年友好社会与全龄友好社会的目标区别,再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都需要通过跨学科的深入研究找到科学答案。他特别指出,老龄研究不仅要解决理论问题,更要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证依据,而这正是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的独特优势所在。


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瑞君介绍研究院的使命与愿景 


吴瑞君表示,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的成立,是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的集中体现,旨在积极回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需求,为社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目前华东师大已经形成了老龄科学研究在人口学、公共政策、老年教育、老年健康等方面的四大优势,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人口地理研究室、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和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实验基地四大平台,汇聚了多学科、跨学科的中青年学术梯队,具备得天独厚的学术积淀。


在研究目标方面,吴瑞君指出,研究院将深耕多个前沿方向,围绕建大平台、组大团队、做大项目、产大成果、出大人才、组大联盟开展有组织科研,聚焦“老龄社会治理”“老龄健康”老年教育”三大领域,形成集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学术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服务“六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全面提升老龄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研究院将秉持以人为本、创新驱动、证据导向、区域活力、社会共建、全球视野的建设理念,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联动国际,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和促进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特色品牌,建设成为一个融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与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高水平老龄研究机构。


面向未来,吴瑞君提出了研究院的四大使命担当,即通过把握制高点、抓住关键点、牵手同路人、找准落脚点合力打造老龄科学研究高地、老龄资政智库实践高地、“政、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发展高地、老龄事业产业人才培训和实践高地,不断迸发深化老龄研究创新发展的澎湃动能,为国家老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




活动现场

华东师大老龄研究院
一系列研究成果发布
老年教育、养老治理、养老金融
三大领域 重磅成果
填补了多项国内研究空白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提供了前沿视角和系统性解决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李家成发布“老年教育”领域的两项研究成果


第一项成果是老年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及专家评议表。该体系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团队历时多年研制,针对老年教育“教材”编写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提出了一套科学、系统、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旨在推动老年教育“教书、育人、养老”目标的实现。指标体系以文献研究、区域调研、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为基础,构建了老年教育“教材”评价领域从内容质量到出版质量的完整框架,从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多维度评价教材质量。体系经过四轮修订与优化,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老年教育教材评价的空白,为规范化、高质量的老年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重要工具


第二项成果是气候变化教育指导纲要(老年教育版)。该纲要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联合上海市南汇新城老年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全国气候变化教育研究联盟等多方协作编制,聚焦老年群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和教育需求,开创性地推动“银龄”力量助力绿色发展。纲要以气候变化科学普及、绿色生活方式倡导与行动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创新开发融入绿色低碳理念的课程资源,覆盖“气候变化与社会”“绿色科技与生活”“生态文明实践”等主题。通过倡导全民参与和老年人积极赋能,纲要成为推动气候变化应对行动的重要探索,充分展现了“银龄智慧”在绿色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钟仁耀汇报“养老治理”领域的研究成果


《智慧养老治理研究丛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依托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养老)组织编写,是国内首批聚焦智慧养老治理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智慧养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的重要突破。


该丛书系统总结了智慧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深入探索了智慧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方向,为推动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南。


丛书共6册,由钟仁耀领衔编写,涵盖智慧养老服务绩效评估、数字技能、伦理标准、社会治理、情感关爱及风险治理等六大关键主题,全面梳理了智慧养老领域的重大课题。其中,《智慧养老服务绩效评估》和《智慧养老与数字技能》两册计划于2024年12月正式出版,其余部分预计于2025年9月前完成。


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路锦非汇报“养老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


中国普惠养老金融研究中心团队研发编制的《中国养老金指数》,是我国首个全面评估养老金体系的指数,标志着我国在养老金融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中国养老金指数》聚焦我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趋势和养老金制度的复杂性、不平衡性,通过科学设计的多层次指标,全面评估养老金体系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编制团队历时数月,通过广泛调研、理论构建和多轮专家论证,最终形成了《中国养老金指数报告2024》《中国居民养老金指南2024》和《中国养老金指数・技术指南》三份成果,为政府政策优化、居民养老规划和金融市场服务创新提供了重要依据。


未来,团队计划在“中国养老金指数”的基础上,拓展至“养老服务金融指数” “养老健康金融指数” “养老住房金融指数”等领域,逐步建立“中国普惠养老金融数据库”,进一步推动养老金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老龄社会治理创新。



