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国家卫健委、工信部、医保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在业内流传。
文件的核心要义在于:扩大基层用药范围,特别是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主要方式是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统一用药目录。
文件中提到的基层用药重点围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的药品这三类。基层用药此前仅限于使用国家基本药物,还提过90%的基药数量占比要求。如果上述文件成真,基层用药市场将面临大幅扩容。
这一政策内容实际上在今年年内就有多次信号,无论是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还是今年4月的全国药政工作会,相关部门负责人都多次提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保障的问题。今年7月,这份文件的征求意见稿曾在业内流传。
新的基层用药规则出台,将带来中国医药市场的重大趋势性变化。
▍药品上下联动
上述文件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工作计划,预期到2027年,紧密型医联体内药品联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届时,基层医疗市场分散的用药结构将彻底改变,药企的营销方式也应随之变化。
通过医联体,实现基层药品适用范围的扩容,确有现实意义。
中国很多乡镇、村卫生机构地处偏远、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品种不齐全,与县级医院的用药目录重合度不高的问题非常突出。
曾有医生反映,在基层帮扶时发现,不少高血压患者还在使用复方利血平、珍菊降压片等药物,上级医院想帮扶也无从下手。反过来,即便患者去了上级医院就医,后续想在基层用药、康复治疗也很困难。
医联体模式的推行,基本就能解决上下级医院的用药差异问题。
去年12月,卫健委就联合9部委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实行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处方自由流动”的部署要求,绕开了“基层90%必须用基本药物”的制度要求。
今年4月,全国药政工作会上国家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曾益新提出,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畅通县乡之间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渠道,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高质量供应保障新格局。
这实际上已经为突破基药目录用药限制埋下了伏笔。此番业内流传的文件进一步给出具体方案: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实现内部药品联动管理体制。
紧密型医联体,就是把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捆绑在一起,而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就是要进一步确保两者之间用药目录的打通。文件指出,用药目录应当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等情况至少1年一次实行动态调整。
同时,文件给出具体时间计划:2024年底前,将基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的药品配备数量补齐至各省省内基层医院平均数;2025年起,乡镇卫生院用药品种与县级医院保持联动;到2027年,紧密型医联体内药品联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建立。
▍统一用药目录
新的药品联动政策主要服务于基层患者上下转诊用药需求,因此,药品数量更多是向上看齐而不是向下靠拢。
文件指出,应推动二、三级医院用药目录中的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向基层下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用药可以不受“一品两规”限定,而且直接要求下沉到村卫生室。
这意味着更多慢性病药品将在下沉市场找到更多发展机会,尤其是医保目录药品和集采中选药品。
基药目录已经5年没有更新,很难跟上现在的患者药品需求。而且,集采药品的大力推行和加速覆盖也令基药目录失去了不少存在价值。
医改专家徐毓才认为,当前政策文件还有一些不足。他提出:医保目录有三大限制,即限医疗机构、限副主任医师以上、限病种,很多医保目录内药品,基层不能用。现在目录可以基层订,但超出医保规定的药品,基层能不能报销?这个问题文件没解决。
基层医院使用基药品种能够得到财政补贴,医联体内确定的用药目录如果更大程度突破基药限制,能否得到进一步支付支持,这也是部分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
县域紧密型医联体用药目录的统一,催生出医药销售新的模式:很多区域都在加速实行中心药房。比如今年9月,广东卫健委就发文启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中心药房”,统一用药目录、采购、配送、药事、处方流转,甚至还有如山东威海市文登区等地区,全县建立一个中心药房,一个用药目录。
如果网传文件为真,统一用药目录,将成为布局基层的药企共同围猎的对象。
(来源:健识局)
AZ全球CEO回应:不幸的是有些人会被“诱惑”
特朗普赢了,药明康德能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