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建筑青年的时代观念参与「北京篇」

乐活   文化   2023-06-30 12:00   北京  


2023
北京 | 建筑青年
我的时代观念参与







> 作为建筑行业重要的推动力量

青年建筑师们应当如何自处?‍‍‍

  又如何潜行?
2023年,建筑档案以《我的时代观念参与》为题,以每个城市中的建筑青年观念为触点,开启关于2023建筑档案《年度建筑青年系列》的公开邀请。在北京,建筑档案携手青年推荐官唐康硕、张淼(MAT超级建筑事务所),走进北京这一代建筑青年。“建筑青年”着眼于青年,立足于建筑观念出发点、社会价值及建筑在社会公共交流层面的探讨,致力于深入探索年轻一代建筑师对未来城市和社会的设计思考与想象,透过鲜活、有力的建筑青年视角,成为展现中国年轻一代建筑师的建筑理念、作品和时代观念的窗口,同时记录他们对建筑行业或大或小的推进作用,也为年轻建筑师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本期专辑,一共有22位在北京进行实践的青年建筑师入选(依事务所名称首字母排列)。他们依旧保持对建筑的深度思考,并秉承自己的理念长期深耕于建筑领域。建筑档案年度建筑青年·北京篇,以项目,阐述“我的时代观念”,集结成一封2023年度建筑档案观念简书,让我们一起,看见当代北京建筑青年的观念和思考。





走进北京这一代建筑青年......
70/80/90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李少琨丨不也设计工作室合伙人/姜伯源、王静雯、杨硕丨超城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建筑师/车飞丨大观建筑设计合伙创始人/申江海丨FRO Architects域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赵力群丨好似飞行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冀雅琼丨合木建筑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张东光丨和事建筑设计研究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闻婷丨hyperSity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史洋丨金伟琦建筑摄影工作室建筑摄影师/金伟琦丨MARS星球建筑主持建筑师/马宁丨凿枘(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创建筑师/戴君田丨PROJECT普罗建筑创始人、主持设计师/常可、李汶翰丨SOCIARCH手山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陈飞丨STEPS大台阶建筑创始人/吴俣、季子潇丨UUA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泳征、李其郅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三院研究室主任/余浩





效率、对话、未来

基于效率搭建价值系统,通过对话建构设计逻辑
面向未来营造美好生活

01
李少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T2航站楼,2015—2018
关键词:集约高效的“人”字航站楼构型;整合创新的高难度技术工程;因地制宜的绿色机场

效率,某种意义上是指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等条件下,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以满足设定的愿望和需要的评价方式。聚焦到建筑设计,尤其是大型超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在限额设计的条件下更需要首先在宏观和总体层面对设计进行评估和预判,建立一套立足于本项目的策划评价体系,在有限的项目资源下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以效率为切入点,对项目的核心目标进行策划,对设计的实现路径进行评估,对建成的效益价值进行评价。基于效率的观念,对项目总体方向予以梳理明确,对项目核心价值予以提炼扩展。

我所理解的建筑设计,总体来说就是通过空间形式语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解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通过不断寻求与环境、功能、空间、形式的对话与互动,发掘有特质的功能、营造有品质的空间、塑造有气质的形象,最终建构一套完整自洽的设计逻辑并转化为形式语言。

有特质的功能:去发掘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写字楼可以是学校、学校可以是剧场、剧场可以是展厅、展厅可以是教堂,教堂可以是任何空间。通过这种可能性的发掘去拓展设计的切入点。


有品质的空间:去展现生活中更深的层次关联。人与自然的关联、空间与结构的关联、氛围与材料的关联等等。品质是与精神相关的,通过重构和展现这些关联,去寻找物质与精神的契合点,达成空间的品质。


有气质的形象:用了一个拟人的修辞来描述建筑,气质与美丑无关,与内在的自信、表达有关。其实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定位跨越美与丑的判断陷阱,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堆砌,将设计自身的自洽的逻辑以理性的方式转化为形式语言。


建筑设计历史上任何一次本质意义上的创新,都离不开建筑科技的革新与支撑,如何面向未来,也是每个建筑师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科技集成、数字信息、人工智能、交互体验的多维共生的设计理念已悄然而至。


我认为未来的建筑将是一个多维度融合的空间场。这个空间场有环境的维度、物理的维度、生态的维度、绿色的维度、人文的维度、情感的维度、信息数据的维度、虚拟现实的维度等等,通过多维度的深度融合,去营造美好生活的空间场。





