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会参会嘉宾高朋满座,盛况空前,看到来自全球的各位同道们一起互通有无,共同探讨新技术、新方法,我身在其中也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
2024年11月24日,第十八届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4)凝聚着精英贤达的高见卓识,满载着协作共赢的斐然佳绩,携带着对心血管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憧憬,于杭州圆满收官。虽然大会落下了帷幕,但交流碰撞时闪烁的思维火花并未就此熄灭......
会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William F.FEARON教授拨冗接受了严道医声网的采访,畅叙自己独特的参会感受,亦分享了他内心对大会未来发展的殷切期许与深入合作的坚定信念。
“
William F.FEARON教授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
”
“我们在参加会议的过程当中,学习到了很多新理论,也和各位专家开展了多维度的互动,希望大会的学术成果,能够转化为更多的、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案,造福中国乃至全球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2006年,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正式成立。
18载春秋,18载荣光,QICC在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世界舞台上,不断展现“钱江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4年,第十八届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2024)乘着新时代的东风,以“争渡,不问归路”的精神,领潮前行,构建出一条全方位联通世界的“学术幽径”。
在这一点上,作为国际著名FFR专家、大会的“老朋友”——William F.FEARON教授深有体会。
“QICC十八年来,始终致力于加强全球合作,特别是在中国、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无碍,交流畅达的平台。在本届大会上,各个论坛的主持嘉宾和现场专家、同道们之间的有效互动,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分享,希望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
“除此之外,会上,我还聆听了很多高质量的演讲内容。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王建安院士分享的FLAVOURⅡ、FLAVOURⅢ临床研究”,William F.FEARON教授分享道。
William F.FEARON教授表示,一直以来,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估狭窄病变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上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评价中等程度狭窄病变(临界病变)时有明显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例中。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血流储备分数(FFR)、血管内超声(IVUS)、定量血流分数(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优势愈发突显。在此契机下,王建安院士开展的FLAVOURⅡ、FLAVOURⅢ研究意义非凡,释放了功能影像学技术未来发展的积极信号,也在世界心血管学术舞台上传递出了更响亮的中国声音。
“FLAVOURⅡ、FLAVOURⅢ,是王建安院士牵头开展的FLAVOUR系列研究的第二、三项研究,通过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比较冠心病患者接受IVUS和QFR引导下PCI的临床结局。这两项研究的不同的对比结果,都会对患者的血运重建产生影响,同时对未来很长时间内的临床操作,也会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这些源自中国的临床最新研究进展,创新性研究设计与方案、前瞻性研究构想与成果,吸引了William F.FEARON教授的学术目光,也给了他更深的启发与思考,那就是创新,需要同一专业的人共同努力,不同专业的人相互合作。
“创新之所以能成功,首先需要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和团队,积极地组织与支持,有非常高的参与度。其次,要有非常好的问题和假设,这些问题与设计需要更贴合临床,也需要具有国际影响力。”
冠状动脉生理学介入的发展亦是如此,在开发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和压力的技术时,不同领域科学家和世界各地医生同道之间需要相互作用,才能助力冠脉介入生理学的创新经久不息。
你来我往,荟萃智慧,共享真知灼见。
围绕冠脉生理学、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William F.FEARON教授也在会议期间,奉上了两场各有特色的主旨演讲。
冠脉功能与影像论坛上,William F.FEARON教授从三方面的决策,介绍了冠状动脉生理学的最新进展。第一方面,临床上不再推荐单纯使用FFR方案来决定支架是否植入,同时更多关注PCI术后生理学评估,来优化患者结局,真正完成生理学评估指导下的PCI手术;第二方面,当前领域内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有了更丰富的研究,William F.FEARON教授对该病变是否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与参会嘉宾们进行了充分探讨;第三方面,结合生理学评估,William F.FEARON教授对PCI手术的高效性、安全性与便捷性表达了展望与畅想。
“希望临床医生可以真正选择造影来对患者进行精准的生理学评估,不再大幅度依赖或使用压力导丝来进行手术,这样的话,我相信就能够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长,提高手术效率”。
此外,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能够特异性评估冠脉微循环功能,在诊断冠脉微血管病变中具有独特优势,对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也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William F.FEARON教授还以“IMR指导微循环功能异常治疗的临床价值”为主题,深入探讨IMR的临床应用、测量事项,以及CFR与IMR的使用对患者结局所产生的影响。
“希望借助QICC这一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向海内外更多同道传递冠脉生理学的最新进展,以及IMR指导微循环功能异常治疗的临床价值,并将其转化为更优质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大的帮助”,William F.FEARON教授向QICC的更多同道发出了合作共进的邀请。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影像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
未来,影像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
“我想,人工智能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提到人工智能对于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影响,William F.FEARON教授表示,在本届QICC大会上,源于中国的人工智能崭新技术与评估工具令人眼前一亮,同时,AI相关论坛和数场聚焦人工智能在影像领域应用的精彩演讲,也为海内外同道们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William F.FEARON教授提到,在导管室中,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术者更好地分析造影数据,也能够为腔内影像学包括CT和超声提供更加精细化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能够为临床研究的数据分析带来更加统一和普适性判断的定义。例如,对斑块脆弱性的界定,人工智能能够助力更多医生使用该定义对患者进行治疗。
“这些数据分析单靠人是远远不够的,精细化程度也远远不足。所以,不局限于顶尖医生,人工智能无论是在日常教学当中,还是对于数据分析与腔内影像学,未来都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西湖之畔的“一团火”,终会化作推动全球心血管事业发展的“满天星”。
QICC2024虽已落幕,但新的征程、新的探索、新的突破仍在继续。相信,随着大会潮涌不息的思想激荡,QICC将在全球心血管领域构建起更为宏大,且极具包容性的交流合作体系,让更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够参加QICC2024会议,再次感谢王建安院士的真挚邀请,也感谢组委会的精心筹办与辛勤耕耘。在此次会议当中,我收获颇丰,希望通过QICC这一高质量国际学术平台,能够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让研究成果实现更好的科研转化,触达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QICC 2025
我们,再相约!
· END ·
版权及免责声明: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学术传播及媒体发声平台,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第十八届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4)”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