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是城市的血管经络,承载着市井的烟火气息,它们不是简单的建筑和空间,而是一个充满了人文情感和历史沉淀的生活场所。随着城市的更新发展,会昌县城的老街巷已然面目全非、难于辨识,但轮廓还在、名字尚存,老一辈人时不时也会念叨着它们。徜徉在老街巷,可以看到日常琐碎的百姓生计,勾起老辈前辈的家园记忆,聆听悠扬的岁月回响,联想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会昌戏剧小镇是老县城的核心区域,会昌老街巷大部分在小镇里,老街巷和戏剧小镇因缘际会在时光隧道里悄然相遇了。
一、老街巷知其然
清末,会昌县城只有东、南、西3条大街,4条环城路,17条巷道,均为卵石路面。
民国初,新建北大街,为卵石路面。1935年,黄坊木桥建成通车,遂把汽车需穿行的东大街、南大街加以拓宽,由卵石路面改为泥沙路面。民国时期,县城公房只有中学、小学的部分校舍,机关单位大多利用祠堂、庙宇修拓改造而成。县城的商店多为二层的砖木结构,有的还是木板泥巴墙。私人住宅多为土木或砖木结构的一层平房或二层楼房,临街店铺为骑楼式二层楼房,房内多以木板、竹筋糊泥墙间隔,采光、通风、防潮都很差。
1949年,县城有座商186户,经营布匹、百货、烟酒、油盐、米豆、木材、旅栈等18个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会昌县城街道逐年改建扩建,东南西北4条大街构成十字形,沟通城区各条巷道,4条大街的交汇处形成“十字街”,是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53年,会昌县首栋公房——粮食局办公楼及永久式粮仓建成。
1956年,县城十字街新建第一栋国营百货商场。
1960年,县城建成第一栋三层办公大楼——县委机关大楼。
1972年,会昌大桥、黄坊大桥相继建成。此后县城逐渐向四面扩展,东至糖厂,北至黄坊,南至冠岭脑,西至水西村,面积4.64平方公里,8条大街、20条小巷联结在一起,形成城内和水东2个闹市区,有国营、集体商业90多家,个体商贩556户。
至1985年,会昌县城有“十街二十巷”,即10条大街、20条巷子。具体为:
十街: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南外街、红旗大道、水东街、下渡街、半片街、新人街。
二十巷:青云路、东门城墙脚下、西门城墙脚下、董屋巷、桂花巷、司背巷、当铺巷、决鸡巷、东邹坪、铁炉巷、五板桥、南禅寺、高山脑、刘屋坪、排山巷、西门码头、新城门、文家塘、社坛下、篷船岸。
二、老街巷所以然
【东大街】位于老县城之东偏北方向,旧通双清门,门外是湘江河,从城中十字街口起至步云桥西端,长200米、宽20米。东大街初为泥沙路面,1956年改为三合土路面,1958年后逐年拆除街道两边骑楼,拓宽路面,1980年改建为水泥路面。会昌县人民政府原驻东大街6号门牌,另驻有原县公安局、邮电局、供电所、中医院等单位和百货、副食、饮食、收购门市部等。
【南大街】位于老县城之南,旧通镇湘门,从城中十字街口起至南门口止,长300米,宽18米。南大街初为泥沙路面,1956年改为三合土路面,1958年后逐年拆除街道两边骑楼,拓宽路面,1981年改建为水泥路面。驻有原会昌饭店二部、食品公司、百货公司、新华书店、文化馆、印刷厂、藤器厂等和百货、副食、饮食、五金修理、照相门市部等。原名南大街,1958年改为红旗路,1981年恢复原名南大街。
【西大街】位于老县城之西偏北方向,旧通丽泽门,从城中十字街口至西门,门外是贡江河,长300米,宽18米。西大街初为泥沙路面,1957年、1972年两次由全县机关干部义务劳动,挖土降坡,变成三合土路,1981年改建为水泥路面。驻有原县建委、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工商局、商业局、五交化公司等单位及一些商店、门市。