处变伏波

运动调和,精准切入
在时代变局的洪流中反求诸己


02

姜伯源、王静雯、杨硕

不也设计工作室合伙人



X美术馆,2022—2023

关键词:红砖老厂房改造;Event Space;艺术+商业+生活方式


时代变局的脚步逐渐加快,瓦解着社会各领域的集体认知和路径依赖。作为2020年开设工作室的年轻建筑师,我们伴随疫情走过独立执业的最初三年,所处的社会与行业境况已与十年前离开校园时判若天渊。好在光怪陆离的变局洪流并未对我们产生太大影响。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手艺式学问,建筑设计其实自带慢节奏属性,狂热褪去后的行业似乎更能回归学科本身,反倒让我们放松不少。对空间本体的关注占据了事务所日常工作的主要精力,对建筑设计本身的兴趣也帮助我们与纷繁世界间划出一条缓冲带。面对时潮波涌,我们既不是砥柱,也无意弄潮,更没法远观,只希望抓住每个项目机会,通过设计找到连接自我与外部的通路,在反求诸己的修行与积累中,若即若离地参与、吸收、内化、外放。


与历史上每次类似的时代搅动相似,今天社会思潮愈发对立、主流审美疲软失语,人们在追溯传统和幻想未来的撕扯中寻找新出路。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奔向临界点,一个割裂的、碎片化的智能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建筑来安放人类的身体与灵魂?在宏观机制空缺的当下,宏大问题也只能进行微观解答。我们的回应源自工作室设计实践遵循的一个基本认知,即存在的本质是「事物」与「事物间关系」的共生,两者混同一体、互根互用。相应地,群体-个体、新生-故旧、消解-建立、开始-结束……,看似对立的矛盾间往往并无绝对分野,只是同一「事物-关系」本质的不同显相。显相恃本质蓄势、本质从显相做功。我们将建筑视作一种灵活的框架性媒介,用以精准调和各项目中的具体极化元素,使之形成互为拱扶的场域,每个元素都因其他元素的存在而增益自身,最终揭示出某种项目文脉(context)中既存的本质潜能,令作为造物的建筑获得直指人心的力量。


我们的设计试图同时达到「运动调和」与「精准切入」,这需要建筑成为一个「中庸」的中枢,在自上而下的秩序与自下而上的自由之间、在群体倾向与个体选择之间、在纷繁的显相与统一的本质之间取得微妙的连通与平衡。这或许也是烙印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的时代呼声。





转型类型学

在开放与转变的时代
转型是永恒的主题


03

车飞

超城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建筑师



甘肃东乡马巷新民宿,2019—2020

关键词:内合群院;低层高密度的集合居住形态;高品质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构成


阿尔多-罗西试图在建筑类型学中呈现集体记忆,并以此唤醒和重新塑造场地的场所精神,而我更关注的是社会空间转型中的建筑形态的转变以及物质性在转型类型学中的呈现方式。转型类型学将会形成新的社会形式与新的建筑类型,包括有质量的社会形式和开放的社会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对转型类型学的研究将使得社会形式具有质量与交往的可能性。此外这种新的社会形式将以物质性体现于新的建筑类型之中,因此物质性的呈现也是我近期思考的问题。在自然中,没有单独存在的物质,如100%的纯金,完全不含其它物质的木头等。因此,物质性的呈现不会因其自身的特征而自动呈现,而是在不同物质的关系中呈现。转型类型学同样关注如何改变主导性的物质性呈现,并以此展开实践。





使用

关注项目交付之后的实际运营使用状况
并为建筑赋予更多生命意义


04

申江海

大观建筑设计合伙创始人



多多洛村·朝阳MIX岛,2022

关键词:多业态复合商业空间;本土品牌聚集地;街区商业空间群落


在中国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切换升级的必经路上,建筑运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筑如生命有生老病死,建筑也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动态变化、有机复杂的综合体。建筑应带给我们一个多功能混合,多形态混合,不同层级的可达性、功能性、公共性而支撑城市城市人丰富且差异化、个性化的多元生活方式。建筑师应该从前期的策划就开始介入,在设计过程中除了美学,更应该关注创意和项目交付后实际使用的需求。建筑的意义绝不只是设计和建设阶段,实际使用建筑的人会给空间赋予更多的生命意义。


近年来,我看到在年轻的建筑设计师们,创业的人群激增。但随之而来的是,由于缺乏商业头脑,他们只能在温饱的挑战中挣扎。建筑设计行业一直处在一种内向的状态,即将自己置身于其他行业的相关对话之外,忽视了可能的发展机会和新的从业领域。未来我们将需要把视野拓宽,看到建筑被持续运营的潜力,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创新和有影响力的商业机会,才能更好地与社会联系并为其增加更多价值。


城市不能再扩张的时候,需要内部革新,现在大量的老建筑都在做改造,为建筑师提供了新的机会。漂亮的空间很容易做,但是可以持续漂亮和持续运营的空间,并不是谁都有能力做的,这是好的开发决策者者、设计师、施工方,还有后期强大的运营团队持续努力的结果。现今做空间运营有很多机会还可以落地实践,就如同这几年做设计,业主的接受度越来越大,把很多原本只能停留在想法阶段的创意甚至都落地了。这么多年都是在围绕着城市更新兜兜转转。和做新建建筑的设计师不同,当你做城市更新设计很多之后,就避免不了要去学习了解每个项目背后的运营思路,才能做好项目,服务好业主。





