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警告!13所大学,被举报!

学术   2024-11-28 22:00   广东  

日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六)》,对13所硕士、博士学位认证数据出现显著异常的国外院校(项目)的相关认证申请启动加强审查程序。


东南亚博士发14篇论文,求职还是被卡


伴随着部分高校对于东南亚博士的录用日趋谨慎,东南亚博士在寻求高校教职的道路上,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此前有文章指出,目前国内已有高校宣布:原则上不引进东南亚、韩国等大学毕业的学科竞争力不强,发展潜力不足的博士。对于已在职攻读东南亚、韩国等大学的博士,……回校不享受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相关待遇

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少东南亚博士求职者的焦虑和压力也因此日益加重。

有网友提问东南亚博士还值得读吗?高校还认吗?社交网站上,一大批正在求职的东南亚博士现身说法:

网友mo:别来,答主博士QS100+,累计14篇论文,有一篇SSCIQ1,985本科、QS20硕士,在应聘时还是被卡了。

网友De:东南亚博士早就不认了,答主是东南亚某高校博士生,QS排名251排名,可能只能去华南某经济强省民办本科,而且要有SSCI科研成果才行。更不用说没有排名、没有发表论文的东南亚博士了,根本没有竞争力。

网友Ru:QS排名146的东南亚博士,求职华东某省份公办本科高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南亚博士都不考虑。

网友Hu:东南亚博士,当时求职中部新一线城市这边的高校,不说本科高校了,甚至周边的大专都基本没回应。(答主后已成功入职高校)

网友Li:在GDP前5的某省求职,文科类东南亚博士基本都是一刀切,韩国某高校(QS排名123)这种档次的都会被拒。

此外,根据某财经类公办专科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规定,在东南亚国家非世界综合排名前200位的院校取得博士学历、学位按照C类博士对待。国内“双一流”高校的博士,根据学校层次可认定为B类及以上。毕业院校如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则可认定为A类博士。

对比相关福利,B类博士最高安家费40万且可安排配偶工作,C类博士没有安家费且不安排配偶工作。

……

近年来,国内高校在引进人才时,不仅注重应聘者的学历背景,更加看重学术成果和研究能力,不再仅仅看重求职者的博士学位。

而由于东南亚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些高校的博士项目可能在招生、教学、评估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招生标准不够严格,一些学术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轻易入学;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使得部分教师可能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而在学位授予环节,也可能因为缺乏严格的评审标准,导致一些学术水平不高的学生也能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

此外,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网站消息,中心曾发布了三次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公告中提到:中心收到多起举报,反映部分国外院校曾针对中国市场大肆开设低质在线课程。为维护我留学人员合法权益,维持留学市场正常秩序,中心决定对部分海外院校的认证申请启动加强审查。

三次公告共提到了14所高校/项目,其中七成是东南亚高校。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对东南亚博士求职者的学历背景产生疑虑。

东南亚博士也能进高校


东南亚博士也能进高校高校招聘真的不考虑东南亚博士了吗?有媒体曾向多所高校求证,其均表示不会因为博士毕业的学校而有所歧视,具体要根据提交的资料来判断。与此同时,媒体求证多所正在招聘博士二本和高职院校人事处,工作人员表示不会根据学校来筛选,不会介意东南亚高校,而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做决定。一位北京某知名高校的人事处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招聘和评职称都没有排斥东南亚博士

东南亚博士是否都是“水博”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以马来西亚为例,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都是QS排名前200的高校,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一定声誉。

从近一年的部分高校拟聘用人员公示中,也能看到有东南亚博士成功入职的情况。




除了想在高校求职的应届博士生,在东南亚读博的另一大群体就是高校教师。据媒体报道,某东南亚留学中介曾表示,到东南亚读博的中国人一半是高校老师,动机大致是:评职称,行政人员转教师岗,或是被学校的鼓励措施推动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坦言,此前不少高校对教师的招聘、管理、晋升都提出要有海外博士学历要求,要提高博士教师的比例,甚至有高校组织教师到海外读博。实际上都在追求功利性目标,造成了近年来“水博”被质疑的情况。但目前一些高校开始调整用人思路,开始从重视教师学历向重视教师能力转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对高校来说,引进人才最重要在于其个人学术能力,要尊重学术。学校需要在管理体制、评价机制上做出相应改进,让学校环境更适合做学问和相关专业的发展

中青评论发文表示,纸面上的“含博量”并不等于真正的教育质量,不同高校基于自身的定位,也应当具有差异化的人才评估方式。对于盲目追求博士占比的现象,部分高校的急功近利倾向恐怕只是表象,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体系,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院校都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获得相应资源支持,才能真正缓解其“含博量”焦虑

热门学术会议

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
文学、历史学、政治学、交叉学科
等多领域持续征稿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
了解最新会议信息、投稿优惠
👇👇👇

监制:奔月吧
编辑:天幕
校对:奔月吧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软科、九派新闻等,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往期回顾

REVIEW

近期语言·教育·艺术·文学·社会·公管等人文社科学术会议精选

无套路!100条C刊写作常用理论干货分享!扫码即送!

干货!国社科项目近10万条立项清单和超百份申请书范本直接送!

在看点这里

文科学术精选
AEIC学术交流中心旗下人文社科官方平台,致力于为文科学者提供便捷学术服务。涵盖国际学术会议、超全社科资料、最新学术资讯等内容。
 最新文章