【北大街】位于老县城之北,旧通临清门,从城中十字街口至北门,门外是贡江河,长250米,宽11米。1953年、1957年两次由全县机关干部义务劳动,整修路面,铺以泥沙,1980年改建为水泥路面。驻有原百货商场、法院、会昌饭店一部、农机公司等单位。
【南外街】 位于老县城之南,通社坛下,从原南城门至会昌二中止,长300米,宽15米。因在原南城门之外,故名南门外,亦称南外街。原为土石路,1981年改为水泥街道。驻有原林垦局、粮食局、交通局、二轻局、盐业公司、汽车修配厂、交通车辆监理站、会昌二中等及副食、饮食门市部等。
【红旗大道】 位于老县城东部,从老县委至化肥厂(今阳光丽景小区),长1000米,宽10米。街道原为郊外泥土小道,1958年起逐渐扩建成沙石公路,1982年,从老县委门口至大旗坪一段街道铺成水泥路,其余路段仍为沙石路面。中共会昌县委原驻红旗大道9号门牌,另驻有原县招待所、民政招待所、水电局、经委、农机局、税务局、卫生局、人民医院、会昌中学、化肥厂(制糖厂)等。
【水东街】位于老县城东部,从步云桥东端至墩脑路口,长325米,宽30余米。这条街是1960年代后随着文艺、体育设施和商业网点、机关单位的建设而逐年形成的。1985年,步云桥头至会昌剧院一段建成混凝土路面,其余路段仍为土石路面。
【下渡街】位于老县委西边的南北方向,从县新华书店至湘青桥东高竿灯处,长200米,宽6米。此街古来有之,1958年后街道两边逐年改建机关住房,原为泥沙路面,1985年改为水泥路面。
【新人街】位于老县城之东偏北方向,北大街东侧。旧时,凡新到会昌任职的外地官员,都居住在此街的明伦堂,故名新任街,后谐音改成现名新人街。
【半片街】位于老县城西北,从西门外至北门外,长300米,宽3.5米。因此街的一片是古城墙,另一片是房屋,只有半片街道,故名半片街。
以上为会昌老县城10条街道的基本情况,以下为会昌老县城20条巷子的基本情况。
【青云路】位于老县城东街南侧,旧时,南通铁炉巷,右通赖家巷,至南大街,左通青华门、东城门,长180米,宽3米。清朝,此巷一边为试院考棚,考生进考场都需经过此巷,为使考生能如愿考中,一路青云直上,故名青云路。青云路前身或为仙游巷。明万历《会昌县志》记载,仙游巷在县衙东南,该巷南有座明仙道院,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到此巷游览,故名仙游巷。清同治年间,仙游巷和明仙道院就不存在,其地已经成为民居。
【东门城墙脚下】 位于东城门北边,旧通青华门,又通东铳阁,至东城门,又至北城门,长150米,宽3米。因街道在东城门的城墙脚下,故名东门城墙脚下。1950年10月,在东门城墙脚下筹建会昌电灯厂,1951年10月1日正式发电,供全城照明。
【西门城墙脚下】位于西城门北边,旧通井头街,又通西铳阁,至怀仁关,至西角楼、西城门,又至北城门,长150米,宽2米。因街道在西城门的城墙脚下,故名西门城墙脚下。
【董屋巷】 位于老县城之北偏西方向,长15米,宽2.5米。原由董氏家族建造房屋居住,故名董屋巷。1966年曾改名为反帝巷,1981年恢复原名董屋巷。
【桂花巷】 位于老县城之北偏西方向,旧时,东通德星阁和吴家祠,西通胡家祠,自西大街北侧至北城门,直通北大街,长200米,宽3米。相传旧时该巷子栽有桂花树,故名桂花巷。1966年曾改名新风巷。1980年6月3日,新风巷因小孩玩火造成火灾,烧毁房屋27间。1981年恢复原名桂花巷。
【司背巷】 位于老县城之西偏北方向,长200米,宽2.5米。民国时,该巷背面曾有国民党的司法处,故名司背巷,沿用至今。
【当铺巷】位于老县城之南偏东方向,长100米,宽3米。清同治八年(1869),此巷曾有很多家当铺,故名当铺巷。清末,此巷发生过“当铺巷里当石头的故事”而名声大振。1931年12月10日,会昌市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在当铺巷胡家祠召开,成立了会昌市赤色总工会。