原型搭建

从社会原型探讨到技术原型搭建
以设计策略介入空间更新与创造


05

赵力群

FRO 域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北京东四环社区会客厅,2018

关键词:城市更新;最小社区文化综合体空间;在地节点文化网络


从高速发展的30年城市化进程,到媒体宣传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疫情3年,AI人工智能横空出世,传统建筑市场快速消亡;非典型项目,小项目,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城乡差异化项目,让建筑师面对的问题更复杂,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元;信息过剩形式过剩,视觉化泛滥的时代,如何慢下来,如何走远,变成了很多年轻建筑师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讨论建筑学如何应对社会技术发展的变化,比只讨论建筑学本体要更重要。对于“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趋势的2个纬度的讨论,将带来建筑学在未来更多的可能和方向。


我们坚信空间形态的原型,不应该只是形式的讨论,形态应该成为一种社会策略;即使扎哈这样被冠以形态优先的建筑师,深层考虑的也是形态如何重塑场地的外在,构建内在的运作逻辑。所以,形态的底层逻辑,应该是从平面的基本图底关系,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关系,再到空间对于内容如何运行的承载;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空间构成和布局,空间最终又充当何种城市角色,如何组织场地关系,如何使内部小社会运行,以及激活空间在时间维度下的社会促进作用,最终这些叠加的具体执行因素,才是决定和影响最终空间形态的多元因素。


技术原型,是在以上社会原型的要素讨论下,如何考虑和评估各类参数,去辅助最终的形态决策;这也是各类空间模块,如何组合达成最优解的过程。社会要素是参数,可以综合对比,而形式是策略,可以对应不同的社会要素的参数需求。


从社会原型到技术原型的搭建,社会原型是实践中对于社会的回应,对于问题的抽象分类,而技术原型,则是在建筑类型学与类型算法上,讨论建筑形式和所有元素作为语汇和策略,可以被Programming的过程。





顺时应变

带着过去的痕迹连接当下
为将来留下线索


06

冀雅琼

好似飞行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青岛LARGO民宿,2019—2020

关键词:独栋别墅改造;多业态民宿;多种可能性的容器


写给自己:这是从经验和心态都在发生转折的一年,对政治和经济等大环境更新了认知,经历了事业上的坎坷,面对不确定性少了些信心和勇敢,多了些痛苦和坚韧。当理念在实际土壤上举步维艰时,或说项目遇到无理或无奈的境遇时,你时常需要在这份职业中寻找意义感。在建设市场混乱又着急地进行时,便出现过这样的想法:如果到山里盖一栋简单的房子,你能够指导看不懂图纸的工人从整理土方开始的建造吗,会不会这才是应该锻炼的能力?而不是把时间都耗费在周旋在各种流程式的多方沟通中。


2023年,是你需要沉静思考,更重视建造本质, 增强逆商的一年。疲于逆水行舟后,更包容现象,克制和谨慎地对所要做的工作做选择。并对所发生的问题要从更多维度去处理。


老旧建筑,尤其是历史遗产的可持续更新和适应性再利用,是你目前关注的领域。虽然实践项目的机会并不多,依然值得对新旧之间相辅相成的理念,和加固等技术的持续学习。同时涉及到的挑战是社会习俗方面的认同度。


在国际行业形势中,中国建筑师越来越有能力用当代和宽广的视野做创作。你了解到了更多的国际建筑师工作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更明白建筑师无需自我限制和规定只能做的业务范畴。回顾初心,除了提供给社会专业的价值,也要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快乐。这一年你不再设置具体的工作目标,没有抱太多期待,正在努力应对变化和际遇。希望你可以劈开荆棘,保持稳定的状态专注力,祝愿!





真实

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设计和建造
介入当下的社会现实


07

张东光

合木建筑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晃神儿空间——海滩临时美术馆,2021

关键词: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卡口式脚手架和浇筑混凝土木模板;影像和装置展陈容器


2023年春节假期之后,工作室便开始忙碌起来,差旅的频次突然增加很多,三年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似乎在消退。作为从事实践的一名建筑师,当然希望这份有项目可忙的红火能够持续下去,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代已经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社会、经济、政治、能源等各个方面,且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所从事的建筑行业,已经不再是高速发展的增量时代,我们这代建筑师更多是在城乡现存状态上的更新或修正等精细化工作。但现实有些矛盾的是,存量时代反而看到了更多的五花八门的建成项目出现,这或许与当下对个性化的极致追求有关,或许与图像媒体的传播需要有关。但无论如何,过多个人喜好或情绪的表达终将不能成为建筑实践的常态。


换个角度来看,项目量减少了、速度慢下来了,对于我们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机会,这使我们拥有较多的时间去体察真实的社会需求,去了解人们真正的日常生活,把设计的着力点放置于场所营造——这是建筑设计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好的场所可以使人们建立起真实的连接,使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拥有希望。当然,在当下个人主义无限蔓延、共同价值标准丢失的年代,我认为建筑学科内部的自律是有必要去坚守的。当一个项目的设计克制和真实一些,我们或许就可以少一些对物质资源的占用,多一份对历史的尊重,多一份对周边的接纳……