主旨报告环节

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

围绕老龄社会治理、老龄健康

和老年教育等领域的前沿议题

展开深入探讨

以专业视角剖析

人口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

为探索解决方案

提供了宝贵的智慧支持



桂世勋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桂世勋作了题为《我国加快建立长护险制度的主要堵点及对策建议》的主旨报告。他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长护险试点中参保范围、资金筹集、待遇支付等方面的政策差异,指出这些“堵点”对全国统一长护险制度的推进形成了制约。


对此,桂世勋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严格执行已明确规定的基本政策;二是总结探索性政策的可推广性;三是弥补未明确且难以独立探索的政策空白。桂世勋的报告为我国长护险制度的完善和老龄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重要思路。



杜鹏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


杜鹏教授作了题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现状、需求与未来》的主旨报告。他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现状与特征,指出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的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供需错配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挑战。杜鹏教授特别强调,服务市场、政策体系和文化氛围是影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三大核心逻辑。


针对上述问题,杜教授提出了三项对策建议:一是激活服务市场,通过满足养老照护需求,来发展和稳定人才队伍;二是完善服务配套体系,健全职业资格、公共服务购买和社会保障支持政策;三是塑造尊重养老服务人才的文化氛围,提升职业声望,推动全社会转变养老服务消费观念。



彭希哲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


彭希哲教授围绕“银发经济”的内涵、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发表了主旨报告。他指出,银发经济不仅包括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直接经济活动,还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衍生服务,如适老化改造、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彭教授分析了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在推动银发经济中的实践特点,他认为,中国应结合自身实际,在政策支持、科技驱动和消费引导等方面下功夫,以实现银发经济的全面推进。


彭希哲提出,老年人口的增长、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国家对老年人福祉的投入将成为银发经济发展的三大驱动力。同时,他指出,当前老年人消费行为不足和消费力转化不充分的问题需要通过养老金融、资产再盘活等创新方式予以解决。



应浩 中国科学院营养代谢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


应浩围绕“健康老龄化”发表主旨报告,分享了对健康老龄化的一系列新认识和研究展望。他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健康老龄化的关键在于加强基础科研和科技创新,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应浩任通过分析“衰老与老化”“疾与病”等概念,提出当前医疗体系虽对传染病和急性病有显著成效,但面对慢病和复杂疾病,需更关注疾病的演变过程,通过早期干预实现逆转,减少健康损失。


应浩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研究的核心议题,包括如何评估健康状况、优化代谢健康,以及通过营养干预实现慢病防控。应主任特别强调代谢健康是评估健康能力的有效指标,并介绍了团队构建的“二维健康状况图谱”,该图谱通过餐后代谢应答动态数据预测早期慢病风险,为精准营养和个性化干预提供了新方法。同时,应浩呼吁加强多尺度、多维度的健康研究,特别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组学分析和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他强调,人工智能和跨学科合作将在健康老龄化的研究和转化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希望通过精准营养和代谢调控,推动健康老龄化的实现,为人类的健康福祉提供科学支持。



杨德广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


杨德广指出,老年教育不仅是老龄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关键路径。他提出,老年教育的培养应贯穿全生命周期,而非等到老年阶段才开始,教育的延续性是塑造健康老人的根本。杨教授认为,老年人是国家的重要财富,而非社会的负担。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是亟待开发的“宝藏”。


老年教育不仅能提升老年人的素质,还能充分挖掘其潜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他呼吁将老年教育纳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鼓励高等院校开设老年大学,并加强老年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针对当前高校对老年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杨教授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明确高校在老年教育中的责任。他呼吁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深入研究老年教育的特征和路径,推动老年教育学科建设,助力老年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发展。







当天下午,论坛进一步聚焦老龄化社会的核心议题,围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衰老的解码与干预”“智能时代老年社会工作的挑战与机遇”“老龄化区域差异与城乡养老”为主题组织了4场分论坛,展开深入研讨,以不同学科和视角开展了交流,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建言献策。11月29日,还将召开“中国式智慧康养创新分论坛暨第二届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的成立,既是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回应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需求、社会老龄化问题治理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更是探索以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学科优势为基础,推动老龄研究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的使命担当。


未来,华东师范大学还将继续协同推进国内外同行的合作,携手全球老龄研究机构,深化全球合作项目研究,推动中外老龄科学研究的深度对接,打造老龄事业、产业发展深层次全球交流的窗口,进一步提升中国老龄研究的全球影响力,构建亚洲乃至全球老龄研究网络,共同推动全球老龄研究及实践的蓬勃发展。



双一流高教
记录和关注中国高校的精英计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