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匠星耀中原
开栏语
他们心有精诚、手有精艺,他们执着专注、创造创新,他们是劳模工匠、是最美职工,是闪耀中原大地的时代新星!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河南省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开设《劳模匠星耀中原》专栏。即日起,我们将与您一起走近奋战在中原大地的劳模工匠,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他们的时代风采,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汇聚磅礴力量!
王娟:灌装车间里的匠心坚守
走进社旗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灌装车间,“叮当——叮——”清脆悦耳的敲击声,在安静有序的车间里显得优雅而奇妙。跟随着车间管理人员,翻过生产线上的拱桥,记者怀着好奇心近距离观看了自动敲击装置。坐在旁边的女工,一边一丝不苟地测量酒液容量,一边聚精会神地听声辨瓶,一旦听到沉闷声音就必须马上把这个瓶子撤下来,分析查找根源。偌大的车间里,各生产线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这就是王娟,灌装车间四班班长,今年我们的省劳模。”在车间管理人员的介绍下,王娟微笑着从岗位上走过来和记者握了握手。她个头不高,眼神明亮,一身深蓝色工装,处处透露着沉稳和干练。1993年参加工作的王娟,30多年如一日,将自己的责任、热情和智慧奉献在了灌装一线。
“王班长,用一根小小的铁棒就能辨别出酒瓶的好坏,这方法是怎么发明出来的?”面对记者的问题,王娟笑着说:“这说来就话长了。”王娟一下子把时间拉回到15年前,“2009年年底到2010年年初,企业开始生产元青花、明青花、清青花系列酒及年份酒,用到的酒瓶都是定制的高档陶瓷瓶,产品上市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没过多久,有消费者和经销商向厂里反映情况,说陶瓷瓶有渗酒现象,更甚者,严重的就剩下了半瓶酒。”因为酒瓶渗漏问题,公司收到了不少投诉和抱怨,严重影响了公司形象。解决渗漏问题,一时间成了公司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公司号召全体职工人人动脑,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攻克难关。
一晃半年过去了,公司严格要求陶瓷瓶供应商改良工艺,改善运输包装方式,但瓶子渗漏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半年来,王娟吃不香甜睡不安稳,连做饭都在想着怎样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家人都说她魔怔了。她查阅了大量资料,向同行咨询求教,却不尽如人意。2010年8月底,王娟上街去买砂锅时,店老板拿起一个砂锅用指关节敲敲,“当——当——当——”老板言称这声音清脆是好质量的砂锅,没有裂纹,不会渗漏。酒瓶和砂锅材质相似,都是手工制作,然后烧制出来的陶瓷品,既然敲击辨声能区别出砂锅好坏,那这个方法用在陶瓷酒瓶上也应该管用。眼看耳听,王娟入了神,她的心头不禁豁然开朗。
第二天上班,王娟准备了一个不锈钢小铁棍,在生产线上尝试着用不同力道敲击灌满酒的瓶子。忽然,有一只瓶子发出的声音比较沉闷。她在地上铺了块纸板,把这瓶酒拿出放在纸板上,30分钟后,这瓶酒的底部渗出了湿印子,这个酒瓶确认渗漏。接下来,王娟把挑出的闷声瓶都摆放在纸板上,结果是都有不同程度的渗漏。王娟怀着兴奋的心情把自己的实验上报给了车间主任。一时间,公司各部门领导都围过来观看,一致认为这个方法效果显著。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总结,王娟掌握了敲瓶辨质的方法,并把此法传授给了其他同事。与此同时,公司调整了生产线上人员配置,每条线配备了一名专职人员敲瓶全检,一周后在灌装源头增设了自动敲击装置。为了防止误判,提高检测效率,王娟又尝试着敲击了不同材质的瓶子,实战技艺日益提高和成熟。敲击法在车间推广后,渗漏这一品质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公司再上市的产品投诉率降为零。一年后,经公司财务部门统计,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了30余万元成本。
谈到荣誉,王娟谦逊地说:“那都不算啥,从来也没在意过,把工作干好才是最重要的。”说完,她便隐身在了生产线中。(文/图 :陈微娴 、茹光成)
来源:河南工人日报
点亮“在看,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