辉光日新

设计无止境,而时间不等人
建筑师追求空间时,不要忘了追逐时间


08

闻婷

和事建筑设计研究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父母亲的养老住宅,2020—

关键词:抱团养老住宅;多功能符合型住宅;居住模式探索


论2023年至今对设计行业乃至整个全人类冲击最大的事件,一定是chaosGPT的诞生及运用,身边有不少建筑师同行也开始尝试运用AI来出概念设计或渲染图。在一边与同行讨论着AI是否会逐渐取代设计师,一边在处理着父母亲养老住宅设计的众多细节问题时,着实有一种精神上的割离感。但无论讨论热度多高,建筑终归是要落到实体的空间上的,而最近最深的一个感悟是建筑也需要落到时间上。父母亲的养老住宅其实一开始设计的是给祖母和父母亲的住宅,可惜在建筑还未建成时,祖母就因病去世,原本设计和设想的很多空间场景终究是无法成为现实了。


养老住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祖母、父母亲的居住需求和儿时生活场景的设想的结合。祖母说她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能看到儿女孙辈欢聚一堂的场景,而且年纪越大越喜欢敞亮的空间,一是行动方便,二是喜欢家庭聚会和交流所有人都能在一起,所以一层除了祖母的卧室外,客厅和厨房餐厅是一体化的设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聚会和活动。二层则是私密的独立的卧室,满足儿女回家后独立居住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后来父母提出的与朋友抱团养老的需求;负一层是养老配套的一些健身和娱乐空间。建筑的外型及弧形顶的设计,既是对南方多雨气候及传统建筑的呼应,也是为了重现儿时记忆里最深的南方雨季时雨从屋檐落下的“滴答”声的场景。


以往做设计的时候,很容易犯完美主义的错误,总是设想着或者找寻着更好的空间处理手法、材料使用等,很多时候不到最后一刻都是定不下来最终的设计方案。养老住宅的项目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设计有千万种可能,AI也有可能有一天确实能创造出惊为天人的设计彻底取代建筑师,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看到重要的人或者没有人使用,设计最初想要实现的场景永远都没办法成为现实,才是项目最大的遗憾吧。






危机

当泰坦尼克号要下沉的时候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擦甲板


09

史洋

hyperSity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那曲噶玛溪卡民宿,2020—2023

关键词:藏式院落更新;乡村旅游;建筑现代化途径探索


记得2019年的时候,建筑市场下行,很多朋友在半开玩笑地说,今年是近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现在看来这句话还真有点被应验了。


随着三年疫情的来袭,似乎将各行各业进行了重新的洗牌,我们的一些传统观念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新自由主义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但我们一时间也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模式可以取代,很多乌托邦时代的想象被重新拿回到现实进行实验。从前认为未来虽然是难以预料的,但它总会比现在更好,现在看来这种想象难免有些天真。建筑学过去100年所经历的变化与冲击要大大超过之前5000年的相对稳定的建筑学状态,甚至在上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将建筑师的角色与地位推向了社会的高峰。造就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甚至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建筑师,渗透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在一些情形下起到了决策者的作用。


作为建筑师无比的怀念那个黄金时代,但也深深的知道当下已经不是那个语境,未来应该更不是。世界自战后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大大促进了地区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但从本质上来说这还是核心话语权国家向资源型国家转移制度成本,最后第三世界国家向自然进行转嫁的过程。在这个角度上,可以理解为什么地域建筑越来越被磨灭,建筑变得越来越不“自然”,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批量化生产的“国际主义风格”,并且是一种庸俗化的呈现。从90年代全球化的加速,资源市场的进一步调配,核心经济体的去实就虚,促进了市场逻辑由传统的产业资本发展过度到金融资本。如同托马斯·皮凯蒂的《新资本论》中得出的,现在的市场只会让富国更富,穷国更穷。并且资产的流动与增值,越来越依附于城市化进程与实体资产的商业化包装,也就是俗称的“画大饼”与“讲故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建筑学的知识体系与价值判断不再奏效,这也是自90年代开始,便再也没有建筑师能够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晚于西方,过去20年也经历了建筑学的黄金时期,2023年是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年,也是重新思考未来的一年。我们仍然面临许多危机,建筑师应该预判与敏感地洞察到我们所面对的新的社会环境,寻找与应对危机的策略与智慧,或许能够给建筑学这一古老的行业增加新的动力。





重建

重建信心,砥砺前行
以摄影的方式二次构建建筑世界


10

金伟琦

金伟琦建筑摄影工作室建筑摄影师



云台冰菊展陈设计(建筑摄影)

关键词:人在空间中的真实使用;客观表达;建筑的二次建构

2023年是重建的一年,过去三年我们对于自己的人生,在很大意义上处于不可控之中,2023年我们需要重建生活的秩序,重建自己事业的秩序,重建各种关系的秩序。2023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被开启,我们瞬间进入了另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像经历一场暴风雨后不得不面对风雨摧残后的重建。