【决鸡巷】位于老县城之南偏西方向,长210米,宽3米。清末,此地曾是阉决鸡的场所,后来,人们在此地建房居住,逐渐扩展成巷,故名决鸡巷。
【东邹坪】 位于老县城之南偏东方向,长80米,宽4米。因此地处南大街东边,原建有邹氏宗祠,宗祠门口有一块大坪,故名东邹坪。苏区时,邹氏宗祠曾作为会昌县苏维埃政府驻地,之后,邹氏宗祠又曾作为小学学校、县博物馆,现在是湘江花园所在地。
【铁炉巷】位于老县城之南偏东方向,紧接青云路,长200米,宽4米。清中期,此巷曾有很多用火炉打铁的店铺,故名铁炉巷。初始,此地亦名赖家巷,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的《赖氏族谱》记述:“会昌城赖氏先祖赖抑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从宁都赤竹坝迁入于都属地九州镇,繁衍生息,其居住地冠名为赖家巷,即现在会昌县铁炉巷是也。”后来,此地分为铁炉巷和赖家巷二个各自独立的巷子。
【五板桥】位于老县城西边,南大街西侧。此巷原是县城低洼处,地面经常积水,人们行走困难,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为便利行人行走,曾建有一座五块木板组成的木桥,故名五板桥。明朝时此巷曾名仁宁巷,清朝时此巷又名富板桥。
【南禅寺】位于老县城南大街西侧,长100米,宽4米。宋宣和年间,此地始建一寺庙,有禅师驻在寺庙里,寺庙故名南禅寺。该寺几经毁废重建,清嘉庆己卯年(1819)寺门悬挂“南禅寺古寺”石匾,时人因寺为名,将此地取名南禅寺。1986年10月12日下午,南禅寺街巷发生火灾,烧毁大量房屋店铺,造成一人死亡。1987年,在南禅寺旧址上新建县妇幼保健所,6月12日,工地上挖出一块断为二截的大石碑,石碑两面均刻有碑文,一面碑文为“赣州会昌县重建学记”,另一面碑文为“会昌县东尉厅壁记”,碑侧落款为南宋乾道九年(1173)。
【高山脑】位于老县城南大街西侧。此地在一座小山头上,也是城内较高处,故名高山脑。曾驻有会昌小学二部。
【刘屋坪】位于老县城南大街西侧。因此地原建有刘屋宗祠,宗祠边上又有一块大坪,故名刘屋坪。
【排山巷】位于老县城西大街南侧,东通南大街,南通高山脑,北通文文山祠,至五板桥。旧时,此巷立有许多牌坊,曾名牌坊巷,因牌坊用一排排的栅(本地读shan)栏围住,又名排栅巷,后谐音称为排山巷。
【西门码头】位于老县城之西偏北方向的贡水东岸,沿水流方向往南至水西桥,长350米,宽4米,汽车可直通会昌大桥。因地处西门外河岸码头边,故名西门码头。
【新城门】位于老县城之南偏东方向,长150米,宽3米。清乾隆七年(1742),县衙将城墙上的东铳阁拆除,建了一座新门,故名新城门。
【文家塘】位于老县城西边。因此地建有文氏家族的祠堂,祠堂边上有一口大水塘,故名文家塘。此地曾建有陈屋祠堂,祠堂边上有一块大坪,所以又名陈屋坪。1910年,陈屋祠堂被火焚毁,其地又被人们称为火烧坪。1949年8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44师431团与闽粤赣边纵队在文家塘举行“南北会师大会”。1951年,在文家塘建设集市贸易的菜市场,面积约500平方米,后扩展至3500平方米;1979年,填平文家塘,建成水泥地面交易棚7幢、面积2400平方米,菜市场总面积增加到5900平方米,每日开市,上市交易人数达几千人,上市货物有鱼、肉、家禽、蔬菜、柴炭、粮豆、仔猪、饲料和其他土特产品等。
【社坛下】位于南外街西边,通西铳阁,长210米,宽2米,因其地在社坛的下方,故名社坛下。
【篷船岸】位于南外街东边临河,长40米,宽2米,旧时,河岸边经常有乌篷船停泊,故名篷船岸。
来源:会昌县史志研究室
编辑:罗紫月
编审:黄清元
审核:邹爱秀
总监:廖红波
-END-
独好会昌客户端
传播会昌好声音 | 传递会昌正能量
投稿邮箱:xhcs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