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故乡,如果说文化是一片土地的灵魂,那么美食则是开启灵魂的密码,她赋予了文化以形和色。
近年来,在“千万工程”引领下,乐清各乡镇(街道)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带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一批扎根“土”,体现“特”的农特产品产业气候渐足。近期,乐清市融媒体中心推出“乐清乡味”系列报道,多角度呈现乐清百姓因业而兴,因产而富的幸福故事,一起来看看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第二期跟着小布一起
去芙蓉镇看小小麦饼如何富家山
@乐清文旅资讯
皮薄馅足、鲜咸喷香
……
芙蓉麦饼
承载着游子浓浓的乡愁
也令不少食客念念不忘
从农民劳作时的干粮
到“浙江省传统名点”
从农家巧妇手艺
到地方美食招牌
近些年
在芙蓉人的共同努力下
芙蓉麦饼凭借一味满足感
成就了一番乡愁“大产业”
卢林烽 摄
YUEQINGWEIDAO
咸菜、五花肉、炒熟的鸡蛋......案板前,一盘盘馅料依次排开。一双巧手娴熟地拿起发酵好的面皮,将小山一样高的咸菜和鲜肉包裹其中,再用木槌捶成扁圆形,放入电饼铛中煎至双面焦黄。
小刀划过饼皮,香味立即从切开的口子里喷涌而出。轻轻咬上一口,皮薄馅足,满口鲜香,给人以实实在在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芙蓉的市井长巷里,麦饼聚拢了烟火,摊开了人间。
据《乐清市地名志》记载,芙蓉麦饼原是当地人在田间或山上劳作、出门访亲途中的正餐。如今,芙蓉麦饼是上班族的下午茶点,是学生们放学后的一味念想,是村民们招待远方客人的伴手礼,更是在外游子行囊里的家乡味。芙蓉麦饼店,也成了途经芙蓉镇的人必去的地方。
冬兰麦饼便是芙蓉街头最为热闹的存在。一锅麦饼出炉,店门前人头攒动,人们争相购买,热闹欢快。
赵向武 摄
2001年,芙蓉巧妇蔡冬兰因生计在芙蓉菜市场开摊做麦饼,匠心传承20余载,冬兰麦饼不仅成为乐清响当当的品牌,还被列入了温州市第三批非遗名录。目前,冬兰麦饼在市区和芙蓉已开设3家麦饼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售,一家店面一天最多时可卖出近2000个麦饼。
一门手艺成就了一门产业,如今,蔡冬兰的子女以及孙辈也加入了芙蓉麦饼产业,一家人累计教授学徒上百人。
延伸
YUEQINGWEIDAO
像蔡冬兰一样,不少芙蓉人靠着做麦饼这门手艺致了富、盖了楼。截至2023年底,芙蓉麦饼产业带动了近2万人增收致富,芙蓉麦饼已被列为浙江省传统名点、温州市第三批非遗名录。
一业兴百业。随着芙蓉麦饼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上下产业链也随之壮大。仅冬兰麦饼店一年的面粉用量就在2000包左右,鸭蛋1万公斤左右,咸菜更是高达7万公斤左右。
“这几年,我见证了咸菜从八角涨到两三元一斤。”蔡冬兰的女儿余林燕接过母亲的接力棒,传承发扬芙蓉麦饼产业。
赵向武 摄
她说芙蓉麦饼的“灵魂”是咸菜,该原料芥菜是当地百姓采用的独特品种。为了寻找味美的咸菜,其父亲走访了数十位腌咸菜的高手,与他们中的十几位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带动当地村民一起致富。
她和家人还计划将冬兰麦饼进一步产业化,通过扩大麦饼店铺,设立乐清特色小吃展厅等,让更多人爱上乐清美食,了解乐清饮食文化。
创新
YUEQINGWEIDAO
有传承,也有创新。对芙蓉人而言,麦饼的香味,就是家的味道。为了让在外乐清人一解乡愁,芙蓉人探索发明了麦饼真空包装,将乡味寄往世界各地。此外,他们还开启了“私人订制”模式,推出了牛肉馅、蛋黄馅,甚至海鲜味的麦饼。
赵向武 摄
芙蓉辖区幼儿园、中小学还将美食探店纳入项目化学习,通过特色研学班的形式,探索宣传推广芙蓉麦饼发展新路径。
从“谋生技”到“致富经”,芙蓉麦饼的新篇章在标准化、连锁化运营中开启。
“早在2015年,芙蓉镇举办了首届名小吃制作技艺展示大赛,吸引了上千市民前来观看,全镇20多家家麦饼店参赛。”芙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些年,芙蓉镇积极推荐辖区麦饼店外出评比、参加对鸟市集、东运河新春灯展市集等,通过一系列举措持续支持促进芙蓉麦饼品牌化。
@乐清文旅资讯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通过芙蓉麦饼这个品牌,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地增收、致富。如今,芙蓉街头已有麦饼店30余家,全市共有注册麦饼店100余家。经不完全统计,芙蓉麦饼这一品牌在全国开设示范店300余家,草根摊点1000余家。
走出国门的芙蓉人还将芙蓉麦饼带向世界,累计在全球开出50多家店铺,覆盖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和迪拜等国家和地区。
芙蓉镇供图
一张芙蓉麦饼,一方百姓生计。芙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正积极筹划于近期推出首届芙蓉麦饼大赛,面向全社会邀请“麦饼西施”大显身手。未来,芙蓉将沿着“强本质、养品牌、拓市场、增效益”这一路径,在打造以芙蓉麦饼为龙头的小吃产业集群上持续发力。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乐清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乐清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