2023每一个行业都会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不过每个人所处的大环境以一样的,Change(改变)和Chance(机会),只能来自于我们自己。新的一年可以选择流浪、可以选择阅读、可以选择恋爱、可以选择工作、可以选择创业,甚至可以选择乞讨,但一定是我自己内心的选择,我愿意把生命交付给自己创造的场景,不再是被别人或者制度所规定。


借俞敏洪的一段话作为激励“2023年,让我们勇敢地踏入,就像踏进一座山,就像踏入一片海。勇气是我们唯一的武器,信心是我们重要的依托,希望是我们不灭的灯光。我们终将走在希冀的道路上,把2023的所有日子,过成我们生命的礼赞!”只要我们还活着,生命就肯定能重新开始,就一定还能继续产生惊喜,甚至有发生奇迹的可能性。





秩序

空间不应再局限于简单的形式和功能
而是人类活动和情感交流的载体


11

马宁

MARS星球建筑主持建筑师



通州厂房改造,2019—2021

关键词:旧厂房建筑群更新;艺术型创意产业园区;新城市公共空间


在这个新时代,空间不仅仅是一种物理存在,而是一种更广泛、更复杂的体验和感知。我们不再把空间看作是一种静态的形式,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流动的动态实体。总结我们过去的项目实践,重要的一个设计出点是如何使我们的设计与周围环境以及市民产生更好的互动和联系。


设计不仅仅要考虑空间的形式,还要考虑空间与社会的关系。我们认为,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应该是一个能够塑造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载体。我们希望我们的设计能够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容器,更是一个能够承载和传承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设计和建造,为市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对城市和社区的归属感更加强烈,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注重建筑与城市的协调,使建筑融入城市肌理,成为城市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设计,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和互动变得更加频繁和自然。


我们对于“空间”的定义和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形式和功能,而是将其作为人类活动和情感交流的载体。秩序感和序列感不仅是我们对美学的追求,更是对城市和社会的反映和塑造。我们在空间中所关注的清晰的轴线、对称的关系和悠扬的韵律,不仅可以提高空间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还能够增强人们在其中的体验性和沉浸感。




拥抱“非专业”

商业实践给建筑设计带来的一点启示

12
戴君田
凿枘(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创建筑师



Submarine潜水艇办公舱,2021

关键词:梦想启航的容器;新型学习空间;体验型生活场所


建筑设计不同于艺术创作,无可避免地需要考虑他人“非专业”的想法。这其中包含业主、在建筑中工作的员工、更包含未来到访建筑的公众。许多建筑师、设计师挣扎其中,在自身的艺术理想和他人想法的现实之间痛苦妥协。而我的态度是,敞开双臂拥抱“非专业”。为此我甚至主动将自己变成业主,变成工作人员,变成到访的公众,从而尽可能地获取这样的想法。


2020年我开设了自营的第一家零售杂货铺“猫肥家润”,并于2021年开设了第二家。真实线下门店经营的经验,让我对于“业主、员工、公众”想法的理解更加深入。门店业主需要的是更大的产品展示面积和更合理的空间流线布局,从而让顾客选到心仪商品的同时,不错过每一个商品,增加逗留时间,提升客单价。员工需要的是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舒适度和幸福感。公众需要的是在购物过程中同时获得商品本身和环境氛围带来的愉悦体验或文化价值。这些看似是“非专业”的想法或需求,实际是非常合理且重要的。


这些商业门店的“非专业”想法,可以以小见大地投射到其他大型项目中,比如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当建筑设计师放下己见,优先服务于他人的想法和需求,并运用空间手法、美学原理打造作品时,这样的建筑设计作品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普适

建筑会慢慢回归对于普适性与理性的追求
从而让人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13

常可、李汶翰

PROJECT普罗建筑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深圳坂田街道书香实验学校,2022—

关键词:云端学校;智能时代教育变革探索;平台型未来学校共同体


建筑这件事,让我们感兴趣的地方,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于它纯粹的艺术性与个性,而是建筑有能力将社会上的某种普遍性的关系具象化呈现出来,这种图景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


实际上,在荷兰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如何在一个扩大化的文脉中去理解你所经历的事物,往往比你过分精确构建出的东西具有更强的可延展性。一个场所,如何去看到构建起它的内在广谱的驱动力,要回归到对其社会性及普适性的关注中去。另一方面,荷兰的经历让我认识到,建筑师同样应该以一种更加扩展的身份去进行工作。建筑师应该是一位观察者、体味者、协调者、反思者。当我们的身份足够扩张,足够抽离,才可能会寻找到一种批判性,从而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建设性的工作方法,去抵抗无所不在的倾向于狭窄化的价值趋向与观念植入。


从荷兰归国,到在传统设计院中的探索,到普罗建筑事务所成立,我们不变的初衷是为了在国内探索一种当代语境中进步建筑师身份的可能性,持续表达一种反抗性的独立实践,而这种反抗性,恰恰不是对于建立一种独特个性的渴望,反而是对于建筑个性化本身的一种反抗。


我们事务所的名称是普罗建筑,英文名是“office project”。“普罗”这两个字,“普”代表“普适”,“罗”代表“包罗”。而其英文PROJECT即代表了其中性的“项目”本身,又具有着“投射”的含义。我们对于普适性的理解,可能不局限于建筑存在的这个时间,地点与人群,它更多是一种社会性的整体投射,关乎历史,参照,和广阔的生产图景。“普适”代表我们所追求的抽象性。一方面,每一个独立项目的背景都将被尽可能的扩大化,从它所属的地域被强行上升到整个社会对于此类问题的期待与解读。而“包罗”则是普适反面的一些个性的东西,它必须由此时此地和其独特背景推动所产生出来的,每个设计所必然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必须被呈现出来以标明空间的社会学意义。我们认为去不断探讨普适和包罗的关系是一种对于建筑学核心问题的推动力量,尤其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这些价值问题的探讨尤为重要。我们的设计工作从这种探讨出发,总是能呈现未知与兴奋的结果。


从潮汐办公的移动盒子,到没有大门的街道美术馆,到立体空中社区的云端学校,这些项目的背后是对于整个中国当下环境的一种整体阐述。从租赁空间的复合压缩,到城市废弃区域的活化融合,到高密度的教育场所如何产生新物种,种种的问题背后是中国社会对于建立抽象性的空间协议的巨大需求。空间普适性的重要性在于共有价值的具象化呈现。通过不断扩大化我们设计的背景文脉,我们可能从一个狭窄的观念世界进入到更加交叉与开放的领域,通过普适性的探讨,我们能够理解并认识我们自己生活的独特性。





阅读

奔波有余,停下脚步的时间很少
建筑师需要时间去阅读自己,进而了解这个时代


14

陈飞

SOCIARCH手山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隆福寺街33号改造,2020—2022

关键词:北京胡同式商业街店面改造;织补城市;院落绿色空间体系


我的时代观念,鉴于这个“我的”,所以相对提的小一点,力所能及一点,也是自私一点。“阅读”是我近些年来希望养成的习惯,也有可能是多年在互联网上和大家解读分享建筑的经历,形成一种对信息搜集、解读的惯性,从而也将这种惯性带入到建筑设计的工作中,阅读设计中面对的这一块空地、阅读一个现状待改造建筑,阅读这座城市和这里人们的生活,进而也阅读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给与这个空地、这个改造的答案


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带来对生活空间改进的机会,也会让建筑师有机会诉说自己介入现实的方式,尽量避免自己用凌驾现实的方式、降临式的设计去介入,倒不是说尽量客观、减少主观,我认为设计本身就是主观的,这个不可避免,只是用阅读现实的方式促使这种主观是在现实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推进。同时我也希望可以对过往进行阅读,那些各个时期下知名建筑的诞生环境和建筑思潮的产生环境,了解建筑师个体在整体环境变迁下的所作出的选择和当下的语境,思考他们的思考,阅读他们的阅读。尚且不知这两种阅读(阅读现实与阅读过往)之间的联系,只能说目前把阅读现实当成自己进行建筑设计的切入点,把阅读过往当成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爱好、以持续在互联网上的知识记录和分享,同时也期待这两种阅读状态的碰撞和交错。





离苦

在去除“建筑之苦”的道路上
努力身心健康圆满


15

吴俣、季子潇

STEPS大台阶建筑创始人



长春时光魔方游泳健身中心,2019—2020

关键词:城市更新;新东北集体记忆符号;联结与疗愈


“离苦”是佛教用语,乍一听有些悲观,但经历了三年疫情的洗礼,这个词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我的时代观念”。疫情令刚刚起步的我们步履维艰,在经历过这一切后我认清了一个事实:建筑让人受苦。


建筑让建筑师受苦:建筑学因多年未迭代更新,势必已不再被时代需要,市场的低迷导致大多数建筑师的工作只是搞搞装修,心里却依然放不下理想和欲望——执着是苦


建筑让甲方受苦:甲方通常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又什么都想要,所以“网红设计”在大多数甲方的认知范围内直接粗暴地等同于“好设计”,而他们并不理解设计是一个专业的过程,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无知是苦


建筑让使用者受苦:不好的建筑让人不舒服,一刻也不愿多呆,好点的建筑全是拍照打卡的人,依然一刻也不愿多呆,使用者未必懂得自己的身心需要怎样的空间——盲从是苦


还有形形色色的“建筑之苦”:施工方收不到款项垫钱干活儿是苦、名校建筑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是苦、设计院打工人熬夜加班却拿不到年终奖是苦、建筑公司老板发不出工资被网暴是苦、好不容易有个项目突然黄了是苦、房子盖到一半突然没钱了是苦……我会问自己:在认知到这些“苦”的真实存在后作何打算?我想我已经接受了“建筑让人受苦”这一现实,这是一种巨大的解脱,这意味着我可以挣脱社会那套主流价值观的束缚,不必继续在“建设、发展、成功、幸福”的表层虚幻的泡沫里挣扎。我打算继续自己在做的事,只是心态和动机已完全改变。我的目标是不要再让自己、身边的人、和遇见的每一个人为建筑而受苦:我不会在意他人对自己设计的评价、我不会以过高的标准苛求共事的伙伴、我不会让合作方为不合理的项目周期牺牲睡眠与健康、我不会因为无关紧要的差错要求工人师傅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下返工……如果未来的某一天,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做到了,我会真心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在努力去除“建筑之苦”的道路上,我成为了一个身心健康圆满的人,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结果,也是继续做这件事的全部意义。





温度与精度

建筑是一种人文温度
也是一种技术精度


16

李泳征、李其郅

UUA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大连三十七相,2020—2022

关键词:工业遗址改造;新旧对比与共生;轻介入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一种以几何学为基础,将感性与理性高度整合的设计方法。


我们的设计起点源自对“感性”探寻。我们认为一座建筑除了为人们提供物理和生理层面的庇护,还必然会与其体验者发生某种精神层面的关联。这种关联构成了我们对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的心理感受,它可以是历史的、当代的、或者未来的;也可以是人文的、科技的、或者自然的。我们希望找到这种关联,激发人与建筑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建筑成为意义的载体。


我们所谓的建筑“理性”,源自一种技术主义的视角。建筑的历史可以被看作是技术进步与社会革新的历史。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全方位的进步,也构成了每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应当反映时代的技术特征。在高度工业化的今天,一个建筑工程需要众多设计方和承包方参与,精确协调工厂与现场。因此,若要有效地组织所有建筑元素,其设计逻辑必须是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即所谓的“整合式设计”。我们针对每个项目建构一套几何构架,对感性化的建筑形体进行几何优化与系统划分,使之可被精确地描述和度量,并由此划分出空间、结构、表皮和设备这四个相互定义、互为依存的建筑系统,形成分项设计团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界面,使建筑设计符合工业化的生产与建造。这种设计方法也为建筑带来一种特有的质感,揭示出系统整合与构件组装的形式逻辑。





改良主义

温和渐进的改良主义
足以改变我们的建筑和世界


17

余浩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三院研究室主任



雄安郊野公园主场馆,2020—2021

关键词:地下展馆;环形酒店;覆土种植屋面


建筑学本身对于社会生活影响其实是间接且微弱的。从柯布西耶开始,作为弱势知识分子的一员,建筑师们想要发出声音,抑或希望主张被大众接受,大致都得语出惊人,喊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并以彻底革命者的姿态自居。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的,革命式的浪潮会推动建筑学快速变革。但是就像我总是不太喜欢菲利普·约翰逊,而偏爱阿尔托或者巴瓦一样,我喜欢在革命浪潮的中心之外,温和的余波和当地的传统发生暧昧的妥协,形成富有人情味的作品。这算不上光荣的革命运动,这只是一种务实的改良主义。


在今天的中国,作为在大院里工作的建筑师中的一员,我们与所有同龄建筑师一样面临创作观念整理和项目市场支撑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特殊问题:我们面对的业主往往是习惯指手画脚的城市管理者,我们每年要完成的设计面积数可能相较于事务所而言是个天文数字——大院建筑师和大型民营设计公司正建造着中国土地上90%以上的建筑,这些作品鲜见于媒体的报导,因为它们在建筑学上是“沉默的大多数”。


某种程度上而言,大院建筑师可能是城市大色调的实际塑造者。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创作观?躺平自然不可取,革命也太理想。大多数时候,我们会选择成为温和的、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在审时度势和独立思考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给建筑学上的主张换一套决策者喜闻乐见的表述,在权力意志中夹带个人思考的私货,推动我们的城市建筑缓步(稳步)向前。





2023 · 年度建筑青年

北京 · 推荐官


MAT Office/唐康硕,张淼


2023年3月,疫情渐远,春回大地。《建筑档案》的邵兵联系我们,希望策划一个有关“建筑青年”观念的栏目,听听不同城市的建筑师们在三年“大疫”之后,对行业、对生活、对未来的一些想法与观念。这几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也一定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有待表达。我们作为这个栏目的第一组推荐人,在“北京”这个目标城市召集大家的表达出自己的“观念”。


“建筑青年”这次的活动召集,对我们来说其实有两个命题:一则是“青年”作为这批建筑师们共同的年龄标签;二则是“北京”作为大家共同的工作和生活背景。


第一个命题是“青年”


从专业的复合型程度来看,建筑师的成长周期与一般的专业技术行业相比更为漫长。在前互联网时代,建筑行业一度有“老来香”这种说法,这里,“青年”命题不仅针对于建筑师的生理年龄,更多是在于每位建筑师的成长基本贯穿着从专业学习到行业实践前前后后长达至少十年的绵长“青年”时间。


如果说,中国50s的建筑师更多的是在改革开放后填空白、扛大旗;60s的建筑师们致力于接棒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70s的建筑师们开始追求诗意、匠意等个人化表达;那么人数呈几何级增长的80s建筑青年们在这个纷涌而至的消费和媒体时代中如何弄潮?是坚守城市阵地、抑或转战广袤乡村?是在卷之又卷的项目竞争中披襟斩棘,还是回归小工作室安然自得的设计常态?不但如此,近几年开始崭露头角的90s建筑师们,几乎是从小就生活在网络和信息发达的时代,建筑行业对他们而言似乎不再是追求经典和一成不变的,个体价值的释放也开始多轨道出现,而不仅仅是我们原来所终身致力的建筑学本身。


第二个命题是城市


地域、文化和气候的不同必然带来社会性格和专业敏感度的差异。纵观全国,上海和苏杭领衔的长三角,有着温和的气候和极其发达的工商业、休闲资源和项目机会,越来越精致、细腻,从城市文化建筑到城市景观和老城更新,从城市消费和休闲空间到近郊乡村酒店民宿,长三角每年都有很多优秀建筑设计作品出炉;而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勤劳、快速、务实,仍然处于大量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近年来有大量的公共建筑设计机会召唤着世界各地和全国上下的行业精英;还有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背靠优质文旅资源的西南地区等等……北京作为北方唯一的超大城市,其城市吸引力和设计需求正在减弱,青年建筑师们鲜有依赖本地项目机会就能获得团队的平稳发展与快速成长。相反,在北京的青年建筑师几乎是以群体出动的方式奔赴全国各地参与行业竞争,涉及到的项目类型也多以城市更新、建筑改造、校园设计等公共建筑,或乡村自然条件里的文旅类为主。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北京仍然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地方。这个城市多年积淀的地域性格、深层文化仍然在深深影响着很多人。不趋同,大概是地域性格里最为显著的特点。虽然是身处同一城市的建筑同行,但大家想的事情、做的事情却迥然不同。建筑设计所面临的的问题有相似性,然而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解决这些共性问题,呈现出强烈的多样性和“野生”气息。


这次的观念征集,我们邀请了二十余位不同年龄代际的建筑师们参与。他们有的已经在大院独当一面;有的已经通过知名作品和大型竞赛完成了事务所的初始积累;有的在相对慢速的节奏下和小团队一起享受设计人生;还有的已经破圈儿,一只脚跨入了摄影、运营等相关行业……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征集完成一个群体画像,作为当下关于“北京建筑青年“的一个真实记录



唐康硕、张淼

2023.3








往期人物回顾

东梅·刘小川丨王辉丨杨宇振丨褚冬竹丨赵扬丨翟辉丨陈夏未丨何智亚丨张宇星丨田琦丨赵元超丨冯果川丨鹿先森乐队丨何勍 | 张佳晶 | 王辉|张之杨肖诚毛大庆李逸舒李振宇王晓东唐克扬李兴钢丨崔接成丨蔡尚文丨钱方丨王川丨吴晨丨刘涵晓丨何志森刘晓都丨陈展辉丨柴晟丨张樵丨张迪丨程艳春丨徐千禾丨马岩松丨朱锫丨刘家琨丨何智亚丨戴志中丨周涛丨王中德丨陈蔚庞嵚丨姚仁喜丨张晓晓丨蒋培铭张志晓丨张鹏举丨何健翔丨罗立平 温子先 万谦 彭翀 李景奇 刘小虎 李竟 孙树瓅 | 胡劲松 | 赵晶鑫 | 刘珩 |  商宏 | 倪阳 | 叶笛 | 卢强 | Martin Jochman | 胡慧峰 | 孟建民 | 汤桦 | 祝晓峰 | 俞孔坚 | 王旭 | 周游丨华黎 |  童明 | 俞挺 | 张微 | 毛厚德 | 薄曦 | 张蕾 | 庄慎 | 王灏 | 梁井宇 | 施道红 | 刘宇扬 | 郑东贤 | 陈忱 | 庄子玉 | 王昀 | 王硕 | 齐欣 | 程泰宁 | 张宇星 | 魏娜 | 青山周平 | 林世彤 | 冯路 |  王大鹏 | 唐康硕·张淼 | 徐卫国 | 陶磊 | 王兴田 | 潘冀 | 迫庆一郎 | 陈璞 | 孙峥 | 李保峰 | 周榕 | 朱锫 | 胡哲 | 薄宏涛 | 房木生 | 孙祥恕 | 王学军 | 罗劲 | 刘临安 | 周燕珉 | 季凯风 | 胡越 | 陈一峰 | 陈阳 | 冯国安 | 冼剑雄 | 罗德胤 | 沈帆 | 何葳 | 王振飞 | 彭刚 | 李颖悟 | 刘道华 | 易介中 | 蒋晓飞 | 高志 | 王向荣 | 戚积君·李雯 | 赵敏 | 赵扬 | 韩文强 | 梁钦东 | 车飞 袁野 | 孙振华 | 曹晓昕 | 刘晓钟 | 杜孝民 | 窦志 | 黄居正


- END -


本文由建筑记录人原创撰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欲给档案君提供宝贵建议,请在建筑档案公众号中留言。

内容投稿邮箱:jzda01@126.com


建筑档案
记录中国建筑 | 记录中国建筑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